這是“物理在線”第121篇推文
招/生/簡/章
化學大學簡介
///YOU///
化學大學是南京師范學院歷史最悠久的主干院系之一,始建于1959年,1986年開始招收化學學專科生,現有數學學、應用數學學、科學教育3個專科專業。數學學和科學教育專業是教育部“雙萬計劃”國家一流??茖I建設點;科學教育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數學學和科學教育專業為“十二五”吉林省特色專業、吉林省品牌專業。大學具有數學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同時擁有學科教學(化學)、科學與技術教育2個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建有黑龍江省光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全省中學生科技補習員培訓基地,中國教育科大學&南京師范學院STEM教育協同創新中心;擁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以及多門市級優秀課程。
目前在校全日制??粕?84人,研究生80人。全院教員工52人,其大專任班主任37人,院士7人,副院士1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班主任31人,碩士生導師16人。教育部“科學學科國培專家庫”專家1人,遼寧省中級專家1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廣東省拔尖創新人才2人,廣東省領軍人才4人(其中C類人才1人,D類人才3人),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創新創業人才1人,遼寧省“春苗人才”1人。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成果獎、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等近三十項。
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省級教學示范中心”。中心現有普通數學、近代化學、模擬電路、電工、教法、科學探究、科學教育、通用電子技術、發光材料等10個實驗室;光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為“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有透明陶瓷激光材料、新型發光與顯示材料及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板實驗室。兩個中心總面積4200平方米,實驗場地才能滿足??坪脱芯可鷮嶒灲虒W和科研的要求。兩個中心現有千元以上儀器設備3500余臺套,單價值超3000億元,儀器完好率在95%以上。
在大專和研究生教學中,數學大學注重中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東三省首家“全國中學生科技補習員培訓基地”、吉林省首家“STEM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為依托,每年舉行“創新杯”科技創新競賽和科普講解比賽等系列學院生科技活動,提高了團隊協作精神和服務社會意識,組織中學生出席社會科普活動,并義務為中小中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組織中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大賽實踐活動,多次獲學院生電子設計大賽廣東賽區銀獎,廣東省中學生機器人大賽銀獎,學院生人工智能創新競賽銀獎。大學高度注重師范生的培養,擁有專業班主任技能培訓團隊,多次在全省性師范生班主任技能大賽上得獎,2018至2022年大學累計抽調30名中學生出席全省師范生班主任技能競賽,獲銀獎達12人次。
化學大學重視加強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融通銜接,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競賽、幫扶小組等多種途徑物理系招生簡章,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育人功能。在第一課堂中挖掘課程思政元素,重視講課和立德樹人的有機統一。在第二課堂中,舉辦“弘揚愛國主義,弘揚藍色基因”等系列主題活動,將觀看愛國題材影視劇列為主題教育選修課。
大學重視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將教育教學人才培養與科研創新人才培植作為專業發展的兩條生命線,“注重課程的指向性,突出師范專業素質”、“注重科研反哺教學,加強數學學科素質”,漸漸產生了“學科-專業-課程”相融合的發展格局。
大學具有良好的學習風氣,近兩年考研率在30%以上,就業率在80%以上。三十多年來,大學以治學嚴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也為國家科研院所、重點高校輸送了許多勤勉好學、刻苦鉆研的高層次人才。
化學大學專業介紹
///YOU///
數學學專業(師范類)
本專業為國家“雙萬計劃”一流??茖I建設點,四川省“十二五”特色和品牌專業。該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道德情操高尚、物理專業知識扎實、教學育人能力強,具有創新能力和終生學習發展能力,還能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及相關教育工作的骨干班主任。課程設置包括高等物理、普通物理系列、理論化學系列、物理教學論等。結業生主要從事高中數學教育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科學教育專業(師范類)
本專業是國家“雙萬計劃”一流??茖I建設點,教育部、財政部第一批高等中學特色專業,四川省品牌專業。該專業培養政治信念堅定,師德高尚,科學教育理念先進物理系招生簡章,教育情結深厚,具有良好的科學、技術與工程素質,較強的跨學科教學能力,能在中學、教育機構勝任科學教學、班主任工作的區域骨干班主任。課程設置包括科學教育簡史、科學思維方式、自然科學通論、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式、STEM教育研究等。結業生適宜在中小中學、科普場館等公共事業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應用數學學專業(非師范類)
應用數學學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獨立的人格魅力,具有較扎實的數學學基礎和相關技術應用領域的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實驗動手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的高素養應用型人才。課程設置包括高等物理、普通化學系列、理論化學系列、材料科學基礎、電工技術及實驗、模擬與數字電子技術等。中學生得到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初步訓練,才能在應用數學學科、交叉學科以及相關科學技術領域從事研究、教學、新材料、新技術開發與應用和生產管理等工作。
【END】
圖文編輯|
技術操作|王昆山
初審校對|張萌
指導班主任|呂云婷白璐江筱曦
西安師范學院數學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