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階段我們只學習動滑輪、定滑輪和滑輪架的知識點。 我們先回顧一下教材的內容:
知識點1-定滑輪:可以看成是一種改良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其本質是算術差動杠桿。 使用定滑輪只能改變力的方向,并不能省力。
知識點2——動滑輪: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改裝杠桿。 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因此可以節省一半的力和成本距離。
知識點3——滑輪架(重點)
滑輪架是由多個定滑輪和動滑輪組裝而成,可以達到省力、改變力方向的效果,但同時需要連接的距離較多。 使用時,省力取決于重繩的股數。 注:確定鋼絲繩的股數,主要取決于鋼絲繩與動滑輪的接觸次數。
繩索的張力F與物體重量G和動滑輪重量G1的關系:F=1/n×(G+G1)
繩索兩端距離S與重物上升距離h的關系:S=n×h
繩索末端連接的速度V1與重物上升的速度V2的關系:V1=n×V2
知識點4——機械效率(重點)
有用功: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必須做的功,W有=G×h
額外功:不必要但必須做的功,例如滑輪與繩索之間的摩擦力
總工作量; 有用工作和額外工作的總和。
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η=Whave/
歷年高考經典試卷
分析:正確答案為A。由于動滑輪上有3股繩,n=3,則F=1/3×(G+G滑移)可計算為G滑移=100N,故選項B錯誤。 繩子自由端之間的距離為3m滑輪組的摩擦力怎么求,故拉力功為300J,故選項C、D錯誤。 額外功=總功-有用功=300J-200J=100J。所以A是正確的
通過明天的內容,大家應該對滑輪架這一段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希望朋友們在課后認真研究這些話題,舉一反三。 最后祝你高考成功! ! 喜歡微課堂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滑輪組的摩擦力怎么求,以后會分享知識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