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知識是高中熱學的一個難點。 除了考察中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外,還可以考察中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考中,知識摩擦頻繁出現。 值得關注。 以下是摩擦知識考試的分類講解。
測試點一:摩擦力的概念
例1如右圖所示:物體與地面(或斜坡)的接觸面較粗糙,圖中無摩擦的是()
分析A中的物體是靜止的,沒有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A中不受摩擦力,B中的物體有沿斜坡向上運動的趨勢,C中的物體受到水平運動。 左拉力傾向于向左移動,因此B和C中的物體受到摩擦。 D中的物體向右移動,受到摩擦力,故選擇A。
本題的分析主要考察對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了解摩擦力形成的條件。 本題的易錯點是誤認為只有有運動時才會有摩擦力,而忽略了有相對運動趨勢時才會有摩擦力形成摩擦力,所以會誤選B和C 。
測試點2:摩擦力的大小
如果物體處于平衡狀態,通過分析物體所受的力就可以得到摩擦力的大小。 也可以如圖所示檢測摩擦力的大小。 鐵塊在彈簧測功機的拉動下摩擦力的公式初中,在水平工作臺上作等速直線運動。 練習一下,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例2 小紅用20N的力拉動重50N的木架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 此時,摩擦力為( )
A.20NB.50N
C.30ND.70N
解析答案為A。
分析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它受到平衡力的影響。 當物體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勻速直線運動時,其所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且大小相等。
實施例3 如右圖所示,鐵塊被彈簧測功機拉動,在水平工作臺上作直線運動。 實驗記錄如下表所示。 可見,鐵塊與水平工作臺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為( )
A。 4.5 注意。 3.2N
C。 3.0ND。 2.1N
解析答案為C。
分析鐵塊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力,一個是拉力,另一個是鐵塊與桌子之間的摩擦力。 只有當鐵塊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時,水平方向作用的力是一對平衡力,摩擦力才能等于拉力。 您可以通過讀取彈簧測力計的張力來了解摩擦力。 如果運動狀態是“越來越快”或“越來越慢”摩擦力的公式初中,它們都不是處于平衡狀態,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就不相等。
測試點3:摩擦力對激勵影響的實驗
例4 在探索“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誘因有關”的過程中,有朋友做出了如下推測:
A、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度有關;
B、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壓力有關;
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形成摩擦力的兩個物體之間的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為了檢驗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同事選擇了底面和各面粗糙度相同的長方體鐵塊,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第一步:將長方體鐵塊平放在水平長木板上,水平拉動鐵塊并用彈簧測力計沿直線滑動,讀取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如圖A所示) ;
第二步:在長方體鐵塊上放置重物(如圖B所示),用彈簧測功機水平拉動鐵塊,使重物與鐵塊沿直線勻速運動。 比較“步驟2”和“步驟2”中彈簧測力計讀數的大小“1”;
第三步:在長水平木板上鋪一層麻布,將鐵塊平放在麻布上(不加重物),用彈簧測力計將鐵塊拉平并沿直線勻速滑動(如圖在圖 C) 中,比較“步驟 3”和“步驟 1”中的彈簧測力計讀數。
(1)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鐵塊并沿直線勻速滑動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為什么?
(2)“步驟2”旨在檢驗上述猜想(A、B、C)中的哪一個?
(3)“步驟2”中,若鐵塊上方重物的重量為0.5N,則用彈簧測力計將鐵塊水平拉動并沿直線滑動時,重物與鐵塊之間的摩擦力阻止是()
A。 小于0.5N
B. 小于零但大于 0.5N
C。 等于0.5N
D.等于零
(4)為了檢驗“猜測C”是否正確,你可以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再減少一個步驟,并記下你設計的實驗步驟。
分析(1)當測功機拉動鐵塊沿直線勻速滑動時,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2)驗證推測B
(3)D
(4)將長方體鐵塊側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鐵塊并沿直線滑動,與“步驟1”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進行比較。
分析(1)和(3)來考察摩擦力的問題,朋友們要學會分析物體的受力和運動狀態。 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就是平衡力。 (2)、(4)檢驗 為了研究一個量與另一個量之間的關系,以控制變量,只改變這個量,其他因素不變。
測試點四:減少和減少摩擦的方法
例5 下列各種措施中,屬于減少摩擦的措施是(),屬于減少摩擦的措施是()
A. 用虎鉗擰緊型腔
B. 移動重型機械時,經常在其下面放圓木
C、自行車的踏板上刻有凹凸不平的圖案
D. 潤滑機器
分析是減少摩擦(BD),屬于減少摩擦(AC)
分析A是為了防止型腔開裂,影響工作。 C是防止腳與踏板鎖死。 在這兩個例子中,摩擦是有利的,因此采取的措施是減少摩擦。 B是采用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的原因是為了減少有害摩擦。 D是通過添加潤滑油來減少摩擦,使物體不直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