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二定理》的教學設計【學術情況分析】通過上節探究加速度、力和質量之間的關系,我們知道了加速度、力和質量之間的關系。 這些已經規劃了本節學習的知識庫。 牛頓第二定理通過加速度將物體的運動和力緊密聯系起來,使前三章成為一個整體。 它是解決熱問題的重要工具。 對于牛頓第二定理定理要深入理解、充分掌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加速度、力和質量之間的關系。 (2)理解牛頓第二定理的內容,知道該定理的確切含義。 (3)能夠運用牛頓第二定理回答相關問題。 二、能力目標 (一)培養中學生的科學思維——模型構建、科學推理、歸納總結等素質。 (2)培養中學生的科學探究方法——問題、證據、解釋、交流。 三、德育目標 (一)通過情景、實驗激發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課堂所學的科學知識與社會技術的有機結合,培養中學生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心態。 【教學重點】理解牛頓第二定理 【教學難點】牛頓第二定理的應用 【教學策略】回顧與思考→創設化學情境→合作探索→總結規律→應用與體會。 【教學流程設計】 1.創設情景,復習知識,衍生新課 2.牛頓第二定理(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與其沖擊力成反比,與其加速度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遵循相同的方向。
(2)公式: 3、力的單位規定使質量為1kg的物體形成1m/s2的加速度的力稱為1單位的力。 為了紀念牛頓,把這個單位的力稱為1牛頓,即1N=1,所以K=牛頓 第二定理的公式簡化為:或者(思考1):為什么有拉力F和第一次a,第二次還有力拉F,但是沒有a? 推論:(思考2):a和F始終保持同一方向,那么大小是否也始終對應? 圍繞科技推論的證據: 4、牛頓第二定理的理解:①②③ 5、應用實例 1、質量為 00 的車輛 試駕時,速度達到108km/h時,關閉底盤,75s后停止。求:(1)車輛遇到的阻力有多大? (2)當牽引力為2000N時,重新啟動加速時,應形成多少加速度? 假設試運行期間車輛遇到的阻力保持不變。 例2 在光滑的水平桌上有一個質量為2kg 的物體,該物體受到水平方向上互成120o 的兩個力F1 和F2 的作用。 兩個力的大小均為 10N。 這個物體的加速度是多??少? (思考三):學習明白了牛頓第二定理后,同事們是否能理解空間質量探測器的原理呢? 6. 實驗:動態測量物體的質量 7. 課堂小結:想想看? 壘球棒被用作防狼裝備。 用力打人,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傷害。 而用壘球棒擊打漂浮在空中的蟲子并不能殺死蟲子。 為什么? 據了解牛頓第一定律教學目標,蚊子的質量約為5微克,在空中盤旋,速度不計。 壘球棒擊中蟲子的速度為80m/s牛頓第一定律教學目標,蟲子在0.04s內加速到與壘球棒相同的速度。 這個過程近似于勻加速。 找出蟲子受到的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