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東新中考專題備考第三個單元:牛頓運動定理,包括考試標準+知識點整理+4次新中考真題集錦!
2.學業考試專題已發布:
2018新中考專題備考01:直線運動
2018新中考專題備考02:互相作用
﹌﹌﹌﹌﹌﹌﹌﹌﹌﹌﹌﹌﹌﹌﹌﹌﹌﹌﹌﹌﹌﹌﹌﹌﹌﹌﹌﹌﹌﹌﹌﹌﹌﹌﹌﹌﹌﹌﹌﹌﹌﹌﹌﹌﹌﹌﹌﹌﹌﹌﹌﹌
考試標準(2014級):
﹌﹌﹌﹌﹌﹌﹌﹌﹌﹌﹌﹌﹌﹌﹌﹌﹌﹌﹌﹌﹌﹌﹌﹌﹌﹌﹌﹌﹌﹌﹌﹌﹌﹌﹌﹌﹌﹌﹌﹌﹌﹌﹌﹌﹌﹌﹌﹌﹌﹌
知識整理:
22
一、牛頓第一定理
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至有外力促使它改變這些狀態為止.
說明:
(1)物體不受外力是該定理的條件.
(2)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是結果.
(3)直到外力促使它改變這些狀態為止,說明力是形成加速度的誘因.
(4)物體保持原先運動狀態的性質叫慣性,慣性大小的量度是物體的質量.
(5)應注意:
①牛頓第一定理不是實臉直接總結下來的.牛頓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臉為基拙,加之高度的具象思維,概括總結下來的.不可能由實際的實驗來驗證;
②牛頓第一定理不是牛頓第二定理的特例,而是不受外力時的理想化狀態.
③定律闡明了力和運動的關系: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緣由,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誘因.
二、牛頓第三定理
(1)內容:兩物體之間的斥力與反斥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在一條直線上.
(2)表達式:F=-F/
說明:①作用力和反斥力同時形成,同時消失,同種性質,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各形成其療效,不能抵消牛頓第一定律實驗用到的實驗方法,所以這兩個力不會平衡.
②作用力和反斥力的關系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不管兩物體處于哪些狀態,牛頓第三定理都適用。
三、牛頓第二定理
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成反比,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ma
3、對牛頓第二定理理解:
(1)F=ma中的F為物體所遭到的合外力.
(2)F=ma中的m,當對那個物體受力剖析,就是那個物體的質量,當對一個系統(幾個物體組成一個系統)做受力剖析時,假若F是系統遭到的合外力,則m是系統的合質量.
(3)F=ma中的F與a有瞬時對應關系,F變a則變,F大小變,a則大小變,F方向變a也方向變.
(4)F=ma中的F與a有矢量對應關系,a的方向一定與F的方向相同。
(5)F=ma中,可按照力的獨立性原理求某個力形成的加速度,也可以求某一個方向合外力的加速度.
(6)F=ma中,F的單位是牛頓,m的單位是千克,a的單位是米/秒2.
﹌﹌﹌﹌﹌﹌﹌﹌﹌﹌﹌﹌﹌﹌﹌﹌﹌﹌﹌﹌﹌﹌﹌﹌﹌﹌﹌﹌﹌﹌﹌﹌﹌﹌﹌﹌﹌﹌﹌﹌﹌﹌﹌﹌﹌﹌﹌﹌﹌﹌﹌﹌
杭州新中考真題集錦:牛頓運動定理
1.(廣東新中考)下邊化學量及其對應的國際單位制單位符號,正確的是()
A.力,kgB.功率,J
C.電場硬度,C/ND.電流,V
2.(廣東新中考)下述均屬于國際制基本單位的是()
A.m、N、JB.m、kg、J
C.m、kg、sD.kg、m/s、N
3.(廣東新中考)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在完全失重的狀態下沒有慣性
B.運動是絕對的,但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
C.電壓有大小和方向,所以是矢量
D.研究地球繞月球運行軌跡時不能把地球看成質點
4.(廣東新中考)kg和s是國際單位制兩個基本單位的符號,這兩個基本單位對應的數學量是()
A.質量和時間B.質量和位移
C.重力和時間D.重力和位移
5.(廣東新中考)如圖是北京中心大樓,小明搭乘大樓快速扶梯,從底層抵達第119層觀光平臺僅用時55s。若扶梯先以加速度a1做勻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率18m/s,之后以最大速率勻速運動,最后以加速度a2做勻減速運動正好抵達觀光平臺。假設觀光平臺高度為549m。
(1)若扶梯經過20s勻加速達到最大速率,求加速度a1及上升高度h;(2)在(1)問中的勻加速上升過程中,若小明的質量為60kg,求小明對扶梯地板的壓力;
(3)求扶梯勻速運動的時間。
6.(廣東新中考)在某一段平直的高鐵上,一列以324km/h高速行駛的火車某時刻開始勻減速行駛,5min后正好停在某東站,并在該西站逗留4min;隨即勻加速駛離南站,以8.1km后恢復到原速324km/h。
(1)求火車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
(2)若該火車總質量為8.0×105kg,所遇阻力恒為車重的0.1倍,求火車駛離西站加速過程中牽引力的大小;
(3)求火車從開始減速到恢復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率大小。
7.(廣東新中考)渡輪從某碼頭沿直線行駛到湖岸邊牛頓第一定律實驗用到的實驗方法,小明對過程進行觀測,記錄數據如下表,
(1)求渡輪勻加速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及位移大小;
(2)若渡輪和旅客的總質量M=,求渡輪勻減速運動過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F;
(3)求快艇在整個行駛過程中的平均速率大小。
參考答案:
1.D2.C3.B4.A
5.(1)0.9米/秒2180米(2)654N(3)6S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