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線傳播
教學目標:
1.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2.能理解光沿直線傳播的常見現象
3.知道光速是3×108m/s。
4.觀察光在空氣和水中傳播的實驗現象,了解實驗是研究化學問題的重要途徑。
5、通過閱讀相關資料,了解我國唐代偉大的科學成就,增加中華民族科學文明的自豪感。
教學時數:1學時
教學重點:
1. 通過實驗研究獲得光沿直線傳播的特性。
2. 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教學難點:
1. 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2.針孔成像原理。
教學設備:
水槽 激光筆 果汁 煙 蛋糕鉗 燒瓶 滴管杯 蠟燭 火柴 玻璃磚 投影儀 筆記本
教學流程:
1、新課教學
1、借助“影子”現象引入新課。
如果中學生愿意展示手影光的直線傳播有哪些應用,就會邀請他們進行手影表演。
展示影子的圖片,讓中學生思考影子產生的原因。
指導意見:你知道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嗎? (其實中學生根本無法解釋。) 要產生陰影,首先要有光。 陰影是一種與光有關的現象,它的產生與光的傳播特性有關。
2. 實驗探索光的線性傳播。
(1)光在液體中的傳播【學生實驗】
中學生將激光束穿過水箱底部,觀察光在水下的傳播。
解決實驗中的問題:水底的光怎么會不清晰呢? (滴幾滴汁)
光在水底傳播的現象描述:光在水底沿直線傳播。
(二)光在二氧化碳(空氣)中的傳播【學生實驗】
中學生將激光束穿過水箱中水面上方的空氣,并觀察光如何在空氣中傳播。
解決實驗中的問題:看不清空氣中的光怎么辦? (噴點煙)
光在二氧化碳(空氣)中傳播的現象描述:光在二氧化碳(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3)光在透明固體(玻璃)中的傳播【演示實驗】
班主任將激光束穿過玻璃表面,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情況。
光在透明固體(玻璃)中的傳播現象描述:光在透明固體(玻璃)中沿直線傳播。
摘要: 光在相同且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 光
展示日常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圖片,中學生想象光的形象。
指導:為了直觀地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我們用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用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 這種帶有箭頭的直線稱為光。
指出,光是為了方便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而引入的一種描述方法,是假設性的。
4. 申請
(1)陰影生成
投影顯示陰影是如何產生的。
指導意見: 光在相同且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b. 不透明物體發出的光無法透過。
原理:光在相同且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遇到不透明物體,在物體前面產生一個無光的黑暗區域。
(2) 小孔成像
中學生閱讀教材【生活數學社】中關于“小孔成像”的介紹,了解我國唐代科學研究的偉大成就。
【學生實驗】根據老師的提示,分組進行實驗,觀察小孔成像的現象。
使用動畫演示針孔成像并繪制針孔成像原理圖。
小孔成像特點:像與物體相反; 虛擬圖像。
(3) 月食
(4) 日食
動畫展示月食、月食原理圖。
原理:月食——地球上的人看太陽光的直線傳播有哪些應用,因為光是直線傳播的,而太陽的光被地球擋住了。
日食——地球上的人們看月亮是因為光線沿直線傳播,而太陽的光線被月亮擋住了。
5.光速
(1)中學生閱讀課本了解光的傳播速度。
(2)中學生回憶聲音的傳播速度,并比較光與聲音的傳播速度。
(3)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為3.0×108m/s。
(4)中學生閱讀《激光測距儀》的介紹材料。
2. 課堂總結
3、鞏固培訓
4、黑板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2.能理解光沿直線傳播的常見現象
3.知道光速是3×108m/s。
4.觀察光在空氣和水中傳播的實驗現象,了解實驗是研究化學問題的重要途徑。
5、通過閱讀相關資料,了解我國唐代偉大的科學成就,增加中華民族科學文明的自豪感。
教學時數:1學時
教學重點:
1. 通過實驗研究獲得光沿直線傳播的特性。
2. 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教學難點:
1. 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2.針孔成像原理。
教學設備:
水槽 激光筆 果汁 煙 蛋糕鉗 燒瓶 滴管杯 蠟燭 火柴 玻璃磚 投影儀 筆記本
教學流程:
1、新課教學
1、借助“影子”現象引入新課。
如果中學生愿意展示手影,就會邀請他們進行手影表演。
展示影子的圖片,讓中學生思考影子產生的原因。
指導意見:你知道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嗎? (其實中學生根本無法解釋。) 要產生陰影,首先要有光。 陰影是一種與光有關的現象,它的產生與光的傳播特性有關。
2. 實驗探索光的線性傳播。
(1)光在液體中的傳播【學生實驗】
中學生將激光束穿過水箱底部,觀察光在水下的傳播。
解決實驗中的問題:水底的光怎么會不清晰呢? (滴幾滴汁)
光在水底傳播的現象描述:光在水底沿直線傳播。
(二)光在二氧化碳(空氣)中的傳播【學生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