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化學(65分)
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C1-35.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1小題,每小題2分,共22分)
1.(2021·寧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語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云蒸霞蔚 B.大浪淘沙 C.百煉成鋼 D滴水成冰
【答案】C
2.(2021·寧夏)下列有關實驗的操作正確的是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先握住試管底部,再將導氣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
B.稀釋濃硫酸時,先將濃硫酸倒入燒杯中,再將蒸餾水慢慢沿燒杯內壁注入燒杯中
C.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實驗結束后先熄滅酒精燈,再把導氣管移出水面
D.測定小蘇打溶液的酸堿度時,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涂抹在pH試紙上,然后與標準比色卡對比
【答案】D
【解析】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要先將導氣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再握住試管底部,否則現象不明顯;稀釋濃硫酸時,先將蒸餾水倒入燒杯中,再將濃硫酸慢慢沿燒杯內壁注入燒杯中,否則會液滴飛濺,發生危險;
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實驗結束后先把導氣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
3.(2021·寧夏)分類是化學學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冰、干冰、氯酸鉀屬于氧化物 B.汞、鋼、鈦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C.煤、石油、氫氣屬于化石燃料 D.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屬于堿
【答案】B
【解析】氯酸鉀不屬于氧化物,氫氣不屬于化石燃料,生石灰、石灰石不屬于堿。
4.(2021·寧夏)總結是化學學科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知識內容的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化學與生活 B.化學與能源 C.化學與環境 D.化學與安全
①炒菜時油鍋著火,應立即用水澆滅
②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過的海產品
③洗潔精有乳化作用,可用來清洗油污 ①石油加工可得到汽油、煤油等產品
②開發使用地熱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③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不利于煤充分燃燒 ①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降低“白色污染”
②保護水資源,一方面要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體污染
③推廣新能源公交車,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 ①煤爐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
②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
③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
【答案】C
【解析】炒菜時油鍋著火,不能用水澆滅,應該用鍋蓋蓋滅;甲醛有毒,不能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過的海產品;
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有利于煤充分燃燒;不能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否則會發生危險。
5.(2021·寧夏)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物質溶解過程中通常會伴隨著熱量的變化
B.在氯化鉀溶液稀釋的過程中,氯化鉀的質量不變
C.在壓強不變時,升高溫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熟石灰的飽和溶液通過降低溫度或者增加溶劑轉化為不飽和溶液
【答案】C
【解析】在壓強不變時,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升高溫度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
6.(2021·寧夏)實驗室制取一氧化碳發生的化學反應是 。用圖1所示的裝置制取一氧化碳并還原氧化銅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中a處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
B.濃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C.大氣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氣
D.該實驗所涉及到的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
【答案】D
【解析】甲酸分解屬于分解反應,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反應中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
7.(2021·寧夏)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常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 NaClO)或體積分數為75%的醫用酒精來消毒、殺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NaClO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7.65%
B.酒精分子中C、H、O原子的個數比為2:5:1
C.疫情防控期間,可以在公共場所大量噴灑酒精來消毒
D.噴灑酒精或“84”消毒液時都能聞到氣味,說明構成物質的粒子相同
【答案】A
【解析】NaClO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酒精分子中C、H、O原子的個數比為2:6:1,不是2:5:1;疫情防控期間,應在公共場所適量噴灑酒精來消毒;噴灑酒精或“84”消毒液時都能聞到氣味,說明構成物質的粒子都在不斷運動。
8.(2021·寧夏)科學家近年來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劑”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圖2是甲烷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丙物質是CO B.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
C.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4:11 D.生成物中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
【答案】B
【解析】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可知,C應該是CO;反應前后,氫元素化合價由+1變為0,碳元素化合價由+4變為+2;該反應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催化劑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CH4+CO2 2CO+2H2,生成物中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12+4):(12+32)=4:11。
9.(2021·寧夏)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括號內為雜質)
選項 物質 目的 主要實驗操作
A CH4、CO、N2 檢驗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B 稀H2SO4、Ca(OH)2溶液、NaNO3溶液 鑒別 取樣,滴加碳酸鈉溶液
C KNO3、NaCl 分離 取樣,加水溶解,蒸發結晶
D Fe(Fe2O3) 除雜 取樣,加入稀鹽酸,過濾
【答案】B
【解析】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是木條熄滅的是N2,能夠燃燒的是CH4、CO,A不能檢驗;取樣,滴加碳酸鈉溶液,產生氣泡的是稀H2SO4,產生沉淀的是Ca(OH)2溶液,無明顯變化的是NaNO3溶液,B可以鑒別;取樣,加水溶解,蒸發結晶,KNO3、NaCl都有析出,C無法分離;取樣,加入稀鹽酸,Fe、Fe2O3都和稀鹽酸反應,D無法除雜。
10.(2021·寧夏)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鋁、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利用實驗室中的相關藥品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實驗用到的三種金屬絲均已打磨干凈):①稀鹽酸、鋁、銅、銀②硫酸銅溶液、鋁、銀③硫酸鋁溶液、硝酸銀溶液、銅④硫酸鋁溶液、銅、銀⑤硝酸銀溶液、鋁、銅。其中能驗證鋁、銅、銀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是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①將三種金屬分別加入稀鹽酸中,鋁和酸反應產生氣泡,銅、銀無明顯現象,無法比較銅、銀的活動性,不正確:②將鋁、銀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鋁表面有紅色物質出現,銀表面無明顯變化,可以探究鋁、銅、銀的活動性順序;③將銅分別放入硫酸鋁溶液、硝酸銀溶液中,銅能夠置換出銀,不能置換出鋁,可以探究鋁、銅、銀的活動性順序;④銅、銀不能置換出硫酸鋁溶液中的鋁,不能探究鋁、銅、銀的活動性順序;⑤先將銀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銅能夠置換出硝酸銀溶液中的銀,再將鋁放入生成的硝酸銅溶液中,鋁能夠置換出硝酸銅溶液中的銅,能驗證鋁、銅、銀金屬活動性順序。
11.(2021·寧夏)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A.探究空氣與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多少 B.探究同種金屬與不同種酸反應的速率(室溫下) C.探究不同溶劑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室溫下) D.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快慢的影響
【答案】D
【解析】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快慢的影響,需要控制變量,保證一個因素不變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而D選項中除了溫度不同外,溶劑也不同所以不能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快慢的影響。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題,共12分)
12.(2021·寧夏)(4分)寧夏枸杞富含葡萄糖等枸杞多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氨基乙磺酸等19種氨基酸(其中包括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以及鉀、鈉、鈣、鎂、鋅、鐵、錳、鍶等人體必需的元素,具有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肝功能和心臟功能的功效。請結合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枸杞中所含的營養素有 (寫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寫一種)。
(2)枸杞中具有抗壞血病的成分是 。
(3)在種植枸杞的過程中,發現枸杞樹葉顏色發黃,應該施加的化肥種類是 。
【答案】(1)糖類或維生素 鋅或鐵(2)維生素C (3)氮肥
13.(2021·寧夏)(3分)2020年11月24日,我國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彰顯了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用液氧和液氫代替有毒的液體四氧化二氮和液體偏二甲肼做推進劑。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熱控涂層中,使用了不銹鋼高吸收化學轉換熱控涂層、鋰離子電池等有效載荷。嫦娥五號探測器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以國產高性能芳綸纖維材料為主,采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制作的五星紅旗。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1)鋰離子電池所用的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右圖所示,寫出從圖3中獲取的信息 (寫一條),由圖4可知鋰離子的符號是 。
(2)用液氧和液氫代替液體四氧化二氮和液體偏二甲肼做推進劑的優點是 (寫一條)。
(3)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展示的五星紅旗所用的芳綸纖維材料的類型是 。
【答案】(1)鋰元素的元素符號是Li(或鋰元素的原子序數是3或鋰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 )Li+
(2)氫氣燃燒的生成物只有水,無污染,氫氣的熱值高 (3)有機合成材料。
【解析】(1)從圖3中獲取的信息是:鋰元素的元素符號是Li,鋰元素的原子序數是3,鋰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由圖4可知,鋰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1,易失去,形成帶一個正電荷的鋰離子,符號是Li+;(2)用液氧和液氫做推進劑的優點是:氫氣燃燒的生成物只有水,無污染,氫氣的熱值高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