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濟寧市二O二一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化學試題
第I卷(選擇題共16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1-35.5 Na-23 Ca-40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其中,1~4小題各1分,5~10小題各2分,本大題共16分)
1.(2021·濟寧)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滴水成冰 C.牛奶酸敗 D.食醋釀造
【答案】B
【解析】滴水成冰只是物質形態發生了變化,物質本身沒有變化,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光合作用、牛奶酸敗、釀造食醋生成了新物質,發生的是化學變化。
2.(2021·濟寧)下面對于過氧化氫(H2O2)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過氧化氫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過氧化氫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
C.過氧化氫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D過氧化氫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答案】C
【解析】過氧化氫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一個過氧化氫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的。
3.(2021·濟寧)下列各組物質,都屬于氧化物的一組是( )
A.MnO2、SO2、P2O5 B .ZnO、CO2、H2SO3
C.Na2O、H2O、KC1O3 D.SiO2、KOH、CH4O
【答案】A
【解析】氧化物其組成中只含兩種元素,其中一種一定為氧元素;MnO2、SO2、P2O5為氧化物,H2SO3、KClO2、KOH、CH4O不屬于氧化物。
4.(2021·濟寧)下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對反應類型的判斷,都正確的是( )
A. 化合反應
B. 分解反應
C. 置換反應
D . 復分解反應
【答案】A
【解析】A符合“多變一”特征,屬于化合反應;B符合“一變多”特征,屬于分解反應;C是兩種化合物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D中氯化鉀、硝酸不能生成水、氣體或沉淀,這個反應不存在,不屬于復分解反應。
5.(2021·濟寧)根據下面實驗過程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過程 實驗結論
A 紅熱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 氧氣濃度大,木炭燃燒劇烈
B 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入盛有二氧化碳氣體的集氣瓶中,藍色石蕊試紙變為紅色 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 氫氧化鈉固體置于空氣中,表面很快變得潮濕并逐漸溶解 氫氧化鈉固體有吸水性
D 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鋇試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答案】D
【解析】木炭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是因為氧氣含量大;二氧化碳水溶于水生成碳酸,可以使藍色的石蕊試紙變紅; 氫氧化鈉固體在空氣中潮解,易結合水、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鈉;在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鋇產生白色沉淀,且繼續加入稀硝酸不溶解,可能產生了硫酸鋇沉淀也可能生成了氯化銀沉淀,所以溶液中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銀離子。
6.(2021·濟寧)為探究硝酸鉀的溶解性,進行了下面實驗(見圖Ⅰ),結合KNO3溶解度曲線(見圖Ⅱ)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溶液②、溶液④一定是飽和溶液
B.溶液①、溶液③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溶液②、溶液③的質量:③>②
D.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的溶質質量分數:③>②=④
【答案】B
【解析】②和④里面都有固體,所以②④一定為飽和溶液;溶液①③可能是恰好完全溶解,也有可能是不飽和溶液;②中固體沒有完全溶解,③中完全溶解,溶液的質量等于溶質+溶劑,③>②;溶液②④溫度相同,加入溶質質量一樣,所以②=④,③中溶解的溶質多,可以得出③>②=④。
7.(2021·濟寧)下列物質間的轉化關系,不能實現的是( )
A.C→CO2→CO B. Mg→MgO→MgSO4
C.KC1→KNO3→K2SO4 D.NaOH→Na2CO3→NaC1
【答案】C
【解析】2C+O2△2CO,2CO+O2△2CO2 ,A能實現;2Mg+O2△2MgO,MgO+H2SO4=MgSO4+H2O,B能實現;KNO3無法轉化為K2SO4,C不能實現,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CO2+H2O,D能實現。
8.(2021·濟寧)一定質量的M、N兩種金屬,分別與相同質量和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分析圖象得到的以下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A.兩種金屬的活動性:M>N B.兩種金屬生成氫氣的質量:M=N
C.兩種金屬消耗稀硫酸的質量:M=N D.充分反應后,得到溶液的質量:M=N
【答案】D
【解析】根據圖像可以知道,M產生氫氣的速度比N快,所以金屬活動性,M>N,A正確。根據圖像可以知道,兩者產生的氫氣質量相同,B正確;產生的氫氣來自于稀硫酸中的氫原子,產生相同的氫氣,兩者消耗的稀硫酸的質量相同,C正確;因為M,N質量不一定相同,充分反映后消耗的M,N不一定一樣,得到的溶液的質量也不一定一樣。
9.(2021·濟寧)下列四組物質的溶液,使用一種試劑僅通過一次反應就能將他們鑒別開來的是( )
A.HCl、NaOH、Na2CO3 B .NaCl、Na2CO3、NaNO3
C .NaCl、BaCl2、K2CO3 D.NaOH、BaCl2、Ba(NO3)2
【答案】C
【解析】在C組中加入稀硝酸,沒有現象的是NaCl,產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有氣泡的是K2CO3,所以只有C組能鑒別出來。
10.(2021·濟寧)為確定某溶液中含有以下離子H+、Mg2+、Ba2+、C1-、CO32-、NO3-中的幾種,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經測定,溶液pH=1;
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過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無明顯現象。
分析上述實驗,下面對溶液中含有離子的判斷,正確的是( )
A.一定含有H+、Mg2+、Ba2+、Cl-、NO3- B.一定含有H+、Mg2+、C1-,一定不含有CO32-
C.一定含有H+、Ba2+,NO3-,一定不含有C1- 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時含有Cl-、NO3-
【答案】D
【解析】①測定該溶液pH為1,此溶液顯酸性,一定含有H+,②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里的OH-與原溶液的H+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水,除去了H+;此時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里一定存在Mg2+,因為原溶液里Na+不與任何離子產生沉淀反應,所以只能是OH-與原溶液里的金屬離子發生反應生成沉淀,而且氫氧化鋇可溶于水,故只能為氫氧化鎂沉淀,即一定存在Mg2+,不能確定是否有Ba2+;③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沒有明顯反應,說明既沒有沉淀產生,也沒有氣體產生,并且在②中已除去H+、Mg2+,所以里面一定不存在Ba2+;再由①可知,里面存在H+,說明原溶液里CO32-一定不存在,因為CO32-會與氫離子產生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所以一定存在H+、Mg2+,可能含有Cl-、NO3-。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4分)
二、填空與簡答(共17分)
11.(2021·濟寧)利用氫、氮、氧三種元素,按要求用符號回答下面問題:
(1)具有可燃性的氣體單質 。
(2)化學性質穩定的氣體單質 。
(3)由氫、氮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
(4)由氫、氮、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
【答案】(1)H2 (2)N2 (3)NH3(4)HNO3 (或NH4NO3或NH3·H2O)
【解析】(1)這三種元素組成的氣體單質分別是H2、N2、O2 ,氫氣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所以具有可燃性的氣體單質為氫氣。(2)氮氣常用作保護氣,其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不易燃燒的為氮氣。(3)由氫、氮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最常見的為氨氣,化學式是NH3。(4)由這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最常見的為硝酸、硝酸銨或氨水,化學式分別是HNO3、NH4NO3、NH3·H2O。
12.(2021·濟寧)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元素,請回答:
(1)元素周期表每個方格中都標有元素的基本信息,左上角數字表示該元素的 。
(2)下圖四種粒子結構示意圖中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 (填序號),該元素與鈉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答案】(1)質子數(或核電荷數或原子序數) (2)CD Na2S
【解析】(1)元素周期表每個方格中,左上角數字代表著該元素的每個原子所攜帶的質子數、核電荷數或原子序數。(2)C、D的質子數是16,即為硫元素,該元素與鈉元素化合形成的常見化合物為Na2S,其中硫元素為-2價,鈉元素為+1價。
13.(2021·濟寧)化學肥料對農作物的增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下面是農業生產中廣泛施用的幾種化學肥料:
①NH4NO3 ②KNO3 ③NH4Cl ④(NH4)2HPO4
請回答:
(1)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填序號,下同);
(2)屬于銨態氮肥的是 ,它們成分中都含有的離子是 (填符號)。
【答案】(1)②④ (2)①③④ NH4+
【解析】(1)復合肥是包含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中①③兩種肥料只含有這三種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②含有氮、鉀兩種元素屬于復合肥; ④中含有氮、磷兩種元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