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2021 年山西中考化學試卷
第 I 卷 選擇題(共 50 分)
化學部份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l—35.5 K—3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0 個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
1.(2021·山西)綠色映底蘊、山水見初心。每年的 3 月 12 日,習近平總書記都身體力行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并詮釋造林綠化、厚植綠色中國的重大意義。造林綠化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儲備工業原料 B.改善生態環境 C.阻止陽光照射 D.生產農家肥料
【答案】B
【解析】植物能夠改善空氣質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進而可以改善生態環境。
2.(2021·山西)“天絲”被譽為 21 世紀的綠色纖維,兼具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優勢,在高新科技方面應用廣泛。以下領域一般不使用"天絲"的是( )
A.航空航天 B.新型材料 C.純棉制造 D.軌道交通
【答案】C
【解析】純棉的制造用到的原料是棉花,不會用到“天絲”。
3.(2021·山西)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種類較多。下列化合物中,錳為+2價的是( )
A.MnO2 B.KMnO4 C.K2MnO4 D.MnCl2
【答案】D
【解析】二氧化錳中氧為-2 價,錳為+4 價;高錳酸鉀中鉀是+1 價,氧是-2 價,錳是+7 價;錳酸鉀中錳元素化合價是+6 價,氯化錳中氯元素是-1 價,錳元素是+2 價。
4.(2021·山西)袁隆平院士為我國雜交水稻高產穩產做出了突出貢獻。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脫殼后產出的大米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其富其富含的營養素是( )
A.水 B.糖類 C.油脂 D.維生素
【答案】B
5(2021·山西)5 月15 日,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火星上有峽谷山群、塵埃風暴, 晝夜溫差較大。安全著陸無需考慮的因素是( )
A.火星地形地貌 B.探測器金屬硬度
C.火星巖石成分 D.探測器外殼熔點
【答案】C
【解析】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需要考慮火星的地形地貌、地表溫度,以及探測器本身金屬硬度和外殼熔點,無需考慮火星巖石成分。
6(2021·山西)開心是一劑良藥。人在高興時,機體會分泌一種叫縮氨酸的荷爾蒙,它由 2~50 個氨基酸構成,能殺死95%的癌細胞。該物質所含的元素種類有( )
種:C B.2 種:C、H C.3 種:C、H、O D.4 種:C、H、O、N
【答案】D
【解析】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主要含有碳、氫、氧、氮四種元素。
7(2021·山西)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后人仿照其實驗原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中,質量逐漸減少的氣體和逐漸增多的物質是( )
A.O2、P2O5 B.P、P2O5
C.O2、P D.N2、P2O5
【答案】A
【解析】紅磷燃燒過程中消耗氧氣,并生成五氧化二磷,逐漸減少的氣體是氧氣,逐漸增多的物質是五氧化二磷固體。
8(2021·山西)核電設施泄漏產生輻射時,人們需服用非放射性碘片(標簽如下),保障該碘在甲狀腺里達到飽和。 以減少放射性碘(相對原子質量為 131)的吸收。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
A.兩種碘相對原子質量相等 B.碘片屬于純凈物
C.標簽中 KI 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170 D.兩種碘對人體影響不同
【答案】D
【解析】非放射性碘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127,放射性碘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131,兩者的相對原子質量不相等; 碘片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鉀,還含有其他物質,屬于混合物;標簽中碘化鉀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127+39=166;碘片中碘的碘沒有放射性,相對分子質量為131的碘有放射性,對人體影響不同。
9(2021·山西)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原理,解決實驗問題,是化學獨特的學科思想。下圖所示,當把膠頭滴管內液體全部滴入試管中時,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驗證分子運動 B.處理酸性廢水 C.證明反應發生 D.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答案】A
【解析】濃氨水易揮發,滴入試管后后沾有酚酞溶液的紙條會變紅,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A正確;加入過量氫氧化鉀溶液,會使酸性廢水變為堿性,對環境造成影響,B錯誤;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弱,不能和氯化亞鐵溶液反應,C錯誤;硝酸鉀和硝酸銀不能發生化學反應,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D錯誤。
10(2021·山西)某小組同學在探究過程中,通過觀察與實驗,推理與判斷,如不考慮水分蒸發,最后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溫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熟石灰 0.18 0.16 0.14 0.11 0.09
硫酸銅晶體 14.3 20.7 28.5 40 55
A.①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16%
B.②中加入氫氧化鈉的過程中,有氫氧化鈣析出
C.③中棉線上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是 34.3g
D.④中加入氫氧化鈉前、后均為硫酸銅飽和溶液
【答案】B
【解析】20℃時熟石灰的溶解度是 0.16g,該溫度下飽和石灰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0.16g/100.16g×100%<0.16%,A 錯誤;②加入氫氧化鈉固體后溶解放熱,溫度升高,氫氧化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氫氧化鈣固體析出,B正確;③硫酸銅溶液的總質量不確定,不能確定析出固體的質量,C錯誤;④加入的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溶液中硫酸銅會減少,又由于溶液溫度升高,硫酸銅的溶解度會變大,因此硫酸銅溶液會變為不飽和,D錯誤。
第 II 卷 選擇題(共 100 分)
化學部份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l—35.5 K—39
三、生活、生產應用題(水大題共 5 個小題。化學方程 5 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6 分。)
【關注生活現象】
山西省大力實施文化強省戰略,著力推進文旅融合,通過轉型跨越,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下面展示了幾個旅游景點,請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就相關問題表達觀點完成 21 題~24 題。
圖 I—西侯度圣火 圖 II—壺口瀑布 圖 III—萬年冰洞
21(2021·山西)圖Ⅰ:西侯度遺址是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 曾為全國二青會圣火采集留下了舉國關注的佳話。 圣火采集,選用主要成分為 的天然氣作為清潔燃料,圣火燃燒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
【答案】甲烷 CH4+2O2點燃CO2+2H2O
22(2021·山西)圖Ⅱ:壺口瀑布以排山倒海的雄姿著稱于世,彰顯中華母親河的博大恢宏。黃河已成為造福百姓的幸福河,生活諸多方面都離不開她,黃河水在發展經濟方面可用于 。渾濁的河水給牲畜飲用時, 事先應進行的簡單處理是 。
【答案】灌溉/發電 沉降泥沙/靜置沉淀
【解析】黃河水可用于灌溉或者水力發電,渾濁的河水含有大量泥沙,可通過靜置沉淀的方法使泥沙沉降。
23(2021·山西)圖Ⅲ:"萬年冰洞"誕生于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時期。冰洞內冰的物質成分用化學式表示為 ,與同質量的水相比,其體積變 ,分子間的間隔變 。
【答案】H2O 大 大
【解析】冰與水是同一種物質,化學式是 H2O;水結冰后體積會變大,分子間間隔變大。
24(2021·山西)為保護我省地面旅游資源,西侯度遺址上的木制建筑應嚴禁煙火,理由是 。為保障壺口瀑布等景點的環境衛生,應做到 。
【答案】木材是可燃物/木材具有可燃性 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
【關注生產實際】
?
25.(2021·山西)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一直以來,傳統工藝不斷改進。現階段,利用方解石(主要成分為 CaCO3 還含有少量 MgO、Fe2O3、SiO2 等雜質)造紙已較為普遍,它取代傳統的植物纖維造紙,全程無需用水, 原料造價僅為傳統造紙的 1/3。(已知:SiO2、聚乙烯塑料、 粘合劑均難溶于水,且不與鹽酸反應。)分析生產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將方解石粉碎成納米級超細粉末的目的是 。
混合器內需要進行的操作是 。
利用方解石作原料生產紙張的優點是 。
從綠色環保的角度分析,對使用的原料需要改進的地方是___________。
(5)成品紙張在保存過程中避免與酸接觸,若遇到稀鹽酸,則可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寫一個)。
【答案】(1)提高紙張質量/平整度(合理即可)
攪拌(3)成本低/節省木材
(4)使用可降解塑料/使用無毒無害的粘合劑
(5)Fe2O3+6HCl=2FeCl3+3H2O/MgO+2HCl=MgCl2+H2O/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
【解析】(1)在方解石粉、聚乙烯塑料粉粘合擠壓造紙時,如果將方解石粉碎成納米級超細粉末,是為了提高紙張的質量和平整度;(2)攪拌可使混合器內原材料混合均勻,效果較好;(3)方解石造紙取代了植物纖維造紙,不需要用水,成本降低,節省木材,節約水資源等;(4)聚乙烯塑料不易降解,易產生污染,應該用可降解塑料代替,同時也應使用無毒無害的粘合劑;(5)方解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還含少量氧化鎂、氧化鐵、二氧化硅等雜質,二氧化硅、聚乙烯塑料、粘合劑均不和鹽酸反應,所以成品紙張遇到稀鹽酸,碳酸鈣、氧化鎂、氧化鐵會和鹽酸反應。
四、科普閱讀題(本大題共 1 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7 分。)
26.(2021·山西)
閱讀文本,回答問題:
(1)海洋為人類提供的食物有 (舉 1 例,下同),能源有 。
(2)海洋吸收熱量發生的變化屬于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海洋高溫熱浪"對海洋生物的危害是 。為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統
,人類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答案】(1)海鮮/魚(合理即可) 潮汐能(合理即可)
(2)物理變化
(3)CO2+H2O==H2CO3
(4)降低生物活性/危害生物生存 (合理即可) 減少化石能源使用/使用清潔能源(合理即可)
【解析】(1)海洋中的魚類、貝類、藻類等都可作為食物,海洋能提供潮汐能等;(2)海洋吸收熱量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是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4)“海洋高溫熱浪”是指持續數天到數月的極端高溫海洋天氣,不利于海洋生物生存;溫室氣體導致海洋溫度升高,人類應通過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使用清潔能源等措施,防止海洋變暖。
五、物質組成與變化分析題(本大題共 1 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6 分。)
27.(2021·山西)如圖,長方形相鄰頂點的物質間可發生反應。A、B、C 為三種不同類別的物質,它們與各自長方形頂點上其他物質的類別不同。A 的固體常作制冷劑
分析 1:A 與氫氧化鋇溶液發生反應的現象是 。
分析 2:B 與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分析 3:C 的物質類別是 ,它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分析 1: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變渾濁
分析 2: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或CuSO4 + Ca(OH)2= Cu(OH)2↓ + CaSO4(合理即可)
分析 3:單質或金屬; Fe+H2SO4==FeSO4+H2↑或 Mg+H2SO4==MgSO4+H2↑(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 1:A 的固體常作制冷劑, A 是二氧化碳,固體干冰是常用制冷劑,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鋇反應會生成白色的碳酸鋇沉淀;
分析 2:A、B、C 為不同類別物質,且與各自長方形頂點上其他物質類別不同,A 二氧化碳是氧化物, B 只能是可溶性碳酸鹽、銅鹽、鐵鹽、鎂鹽等;
分析 3: C 能與鹽酸、硫酸反應且不屬于長方形頂點的物質類別不同,且A為氧化物,B為鹽,所以C為金屬單質,如鎂、鋁、鋅、鐵等。
六、定量分析題(本大題個小題。化學方程式 1 分,共 6 分。)
28.(2021·山西)在一次作業批改中.老師發現 4 位同學在同一題中出現了不同的錯誤,為幫大家理清思路, 老師將錯誤的解題過程寫在黑板上,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發現問題,糾正錯誤。
仔細觀察:你發現解題過程中的錯誤有 處。
糾正錯誤:老師點撥后,請將正確的解題過程寫在答題卡上。
【答案】(1)6
(2)解: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為:7g×(1-30%)=4.9g
設制得氧氣的質量為 x。
2KClO3 2KCl+3O2↑
245 96
4.9g x
245/96=4.9g/x
X=1.92g
答:制得氧氣的質量為1.92g
【解析】黑板上的解題錯誤有:①方程式沒有配平;②氧氣相對分子質量和實際質量上下位置寫錯;③沒有列出比利式;④氯化鉀的質量計算錯誤;⑤結果計算錯誤;⑥解題最后沒有寫答。
七、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 2 個小題。化學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5 分。)
【基本實驗】
29.(2021·山西)右圖是實驗室制取某種氣體的裝置。
(1)儀器組裝完畢,下一步的實驗操作應該是 。
(2)得所需氣體后,請你設計實驗方案,驗證該氣體的一個化學性質。 溫馨提示:從
①實驗操作 ②實驗現象 ③實驗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④實驗結論 四個方面進行簡述。
【答案】(1)檢查裝置氣密性
(2)若制取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①實驗操作: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②實驗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③實驗原理:Ca(OH)2+CO2=CaCO3↓+H2O ;
④實驗結論: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鈣反應/二氧化碳能與堿溶液反應CaCO3
【解析】(1)制取氣體時,儀器組裝完畢后應該檢查裝置氣密性;
圖中所給發生裝置是固液常溫型,可以用于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實驗室制二氧化碳和實驗室制氫氣,任選一種氣體進行驗證即可。如可以選擇氧氣驗證支持燃燒的性質,可以進行木炭、硫等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可選擇二氧化碳驗證其能和水反應或能和澄清石灰水反應,也可選擇氫氣驗證可燃性。
【科學探究】
30. (2021·山西)3 月 16 日,沙塵暴席卷我國西北地區,次日多地又遇到降雨。該地某校環境監測實踐小組的同學們,對沙塵暴的成因、危害、成分、防護、治理以及雨水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