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2021年浙江省金華市中考化學試卷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1?金華)每年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2021年中國的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該主題旨在進一步喚醒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下列行為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實行垃圾分類,節約使用資源
B.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糧食產量
C.積極植樹造林,促進達成“碳中和”
D.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答案】B
【解析】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造成環境污染,不符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
2.(2021?金華)金華酒傳統釀造技藝、浦江剪紙、永康錫雕、東陽竹編等,是金華擁有的眾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過程,主要利用化學變化的是( )
A.釀酒 B.剪紙 C.錫雕 D.竹編
【答案】A
【解析】釀酒生成了新物質酒精,屬于化學變化。
3.(2021?金華)不同地區最早種植的作物各不相同,不同作物所含的營養物質不同,從而影響不同地區人類文明的起源與發展。下列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是( )
A.大米 B.大豆 C.青菜 D.花生
【答案】B
4.(2021?金華)實驗操作不僅要科學規范,還要關注環保、安全等問題。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裝入固體粉末 B.加熱液體 C.添加酒精 D.處理廢棄藥品
【答案】A
【解析】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大拇指能放在短柄上,操作錯誤;使用酒精燈時,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防止發生火災;處理廢棄藥品,不能倒入下水道,應倒入指定的容器內。
5.(2021?金華)據報道,科學家已在實驗室利用催化劑,實現常溫常壓下將甲酸分解制出氫氣。其變化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酸由碳、氫、氧三種原子組成
B.甲酸相對分子質量為46克
C.丙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2:1
D.由乙分子構成的物質是單質
【答案】D
【解析】由甲酸的分子模型圖可知,甲酸分子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組成;甲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由丙分子模型圖可知,丙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1:2;乙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由乙分子構成的物質是單質。
6.(2021?金華)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無明顯現象,要證明兩者已發生化學反應,如圖操作及實驗現象(或結果),不能證明反應發生的是( )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屬Zn,無氣泡產生
B.在混合液中加無色酚酞,溶液呈無色的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試紙測混合液的pH,測得pH等于7
【答案】C
【解析】加入金屬Zn,無氣泡產生,說明稀鹽酸已完全反應,能證明反應發生;加入無色酚酞,溶液呈無色,說明氫氧化鈉已完全反應,能證明反應發生;氯化鈉、鹽酸都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不能證明反應發生;用pH試紙測混合液的pH,如pH=7,溶液酸堿性發生了改變,能證明反應發生。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7.(2021?金華)實驗室提供H2O2溶液、MnO2、KClO3和KMnO4四種藥品及如圖裝置。
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提供的藥品,寫出一種實驗室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 。
(2)選擇裝置B和C制取氧氣的主要步驟有:①將導氣管移出水槽;②加熱;③裝藥品;④收集;⑤熄滅酒精燈;⑥檢查裝置氣密性。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填序號)。
【答案】(1)2H2O2 2H2O+O2↑或2KClO3 2KCl+3O2↑或2KMnO4 K2MnO4+MnO2+O2↑ (2)⑥③②④①⑤
8.(2021?金華)常溫下,取100克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先按實驗1將NaCl溶液分成兩等份,再進行實驗2操作,如圖所示。
完成下列問題:
(1)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填序號)。
A.集氣瓶 B.燒杯 C.玻璃棒 D.量筒
(2)完成實驗2操作后,比較甲、乙兩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其大小關系是甲
乙(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A (2)小于
【解析】(1)配制100g 5%的NaCl溶液時,需要的儀器是:托盤天平、藥匙、量筒、膠頭滴管、燒杯和玻璃棒,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集氣瓶。(2)溶液具有均一性,實驗1中甲、乙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向甲中加入5g水,向乙中加入5g氯化鈉,甲中溶質質量分數減小,乙中溶質質量分數增大,大小關系是甲<乙。
9.(2021?金華)學習了物質推斷專題內容后,科學研究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進行探究,步驟如下:
①往鎂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并過濾,得到濾渣甲和濾液A;
②往滴有無色酚酞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并過濾,得到沉淀乙和無色濾液B;
③將濾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濾液C;
④往濾液C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沒有沉淀產生。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②中沉淀乙的化學式為 。
(2)濾液C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
【答案】(1)BaSO4 (2)硝酸、硝酸鎂、硝酸鈉
【解析】(2)由步驟②可知,濾液A中一定含有硫酸和硫酸鎂;由步驟②可知,無色濾液B中一定不含有氫氧化鈉;由步驟③可推知步驟②中的無色濾液B中一定含有硝酸鋇和硝酸鈉;由步驟④可推知濾液C中一定不含硫酸根,一定含有硝酸鈉、硝酸鎂和硝酸。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有2小題。第10題7分,第11題8分,共15分)
10.(2021?金華)科學學習小組同學在完成鹽酸除鐵銹實驗時,發現生銹的鐵釘表面有氣泡生成。同學們對此現象感到很好奇,針對“氣體是由什么反應生成的”這一問題,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設計實驗】小組同學經過認真分析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假設,并設計了圖甲所示的實驗A和B進行探究。實驗時,觀察到試管A中有氣泡,試管B中沒有氣泡,從而驗證了自己的假設是成立的。
(1)小組同學設計圖甲所示實驗基于的假設是 。
(2)小金同學認為圖甲實驗A和B對照設置不夠嚴謹,溶液中的水可能會對氣體生成產生影響。于是在圖甲實驗基礎上補充設計了如圖乙對照實驗C和D。但小科同學認為對照實驗D的設置沒有必要,他提出這一觀點的理由是 。
【反思提高】設置對照實驗首要問題是找準找全影響因素,通過控制變量,來進行對照實驗的設置,實現對照實驗組設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遷移應用】一次課外實驗的意外現象:鎂條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產生氣泡。
請結合設置對照實驗的思想,完成“氣體是由什么反應生成的”問題探究。
【實驗探究】查閱資料:①鎂能與水緩慢反應生成氫氣;②Na2CO3溶液呈堿性,其溶液中除了Na+、CO32﹣、水分子外,還有OH﹣。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丙對照實驗E、F和G。
(3)往鎂條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水、Na2CO3溶液,x溶液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試管E、G中有氣體產生,但緩慢且少,試管F中產生氣體既快又多。從對照實驗設置的角度分析,實驗G所加“x”溶液應該是 。
(4)分析圖丙實驗可知,鎂條放入Na2CO3溶液中,氣體是由鎂與水反應生成的。試管F中快速產生氣體,是因為Na2CO3溶液中存在能促進鎂與水反應的離子,該離子是 。
【答案】(1)氣體是由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 (2)稀鹽酸中含有水,而鐵銹在稀鹽酸中不產生氣泡 (3)氫氧化鈉(NaOH) (4)碳酸根離子
【解析】(3)已知Na2CO3溶液呈堿性,其溶液中除了Na+、CO32﹣、水分子外,還有OH﹣,設置對照實驗時除鎂條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水、Na2CO3溶液外,還需要加NaOH溶液,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Na+、水分子、OH﹣,與碳酸鈉溶液實驗組形成對照,探究碳酸根離子對產生氣體所起的作用。
11.(2021?金華)思維模型的建構既方便于問題的解決,又能促進深度學習,某科學研究小組同學,在研究了氣體檢驗專題內容后,認為氣體檢驗的關鍵是干擾氣體的界定,判斷標準是對后續實驗是否會產生干擾,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解決“氣體檢驗”類問題建構了如圖所示思維模型:
【模型應用】同學們為檢驗天然氣燃燒后的氣體產物成分,應用思維模型設計了如圖甲實驗方案(固定裝置未畫出),將天然氣在氧氣中燃燒后得到的混合氣體通過該方案進行實驗。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裝置中的無水硫酸銅變藍,B、F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由此可得出該氣體產物的成分為 ________ 。
(2)圖甲實驗方案中,裝置C和D歸屬于上述思維模型中的 環節。
【改進創新】小金同學認為,原氣體產物中的CO2對CO的檢驗不會產生干擾;于是從簡約裝置、節約實驗藥品的角度出發,對圖甲方案進行了改進與創新,去掉B、C、D裝置,替換F、G裝置,改用圖乙所示的裝置對該氣體產物的成分進行探究。在實驗中,小金先從A處通一段時間混合氣體,再點燃E處酒精燈加熱,觀察現象,也實現了氣體產物成分的檢驗。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