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化學試卷解析
一、選擇題(本題有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1?衢州)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讀取液體體積 B.滴加液體 C.取用氯化鈉 D.稀釋濃硫酸
【答案】A
【解析】使用膠頭滴管時,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取用固體粉末狀藥品時,瓶塞要倒放,防止污染藥品;稀釋濃硫酸時,要將酸緩慢加入到水中,且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散失。
2.(2021?衢州)如圖是我們常見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
A.西瓜pH=6.6 B.葡萄pH=5.1 C.獼猴桃pH=3.3 D.桔子pH=3.6
【答案】C
【解析】獼猴桃的pH最小,酸性最強。
3.(2021?衢州)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上百萬噸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國對此表示反對。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圖為氚原子結構示意圖,由圖可知氚原子( )
A.含有2個質子 B.核電荷數為1
C.相對原子質量為4 D.質子數和中子數相等
【答案】B
【解析】根據圖示可知,氚原子含有1個質子、2個中子,質子數和中子數不相等;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1;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3。
4.(2021?衢州)小科為驗證鋅、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下列四種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鋅、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能說明金屬活動性鋅>銀、銅>銀,不能確定鋅和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銀不與硫酸鋅溶液反應,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能說明金屬活動性鋅>銀、銅>銀,不能確定鋅和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銀、銅不與硫酸鋅溶液反應,說明金屬活動性鋅>銀、鋅>銅,不能確定銀和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鋅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說明金屬活動性鋅>銅>銀。
二、填空題(本題有3題6空,每空2分,共12分)
5.(2021?衢州)2020年12月,貼滿“暖寶寶”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圖片(如圖1)火遍全網。給返回器貼“暖寶寶”是為了防止它攜帶的推進劑無水肼(N2H4)凝固。
(1)無水肼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模型如圖2所示,圖中甲表示的元素是 。
(2)下列關于無水肼說法正確的有 (填序號)。
A.無水肼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
B.無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C.無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氫元素組成
D.無水肼由2個氮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
【答案】(1)氮或N (2)AB
【解析】(2)無水肼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4×2+1×4=32;在無水肼中,氫元素顯+1價,則氮元素顯﹣2價;無水肼是由氮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無水肼是由無水肼分子構成的,無水肼分子是由氮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每個無水肼分子是由2個氮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的。
6.(2021?衢州)從生活經驗到定性實驗,再到定量實驗,科學方法的進步推動科學的發展。
材料一:公元前,亞里士多德認為萬物都是由火、空氣、土和水四種元素組成的,他把元素定義為其他物體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體。
材料二:17世紀,玻義耳認為元素是只能通過實驗證明不能再進一步分解的物質。他把嚴密的定性實驗方法引入科學中,認識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機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
材料三:18世紀,卡文迪許用酸與金屬反應得到“易燃空氣”,這種氣體在空氣中燃燒形成小露球。拉瓦錫知道后,進行定量實驗,發現“易燃空氣”與“氧”化合生成水的質量?兩種氣體消耗的質量,從而得出水是兩種氣體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種元素。
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完全混合”后的物質,其類別屬于純凈物中的 。
(2)材料三作為“水不是一種元素”的證據,應在“?”處填 。
【答案】(1)化合物 (2)等于
【解析】(1)“完全混合”后的物質,是至少含有兩種元素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2)反應前后的質量是相等的,作為“水不是一種元素”的證據,應在“?”處填等于。
7.(2021?衢州)科學發現往往源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與研究。
(1)如圖甲進行白糖溶解實驗,根據圖中現象判斷:溶液②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白糖的飽和溶液。
(2)如圖乙所示,小科利用集氣瓶收集從導管導出的氧氣時,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取出導管,再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驗滿。可是他始終沒有觀察到帶火星木條復燃,小科實驗操作中出現的錯誤是 。
【答案】(1)可能是 (2)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取出導管,再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驗滿
【解析】(1)充分攪拌后,白糖全部溶解了,無法確定溶液②是飽和溶液,還是不飽和溶液。(2)氧氣驗滿的正確操作是直接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不需取出導管。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有2題6空,每空2分,共12分)
8.(2021?衢州)鋼絲棉是一種由低碳鋼制成的細絲,直徑約0.125﹣0.189毫米。小科利用鋼絲棉探究鐵制品銹蝕的條件,實驗如下:
步驟一:取3個50mL活塞潤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檢查氣密性后備用。
步驟二:稱取3團等質量的鋼絲棉(每團體積約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餾水潤濕,C用少量食鹽水潤濕,分別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
步驟三:移動活塞,使它們均處于46mL刻度處,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圖所示)。
步驟四:每隔一定時間,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如表。
5分鐘 20分鐘 1小時 5小時
甲 無現象 無現象 無現象 無現象
乙 出現少許銹斑,活塞未明顯移動 出現明顯銹斑,活塞移動少許 銹斑增多,活塞移動明顯 銹蝕嚴重,活塞處于39mL刻度處
丙 出現明顯銹斑,活塞移動少許 銹斑增多,活塞移動明顯 銹蝕嚴重,活塞處于39mL刻度處 銹蝕嚴重,活塞處于39mL刻度處
(1)檢查注射器氣密性: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動活塞,放手后觀察到 ,則氣密性良好。
(2)比較乙、丙實驗現象得到的結論: 。
(3)鋼鐵生銹還需要氧氣,請你利用本實驗數據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答案】(1)活塞恢復原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氯化鈉(食鹽、鹽水)能加快鋼鐵的生銹 (3)17.5%或7/40或0.175
【解析】(1)檢查注射器的氣密性時,先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用手向外拉動活塞,放手后觀察到活塞回到原處,則氣密性良好;(2)實驗乙和實驗丙探究的問題是在有無氯化鈉的情況下鋼絲球銹蝕的情況,所以對比兩實驗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氯化鈉能加快鋼鐵的生銹。(3)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9.(2021?衢州)為測定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含量,某小組同學在一定質量的樣品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利用生成CO2的質量來測定(忽略稀鹽酸揮發的影響)。
(1)小科用圖甲裝置實驗,通過測定反應前后D裝置質量的變化來得到CO2質量。為了避免水蒸氣對實驗的影響,使測最結果更準確,裝置C中應裝入 (填試劑名稱)。
(2)小明用圖乙裝置實驗,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裝置總質量的變化來得到CO2質量。他用堿石灰做干燥劑,請判斷這種做法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
(3)實驗時。正確選擇干燥劑后,兩裝置均可通過左側導管鼓入某種氣體一段時間,來進一步減小誤差。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選項 實驗裝置 反應開始前鼓入的氣體 反應結束后鼓入的氣體
A 甲 氮氣 氮氣
B 甲 干燥空氣 干燥空氣
C 乙 氮氣 氮氣
D 乙 干燥空氣 干燥空氣
【答案】(1)濃硫酸或濃H2SO4 (2)不合理,因為堿石灰也要吸收二氧化碳 (3)ACD
【解析】(1)濃硫酸能夠吸收水蒸氣,不能吸收二氧化碳,裝置C中應裝入濃硫酸。(2)用圖乙裝置實驗,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裝置總質量的變化獲得CO2的質量,堿石灰能夠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仍然被裝置吸收,則不能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裝置總質量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