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美術單元作業設計參考樣例
一、單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美術 七年級 第一學期 湘美版 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
單元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 重組單元
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1 《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第一課時 《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
—民間美術的特征、種類、藝術語言
2 《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第二課時 《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
—民間剪紙
3 《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第三課時 《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
—中國結
二、單元分析
(一)課標要求
本單元內容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屬于“設計·應
用”學習領域的內容。結合特定的文化情境欣賞理解民間美術與傳統文化、民俗活動之間的關系,學習了解民間美術的造型手段、藝術語言、工藝技法等基礎知識,有目的地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多樣與統一等形式原理,結合不同材料的加工方法,設計制作符合現代審美需求的民間美術作品,改善環境與生活。
(★以上關于課標要求的描述參考《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相關
內容:(1)課程基本理念:關注文化與生活,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喜慶吉祥的民間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并逐步形成熱愛祖國優秀文化傳統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觀。(2)課程設計思路:四個學習領域的劃分是相對的,每一學習領域各有側重,又互相交融、緊密相關,形成一個具有開放性的美術課程結構。(3)課程目標中關于 “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 “欣賞·評述”三個領域分目標的內容描述。(4)課程內容中第四學段關于“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 “欣賞·評述” 三個領域目標、學習活動建議、評價要點的內容描述。)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通過文字介紹和圖片欣賞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民間美術作品的多樣
性。在逐步分析的基礎上了解民間美術與民俗活動、傳統節日之間的關系;理解民間藝術是如何通過圖案設計、色彩搭配、制作工藝來表現喜慶吉祥的美好寓意。
重點選取民間剪紙、中國結兩種不同類型的民間美術形式,在綜合賞析的基礎上,深入介紹剪紙的風格特征、圖案特點,常用的裝飾紋樣。學習剪紙和中國結的基本剪刻技法與編結技法,強調實踐性,在實踐過程中體會理解民間美術制作工藝與美好寓意之間的關系(例如中國結中的雙錢結的編織技法、造型和寓意)。教材內容提供了大量豐富的參考圖片,注重引導學生發現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間美術的不同特色,著重體現本課內容學習與練習時的開放性,利于教師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靈活使用教材,也利于學生學習和創作實踐時更好地表達個性,有利于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提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學課堂學習中都會接觸到一些民間藝術形式,初步積累了民間美術相關基礎知識,但這種基礎知識的積累多停留在對單個民間美術作品的欣賞和制作上,缺乏對民間美術種類、創作形式、藝術語言等方面的整體認識,常見民間美術的基本制作技法也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有區別以及對民間藝術喜愛的程度各自不同,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對民間美術特點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實踐時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指導。
三、單元學習目標與單元作業目標
序號 單元學習目標 單元作業目標 水平層級
1 認識民間美術的不同種類,感受民間美術與民俗活動、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培養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認識、了解幾種常見的民間美術種類。結合特定文化情境觀察、描述民間美術起到的作用。 了解
2 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從多 了解、分析民間美術 理解
個角度對常見的民間美術作品進行了解,學習并形成欣賞方法,進行簡短的評述。 在造型、色彩上的特點,理解民間美術的美好寓意。
3 了解民間剪紙的表現形式和藝術語言特征,學習民間剪紙的基本方法。 欣賞民間剪紙、分析其圖案的內容,理解民間剪紙圖案的美好寓意。了解民間剪紙的常見裝飾紋樣,掌握民間剪紙的基本方法。 理解
4 了解中國結的表現形式和藝術語言特征,學習中國結的基本編結技法。 欣賞不同中國結,分析、理解中國結造型的美好寓意。掌握一種中國結的基本編結方法。 理解
5 關注生活,培養設計意識,將民間美術的表現形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運用民間美術的表現形式進行設計。 運用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結合美術學科課時所占學校周課時比例,本單元作業總用時在30分鐘左右,按3個課時作業進行設計。
學生需要通過本單元作業的練習,循序漸進地達到鞏固單元學習目標的目
的。在學習民間美術過程中結合單元作業進行實踐練習,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民間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欣賞、理解、表現、創作民間美術的能力。
單元作業的內容設計要便于教師通過對學生成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進而
掌握學生單元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幫助教師調整課堂教學的方法、內容容量、教學進度等。
在尊重學生學習水平、學習能力差異性的基礎上,按不同難度設計單元作業內容。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選擇難度適當的作業完成。體現分層設計、分類指導的教學原則。
五、課時作業
第一課時
課時作業目標
認識、了解幾種常見的民間美術種類。描述民間美術在特定文化情境起到的作用。理解民間美術藝術語言的特點。
作業1
1.作業內容
通過閱讀書籍、瀏覽網絡、走訪調查等方式,認識至少三種不同種類的民間美術,寫出它們的名稱。
2.時間要求:約8分鐘
3.評價設計
作業評價量表
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
能夠準確說出三種不同種類民間美術的名稱。 合格
能夠準確說出四種不同種類民間美術的名稱。 良好
準確說出五種以上民間美術種類并能夠簡單介紹。 優秀
作業2
1.作業內容
詳細了解一種民間美術(如:剪紙、年畫、風箏等)的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征,向老師或同學介紹自己的感受。
2.時間要求:約8分鐘
3.評價設計
作業評價量表
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
基本說出一種民間美術作品的種類造型。 合格
能夠說出一種民間美術作品的種類、造型、色彩并進行簡單分析。 良好
能夠說出一種民間美術作品的種類、造型、色彩并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 優秀
作業3
1.作業內容
深入分析一幅剪紙作品的圖案,找出其中運用的形象元素。說出這幅剪紙作品圖案表達的美好寓意,并說出它運用的表達方法(象征、諧音)。
2.時間要求:約8分鐘
3.評價設計
作業評價量表
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
基本找出作品中運用的形象元素。 合格
較為完整地找出作品中運用的形象元素,基本說出作品表達的寓意。 良好
完整地找出作品中運用的形象元素,準確說出作品表達的寓意并指出其運用的表達方法。 優秀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課時作業以口頭表述或文字表達的形式呈現,強調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參觀調查等各種方法完成作業的過程。強化學生對民間美術多樣性的認識和直觀感受,加深對民間美術與傳統文化、民俗活動之間關系的理解。感受普通百姓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第二課時
課時作業目標
欣賞、分析民間剪紙圖案的組成元素,知道民間剪紙的基本裝飾紋樣,理解民間剪紙圖案的美好寓意,掌握民間剪紙的基礎制作技法。
作業1
1.作業內容
自選或從教師提供的剪紙作品中選擇一幅進行欣賞、分析,找出其包含的基本裝飾紋樣和形象元素,理解剪紙圖案的美好寓意。把你分析的結果和感受用簡短的文字寫下來(50字左右),并向同學或老師介紹。
2.時間要求:約8分鐘
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
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
能夠說出民間剪紙圖案中使用的裝飾紋樣的名稱。 合格
準確找出民間剪紙圖案中的形象元素。 良好
準確分析并說出民間剪紙圖案的寓意以及運用的表達方法(象征、諧音)。 優秀
作業2
1.作業內容
模仿教師給出的圖例,嘗試完成一幅左右對稱的剪紙圖案,可以適當進行拓展創作新的剪紙作品。
2.時間要求:約10分鐘
3.評價設計
作業評價量表
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
能夠運用對折的方法剪對稱圖案,基本剪出花瓶的輪廓。 合格
熟練完成對折剪紙,選擇恰當的裝飾紋樣裝飾剪紙作品。 良好
利用多次對折的方法完成較為復雜的對稱剪紙作品,巧妙運用裝飾紋樣裝飾剪紙作品,表達美好寓意。 優秀
作業3
1.作業內容
嘗試設計一個具有美好寓意的剪紙作品,并將它運用于實際生活用品的裝飾上。
2.時間要求:約15分鐘
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量表
評 價 指 標 完成水平
設計出一個可以用于剪紙制作的圖案,且具有一定的寓意。用這個圖案完成一幅剪紙作品。 合格
設計的圖案能夠清晰地表達美好寓意,剪紙作品完整, 良好
具有美感。
剪紙圖案寓意表達清晰,針對性強。在實際生活用品中的使用巧妙,具有明確的風格特征。 優秀
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本課時作業以文字表述和動手實踐的形式呈現,作業1主要體現學生對剪紙基本知識的了解和理解。作業2主要強調實踐性,在實踐過程中鍛煉學生設計剪紙圖案的能力和制作剪紙作品的技巧。作業3是在前兩個作業的基礎上將民間剪紙的學習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凸顯藝術設計與生活實際之間的密切關系。作業1、
2、3的難度呈現出遞進關系,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在完成1作業的基礎上選擇完成作業2、3(模仿或創作)。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