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
資源介紹
音樂單元作業設計參考樣例
一、單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音樂 四年級 第一學期 人音版 《歌唱祖國》
單元組織方式 ?自然單元 ? 重組單元
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
1 聆聽、演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第一單元第一課時
2 演唱
《采一束鮮花》 第一單元第二課時
3 聆聽
《歌唱祖國》 第一單元第三課時
二、單元分析
(一)課標要求
本章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按照《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以下內容:
1.通過學唱歌曲、欣賞歌曲,增強對祖國母親的熱愛和感激之情,對偉大祖國的強烈自豪感。
2.能夠辨別進行曲的風格特點、認識中國作曲家——聶耳。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高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附點四分音符”和“旋律的進行(上行)”,并能編創、運用音樂知識。
5.能夠聽辨歌曲的不同情緒,體會愛國主義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題鮮明,歌曲旋律富于歌唱性,歌詞突出愛國主義思想。三首不同風格的愛國作品,其音樂知識內容以及音樂要素對于推動音樂情緒、情感都有不同的作用,對于厚植學生的愛國情懷、弘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有著重要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20世紀30年代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于1982年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決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曲為四二拍,一段體,通過旋律起伏、節奏頓挫、歌詞內容、力度變化等,有層次的表現了歌曲的內涵,展現了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
《采一束鮮花》旋律優美、情感真摯。歌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抒情而優美。第二部分較多的運用了附點節奏、切分節奏、八分休止符以及大跳音程, 使得音樂充滿激情。歌詞“讓春色鋪滿天涯”重復三次,表達對祖國媽媽的感恩之情,將歌曲推向高潮。
《歌唱祖國》誕生于1950年9月。它表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嶄新面貌,記錄了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奮進的步伐。歌詞凝練集中, 具有鮮明生動的形象;旋律氣勢豪邁而充滿深情,連貫統一又富于變化。采用ABA 三段體的結構形式。A 段為進行曲風格,表現了中國人民邁開步伐向前挺進的英雄氣概。B段的旋律保持了行進的特點,節奏更加寬廣,更富于歌唱性。在歌曲情緒上,B段與A段形成了對比,從不同側面生動地描繪了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光輝歷程。
(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學習態度積極、思維敏捷,接受能力較強,對于新事物葆有興趣。對音樂要素已有初步了解,能用正確的發聲方法演唱歌曲。但對于音樂知識內容的掌握還不夠多,深度分析歌曲與表現歌曲的能力還略顯不足。本單元的教學以
演唱、欣賞歌曲為載體,提高學生知識技能,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信。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一)單元學習目標
1.通過聆聽、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采一束鮮花》《歌唱祖國》,激發愛國主義精神,表達對祖國媽媽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2.通過感受、體驗、探究、合作、編創等方法學習歌曲。
3.了解作曲家聶耳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創作背景、學習附點四分音符、感受進行曲的風格、掌握旋律上行的知識,并能編創簡短的旋律。
(二)單元作業目標
1.能有感情、準確地演唱歌曲,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熱愛。
2.通過聽辨節奏、編創旋律,鞏固復習本單元音樂知識,并能通過編創動作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
3.通過了解作品創作背景、作曲家生平,感受歌曲濃濃的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爭做“美德好少年”。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以美育人”、“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是《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總目標中的要求。本單元作業設計是在“雙減”背景下,依據《音樂課程標準》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和創造”的課程理念,緊緊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展開布置,遵從作業設計的“整體性”、“科學性”、“趣味性”、“體驗性”、“開放性”、“靈活性”、“創造性”、“層次性”八大原則,分類、分層布置,做到難易適中、層層遞進,可操作性強,在多種審美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藝術表現力以及文化自信,培養核心素養,激發愛國熱情。根據本單元內容,課時作業設為三個欄目,分別為:“小百靈”“小創客”和“好少年”。每人根據實際情況任選一項,提交作業形式為視頻,并附上自評星級。
“小百靈”欄目為基礎題:通過查閱知識、和朋友比一比、父母同唱一首歌等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準確表達歌曲的音樂形象和情感,激發強烈的愛國情懷。
“小創客”欄目為實踐題:通過自制樂器、編創手勢舞等多種形式對歌曲進行編創,給音樂作業注入生機和活力,讓音樂課不僅僅是掌握知識技能,更是激發創造能力。
“好少年”欄目為探究題:通過深度挖掘音樂作品、了解音樂文化、結合日常生活感受音樂,拓展音樂視野,全面提升音樂素養。
單元檢測以“紅色唱享會”為主題,設計多種活潑生動、深受學生喜愛的形式,以節目展演、視頻分享、互動搶答等方式,全面考察本單元課程內容所涉及的三維目標達成情況,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老師評價,深度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的熱愛,培養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
五、課時作業
第一課時
1.作業內容
請任選一項,與家庭成員一人或多人一起完成。提交作業形式為MP4視頻,并附上自評星級。
小百靈:請說一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有關的知識或歷史,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小創客:請試著自制音高樂器(如吸管排簫、水杯樂器等),根據課本《編創與活動》中第4題的節奏編創一條上行旋律演奏出來吧!
好少年:請說一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在什么場合演唱或演奏的?應該注重哪些禮儀?一起唱響國歌,爭做美德好少年吧!
2.評價設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評價表
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
小百靈 表述內容豐富流暢;能用激昂的情緒演唱。
表述內容完整流暢;能準確地演唱。
表述內容完整;和家人共同演唱。
小創客 制作樂器精美有創意;編創合理、演奏準確。
制作樂器;流暢演奏。
好少年 表述內容全面完整;準確示范并用歌聲表現。
表述內容恰當;準確演唱歌曲。
評價說明:本課時作業內容“小百靈”為基礎型,評價設計三個等級;“小創客”和“好少年”為提升型,只設置兩個等級,均用星級表示。
3.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 作業分析:
本課時作業以學生和家人為主體共同完成,是為了深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通過邀請家人共同探究,達到與親人“共情”的效應。
小百靈:通過了解歌曲創作背景、作曲家生平及代表作,再共同演唱,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高效完成課時基本內容的學習。
小創客:自制音高樂器為體驗創造性題目。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用身邊的物品發出不同的音高,既能創造性的完成課本中“知識與技能”內容,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探索能力。
好少年:通過演唱歌曲到表演歌曲,讓學生把音樂與生活相結合、與社會相結合,展現新時代好少年的風采。
(2) 設計意圖:
小百靈:考察學生對歌曲演唱的掌握程度,激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愛國情感,將情感教育與審美教育結合,唱好歌曲。
小創客:針對旋律的進行——“上行”這一知識內容,通過自制音高樂器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好少年:了解歌曲演唱的場合和禮儀,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第二課時
1.作業內容
請任選一項,提交作業形式為MP4視頻,并附上自評星級。小百靈:請將歌曲《采一束鮮花》演唱給自己的媽媽聽吧!
小創客:拋起你們的紗巾或彈球一起來體驗X.X的節奏,再找一找身邊還有哪些物品可以表現X X.的節奏?趕快行動起來吧!
好少年:動動腦筋為歌曲《采一束鮮花》設計一套屬于你自己的手勢舞或杯
子舞吧!
2.評價設計
《采一束鮮花》評價表
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
小百靈
歌曲演唱完整、準確,并富有感情。
歌曲演唱完整、準確。
歌曲演唱完整。
小創客
能辨別不同的節奏型;
用合適的物品表現X X.的節奏。
能辨別不同的節奏型。
好少年 動作設計富有創意,節奏準確,表現力強。
能設計動作表現歌曲。
評價說明:本課時作業內容“小百靈”為基礎型,評價設計三個等級;“小創客”和“好少年”為提升型,只設置兩個等級,均用星級表示。
3.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 作業分析:
小百靈:為本課學習的基本考察內容,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明確歌頌對象,真切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小創客:為實踐、體驗性作業,通過讓學生用拋紗巾、玩彈球的形式感受歌曲中附點四分音符的節奏,并引導學生探索身邊哪些物體還可以表現不同的附點節奏,讓音樂回歸生活,完成課本第5頁“知識與技能”的內容。
好少年:通過引導學生設計手勢舞、杯子舞,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內涵,
積極探索歌曲中的音樂要素,并在編創中體驗學習音樂的樂趣,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 設計意圖
小百靈:通過讓學生演唱歌曲,鞏固本課時的重點內容,激發少年兒童對祖
國媽媽的熱愛,同時引導學生向自己的媽媽表達感恩之情。小創客:通過引導學生用紗巾和彈球體驗附點四分音符的節奏,有效鞏固歌曲難點。對比探究不同節奏,層層深入,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同時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好少年:挖掘歌曲的文化內涵,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引導學生探索更多的
音樂表現形式。
第三課時
1.作業內容
請任選一項,提交作業形式為MP4視頻,并附上自評星級。
小百靈:請隨音樂哼唱歌曲,并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吧!如能完整演唱歌曲,你就是最棒的!
小創客:請和你的小伙伴們合作,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現歌曲吧!
好少年:請你和家人一起說說《歌唱祖國》創作背后的故事,在合適的場合表演這首歌。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