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口訣“凸透鏡成像規律”,因為牽扯到的概念多、成像特性變化多,很不容易記憶。因此,我們按照實驗事實,把“凸透鏡成像規律”總締結了四句簡明、易記、實用的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虛像異側虛同側。”“一倍焦距分虛實”是說物體放到凸透鏡的焦點處,不能成像;當物距大于焦距(uf)時成虛像,即焦點是凸透鏡成實像或虛像的分界點。“二倍焦距分大小”是說物距小于一倍焦距而大于二倍焦距(f2f)時,成倒立的、縮小的虛像。即二倍焦距處是凸透鏡成放大像或縮小像的分界處。“物近像遠像變大”,即像距變大像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物體向那個方向運動,像就向那個方向聯通。“實像異側虛同側”,即呈虛像時物和像在凸透鏡的異側,呈實像時在凸透鏡的同側。應用前面四句口訣,就可以便捷地依據物體或像聯通的方向與凸透鏡位置,確定物距、像距的大小,進而確定像的大小,解決有關問題了。例:(1998年青島威海中試題)在物體由遠處沿凸透鏡的主光軸向焦點移近的過程中,像到凸透鏡的距離與虛像大小的變化情況是(???)A、像到透鏡的距離漸漸減小,像逐步變大B、像到透鏡的距離漸漸減小,像逐步變小C、像到透鏡的距離漸漸減少,像逐步變大D、像到透鏡的距離漸漸減少,像逐步變小剖析:物體由遠處沿凸透鏡的主軸向焦點移近,所以像將沿物體聯通的方向聯通,即像離透鏡的距離越來越遠,也就是說像距越來越大,又由于“像的大小像距定”,這么,像也就漸漸變大。
所以,應選擇答案A。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用簡略歸納成下邊幾句話:一倍焦距分虛實,(即物體放到凸透鏡的焦點處,不能成像;當物距大于焦距時,成實像;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像規律口訣,成虛像,也就是說,焦點是凸透鏡成實像或虛像的分界點)二倍焦距定大小。(是說物距小于1倍焦距而大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物距小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虛像;在物距大于1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實像。即2倍焦距處是成放大虛像或縮小虛像的分界點)虛像總是異側倒,(即成虛像時,總是像、物異側,像相對于物是倒立的)實像總是同側正。(即成實像時,總是像、物同側,像相對于物是正立的)物近像遠像變大,(即物體緊靠透鏡時,像要遠離透鏡,同時像要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即物體遠離透鏡時,像要緊靠透鏡,同時像要變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變大時像變大,像距變小時像變小)像兒跟隨物體跑。(即物體向那個方向運動,像就向那個方向運動)物像之寬度離變化規律物由無限遠處中間經過2f處向f處聯通過程中,物像距離先變小,后變大。當u=2f時,v=2f時,物像距離是4f,是成虛像時物像之間的最小距離。1.物由無限遠處向2f處聯通過程中,物像距離逐步變小。
當u=2f時,v=2f時凸透鏡成像規律口訣,物像距離最小,是4f。2.物由2f處向f處聯通過程中,物像距離逐步變大。實像虛像知識虛像都是倒立的,實像都是正立的。虛像光屏可接到,實像光屏接不到。虛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實像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成虛像實像時,通過同一透鏡的光降低,仍成完整的像,但像變暗。平面鏡、凸面鏡和凹透鏡所成的實像,都是正立的。凹面鏡、凸透鏡也可以成實像,也是正立的。凸透鏡、凹面鏡、小孔成像所成的虛像,都是倒立的。像在光屏中央燭焰、凸透鏡、光屏兩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光屏得不到像燭焰、凸透鏡、光屏兩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②蠟燭置于了焦點上蠟燭置于了焦點以內。④蠟燭置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但離焦點過近,成像較大,像距較大,光具座不夠長,光屏承接不到像。得到最清晰像聯通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現清晰明亮的像,若再向任意兩側聯通光屏像都顯得沒有原先的位置清晰。光的折射畫圖[知識規律]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通常發生變化的現象。F2f1/2/132.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右側,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減小時,折射角也隨著減小F2f1/2/133.凸透鏡:中間厚邊沿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4.凸透鏡成像:物距(u)像的情況像距(v)應用倒、正大、小虛、實優缺側u>2f?倒立?縮小?虛像?異側?f2f?幻燈機/投影儀u=f?不能成像平行光折射成焦點測焦距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