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效率問題,例如時間效率、學習效率、工作效率等。而在熱學中,簡單機械也會碰到效率問題,一般稱之為機械效率。
哪些是機械效率呢?在這一節中我們將一上去學習:
1機械效率
有用功
為實現一定的目的而必須做的功,稱作有用功,用符號W有用表示。
額外功
在做功的過程中,不須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稱之為額外功,用符號W額外表示。
總功
在做功的過程中,簡單機械整個系統消耗的能量,等于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用符號W總表示。
W總=W有用+W額外
機械效率
在數學學中,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稱作機械效率,用符號η表示(η讀作yita)。
機械效率=有用功/總功x100%
用字母表示:
η=W有用/W總x100%
注意:
機械效率是反映機械性能好壞的重要標志之一。使用任何機械都不可防止要做額外功,因此有用功只占總功的一部份,故機械效率總大于1。有用功所占比列越大,機械對總功的借助率就越高,機械的性能就越好。機械效率的高低與使用機械是省力還是吃力無關。化學中,用機械效率來表示機械對總功的借助率。
注意事項
理解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對于這一個知識點,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會判定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曉得我們須要的功叫有用功;在工作時,額外負擔而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總功是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通常情況下,我們依照做功的目的來分辨這三種功。
(2)曉得減小機械效率的方式
依據公式機械效率=有用功/總功x100%可知:
①如果有用功不變,我們可以通過減少額內功來減小機械效率。諸如:我們用輕便的塑膠桶打水,而不用很重的鐵桶打水,就是運用這個道理;
②如果額外功不變,我們可以通過減小有用功來增強機械效率。諸如:在研究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時,我們會發
現同一個滑車架,提起的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高,就是這個道理。
典型例題:(2018?承德)對化學概念的理解是學好化學的關鍵。關于功、功率和機械效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改進機械的性能可以使機械效率達到100%
B.做功多的機械,功率一定大
C.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快
D.做功快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高
【分析】(1)機械效率反映了機械的性能好壞,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與做功快慢沒有關系;使用任何機械不可防止地做額外功,所以機械效率一定大于100%;
(2)功率是描述物體做功快慢的數學量,它等于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功率大則做功快。
【解答】解:A、使用任何機械都要做額外功,所以總功一定小于有用功,即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一定大于1,也就是機械效率大于100%.故A錯誤;
B、功率是做功多少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做功多,時間不確定,功率大小不能確定。故B錯誤;
C、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則做功快,功率小,則做功慢。故C正確;
D、機械效率與做功快慢沒有關系。故D錯誤。故選:C。
【點評】正確理解功率和機械效率的概念是解決此題的關鍵;還要充分考慮選項中的條件,必要時可運用公式剖析。
2滑車架機械效率
在上面我們學習了滑車架,如今我們一上去探究一下影響滑車架機械效率的誘因有什么呢?
檢測滑車架機械效率
實驗原理
η=W有用/W總=Gh/Fs
實驗器材
滑車架、鉤碼、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實驗步驟
①用彈簧測力計檢測鉤碼所受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右圖所示安裝滑車架,分別記下鉤碼和繩端的位置;
③豎直向下勻速帶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下降,讀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測出鉤碼上升的高度h和繩端聯通的距離s,將這三個量填入表格;
④按右圖所示安裝滑車架,分別記下鉤碼和繩端的位置并重復步驟③;
⑤改變鉤碼的數目,重復步驟①和③;
⑥算出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并填入表格。
實驗數據
同一滑車架,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物重相同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低。
實驗推論
通過前面的實驗可知,物重和動滑輪重力會影響滑車架機械效率。因為繩重和磨擦力的存在,拉力也會克服繩重及磨擦力做功。故影響滑車架機械效率的誘因有:物重、動滑輪重、繩重及磨擦。
機械效率的估算
滑車架機械效率的簡單估算
在不計磨擦及繩重的情況下
W額外=G動h
故,滑車架機械效率為
η=W有用/W總=W有用/(W有用+W額外)
=Gh/(Gh+G動h)
=G/(G+G動)
為此,降低物重G、減小動滑輪重G動(使用輕質動滑輪)可以提升滑車架機械效率。
減少繩重(使用輕質繩)及磨擦阻力(輪與軸之間加潤滑油)也可以提升滑車架機械效率。
典型例題:(2018?北京)如圖為“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在彈簧測力計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體2s內勻速上升0.1m,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示(不計繩重與磨擦)。下述說法錯誤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2.4N
B.物體上升的速率為0.05m/s
C.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功率為0.12W
D.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約83.3%
【分析】(1)先確定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再依照表針位置讀數;(2)借助速率公式求物體上升速率;(3)由圖知,n=3,重物上升h,則拉力端聯通的距離s=3h,借助W總=Fs求出拉力做的功;借助P=W/t求拉力做功功率;(4)曉得物體重機械效率有用功計算公式,借助W=Gh求出有用功,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
【解答】解:A、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4N,故A正確;B、物體上升速率v=s/t=0.1m/2s=0.05m/s,故B正確;C、由圖知,n=3,拉力端聯通距離s=3h=3×0.1m=0.3m機械效率有用功計算公式,拉力做功W總=Fs=2.4N×0.3m=0.72J,拉力做功的功率:P=W總/t=0.72J/2s=0.36W,故C錯誤;D、有用功W有用=Gh=6N×0.1m=0.6J;滑車架的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0.6J/0.72J×100%≈83.3%,故D正確。故選:C。
【點評】滑車架做的有用功是提高物體重力做的功,額外功是克服動滑輪重力和繩子重力及磨擦做的功,總功是拉力做的功,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
3試題重現
習題1:(2018?長沙)工人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將重1000N的物體在5s內勻速豎直提高了1m,人對繩自由端的拉力F為600N,不計繩重和磨擦。以下推論正確的是()
A.動滑輪的有用功為600J
B.動滑輪的重力為400N
C.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3.3%
D.拉力F的功率為120W
習題2:(2018?山東)如圖,用同一滑車架分別將物體A和物體B勻速提高相同的高度。與提高B相比,提高A的過程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較大。若不計繩重與磨擦的影響,則提高A的過程()
A.額外功較小
B.額外功較大
C.總功較小
D.總功較大
習題3:(2018?成都)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車架(每位滑輪等重),在相同時間內把重物G提高相同高度,F1和F2大小相等,不計繩重及磨擦,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力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同
B.力F1和F2做的總功相同
C.乙滑車架更省力,兩個滑車架機械效率一樣大
D.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比乙滑車架高
習題4:(2018?成都)如圖所示,用滑車架提高重物時,重400N的物體在10s內勻速上升了1m。已知拉繩子的力F為250N,則提高重物的過程中()
A.做的總功是400J
B.拉力F的功率是25W
C.繩子自由端被拉下1m
D.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是80%
習題5:(2018?南京)如圖所示,借助滑車架將重力為2N的物體,以0.2m/s的速率提高0.1m,拉力F為1.2N,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繩自由端聯通的速率為0.6m/s
B.這個滑輻條是吃力機械
C.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為83.3%
D.F所做的有用功為0.24J
完
請將試題重現的答案寫在留言區,標準答案會在昨晚22:00前留言置頂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