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首music
一首聽了想去學葡萄牙語的歌曲獻給泥萌
快快開始明天的學習吧
以下內容請將手機橫過來或則將頭往右歪90°觀看
點擊圖片還可以自動放大
考點總結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2.參照物:在研究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或則說被假設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可以選靜止和運動的物體做參照物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4.時間的檢測(表,學會秒表的讀數),厚度的檢測(刻度尺),力的檢測(彈簧測力計)
5.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6.速率:拿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數學量。
速率的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率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
,速率的主單位是:米/秒。1米/秒=3.6千米/小時
7.變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速率是變化的直線運動。
8.平均速率:在變速直線運動中,用總路程減去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這就是平均速率。用公式:
;日常所說的速率多數情況下是指平均速率。
9.依據
可求路程:
和時間:
10.哪些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1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互相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遭到前者對它的力)。
12.力的作用療效: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13.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1牛頓大概是你拿起兩個蛋黃所用的力。
14.實驗室測力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是測力計的一種)
15.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彈簧遭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的原理制成的。
16.彈簧秤的用法:(1)要檢測表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倘若不是,則要校零;(2)看清分度值和檢測范圍;(3)彈簧伸長的方向要與被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4)完成上述三步后什么叫機械運動參照物,即可用彈簧秤來測力了,檢測力時不能超過彈簧秤的阻值。
17.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稱作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療效。
18.力的圖示: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下來就叫力的圖示。力的圖示的畫法:可采用“一畫點,二定標度,三畫箭頭標大小”的方式。
(1)“一畫點”是表示先要畫力的作用點,這個點通常畫在物體的重心上。
(2)“二定標度再畫線”是指要按照力的大小定出適當厚度的線段來表示力的大小。
(3)“三畫箭頭標大小”是說在所畫線段的末端添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再在箭頭附近標上“多少牛頓”。
19.二力平衡:物體遭到兩個力作用時,假如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相互平衡。
20.牛頓第一定理:一切物體在沒有遭到外力作用的時侯,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理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下來的,因此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理)。
21.慣性: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慣性。牛頓第一定理也稱作慣性定理。
2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仍然線上??筛爬椋和w、等值、反向、共線,四者缺一不可。
23.物體在不受力或遭到平衡力作用下就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4.合力:假如一個力形成的療效跟兩個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療效相同,這個力就稱作那兩個力的合力。求兩個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
25.同仍然線二力合成:
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平衡狀態)時,合力為零。
高考匯編
(2017?昆山)如圖所示,小明用一端銹蝕的刻度尺檢測橡皮的寬度,厚度為()
A.3.15cm
B.3.150cm
C.2.15cm
D.2.150cm
【答案】C
【解析】
(1)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
(2)圖中起始端刻度值為1.00cm,末端刻度值為3.15cm,物體厚度為3.15cm-1.00cm=2.15cm.故C正確.
故選C.
(2017?湖南)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國防事業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如圖所示為我國海軍戰機空中加油時的情境()
A.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B.以加油機為參照物什么叫機械運動參照物,戰機是運動的
C.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和戰機都是靜止的
D.以戰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
【答案】D
【解析】
AC、加油過程中,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戰機和地面的位置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說它們是運動的.故AC錯誤.
B、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機與加油機之間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戰機是靜止的,故B錯誤;
D、以戰機為參照物,加油機與戰機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加油機是靜止的,故D正確.
故選D.
(2017?昆山)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客機C919試航期間,一伴飛客機與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線勻速飛行,題圖為伴飛客機上的科研人員某時刻通過艦橋所見到的C919圖景,已知伴飛客機的速率比C919的大,則一段時間后科研人員聽到的圖景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客機C919試航期間,飛行高度相同,伴飛客機與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線勻速飛行,伴飛客機的速率比C919的大,所以經過一段時間后C919應當相對于伴飛客機向后運動,故A圖符合實際情況,故A正確.
故選A.
(2017?牡丹江)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運動,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0-t1時間內選甲為參照物,乙是向東運動
B.t1-t3時間內甲為勻速直線運動,t2時刻甲、乙兩物體相遇
C.t2-t4時間內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D.0-t4時間內甲的平均速率比乙的平均速率大
【答案】D
【解析】
A、由圖知,0-t1時間內甲通過的路程比乙大,按照v=s/t,在時間相同,甲車的速率小于乙車的速率,所以當以甲車為參照物時,乙車是向北運動,故A錯誤;
B、由圖知,t1-t3時間內甲的路程不再變化,處于靜止狀態,t2時刻甲乙通過的路程相同,甲、乙兩物體相遇,故B錯誤;
C、由圖知,t2-t4時間內甲通過的路程小于乙通過的路程,故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故C錯誤;
D、由圖知,0-t4時間內甲通過的路程小于乙通過的路程,故甲的平均速率比乙的平均速率大,故D正確.
故選D.
(2016?桂林)如圖記錄了甲、乙兩車同時在同一平直道路上行駛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以下剖析正確的是()
A.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在每段相同的時間內.甲車的平均速率都比乙車的大
C.在20?30s的時間內,甲車的平均速率比乙車的大
D.在0?40s的時間內,甲、乙兩車的平均速率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
A、由圖示可知,甲車在每位10s內的路程分別是:300m、300m、300m、300m,由此可知,在相等時間內,甲車的路程相等,故甲車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觀乙車在每位10s內的路程分別是: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在相等時間內,乙車的路程越來越大,故甲車的運動是加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由圖示可知,在30~40s內,甲車的路程大于乙車的路程,所以由平均速率公式v=s/t,可知,甲車的平均速率都比乙車的?。蔅錯誤;
C、由圖示可知,在20?30s的時間內,甲車和乙車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所以由平均速率公式v=s/t,可知,甲車的平均速率等于乙車的平均速率.故C錯誤;
D、由圖示可知,在0~40s內,甲車和乙車通過的路程均為1200m,所以由平均速率公式v=s/t,可知,其平均速率相等.故D正確.
故選D.
(2017?新鄉)在第31屆冬季亞運會上,中國男籃經過堅苦鏖戰,最終站到最高領獎臺上,有關足球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擊球手將球發出時,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
B.副攻手將球傳出后,球運動到最低點時受力平衡
C.主攻手大力殺球時,球遭到手的力小于手遭到球的力
D.球落入對方場地時,只有球的形狀發生了改變
【答案】A
【解析】
A、發球手將球發出時,球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A正確;
B、球上升到最低點時,遭到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沒有處于平衡狀態,故B錯誤;
C、扣殺時,手對球的斥力與球對手的斥力是互相斥力,它們大小相等,故C錯誤;
D、球落入對方場地時,球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D錯誤.
故選A.
(2017?西寧)質量為M的滑塊甲和質量為m的滑塊乙(M>m),先后從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處由靜止滑下,之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繼續運動.假定水平面足夠長,這么兩個滑塊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它們之間的距離將()
A.逐步變長
B.逐步變短
C.保持不變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
滑塊M、m先后從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下降,則滑塊M、m抵達水平面上時的速率相等;之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繼續運動,光滑平面不受磨擦力,則兩滑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因為速率相等,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所以它們之間的距離將保持不變.
故選C.
(2017?山東)如圖所示,舉重運動員靜止在平衡木上時,與運動員所受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A.平衡木對運動員的支持力
B.運動員對平衡木的壓力
C.平衡木遭到的重力
D.運動員對月球的吸引力
【答案】A
【解析】
舉重運動員靜止在平衡木上,所以運動員遭到的是平衡力.
A、平衡木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和運動員所受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一對平衡力;
B、運動員對平衡木的壓力作用在平衡木上,與運動員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對平衡力;
C、平衡木遭到的重力作用在平衡木上,與運動員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對平衡力;
D、運動員對月球的吸引力作用在月球上,與與運動員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
故選A.
(2017?郴州)各物體的受力情況如圖所示,屬于二力平衡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由圖可知,兩個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由圖可知,兩個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由圖可知,兩個力的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由圖可知,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所以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
故選D.
相關課程鏈接
點贊點贊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