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1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1)實驗現象:紅磷燃燒,形成大量濃煙,放出熱量,汽球先脹大后縮小。
實驗2釘子與鉻酸銅氨水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1)實驗現象:釘子表面有一層白色物質析出,堿液由紅色漸漸變為淺紅色。
(2)實驗推論: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不變)。
實驗3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1)實驗現象:黑色粉末消失,形成大量氣泡。
(2)實驗推論: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相等(改變)。
(3)剖析緣由:因為反應后生成了氣體逸散到空氣中沒有被稱出。
實驗4鎂條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
(1)實驗現象:鎂條燃燒,發出刺眼的白光,形成黃色粉末。
(2)實驗推論: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相等。
(3)剖析緣由:①由于反應沒有稱到出席反應的二氧化碳的質量;②實驗中隨濃煙跑走了一部份氧化鎂。
總結:(1)質量守恒定理應用于物理變化,不能應用于化學變化。
(2)探究的必備條件:
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
實驗要求
沒有二氧化碳參與或生成
發生物理反應且現象顯著
有二氧化碳參與或生成
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且現象顯著
[例3](2017某甲高考)為了探究物理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改變,甲朋友和乙朋友分別設計了下邊兩個實驗,請依照圖示回答問題:
AB
(1)甲朋友設計的實驗如圖A所示,反應前質量守恒定律相關的實驗視頻,托盤天平的表針指向刻度盤的中間;兩種物質反應后,托盤天平的表針(選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轉,緣由是。
(2)乙朋友設計的實驗如圖B所示,通過實驗得出推論:物理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
(3)兩位朋友通過交流反省得到啟示:在探究物理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改變時,對于有二氧化碳出席或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應一定要在裝置中進行。
(4)從微觀角度剖析,在物理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填序號)
①原子種類;②分子種類;③原子數量;④分子質量;⑤分子數量;⑥原子質量。
[解析](1)兩種物質反應后,托盤天平的表針往右偏轉,緣由是鋅和稀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逸出;(2)乙朋友設計的實驗中,硫酸銀和氟化鈉反應生成硝酸銀沉淀和氯化鈉,反應前后表針不發生偏轉質量守恒定律相關的實驗視頻,通過實驗得出推論:物理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3)在探究物理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否發生改變時,對于有二氧化碳出席或生成的反應,一定要在密閉裝置中進行;(4)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原子數量、原子質量一定不變,分子種類一定改變,分子數量可能改變,分子質量一定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