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輪復習中,我們會根據學生的水平掌握復習水平,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復習效果。 目標是深化基礎知識、深入掌握基本模型、提高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一、具體措施
1.要求學生每周利用早讀時間,加強對一輪材料中重點考點的記憶。
2、對學生進行研究,理科班學生根據實際接受程度和現有能力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以高三年級15班為對象。 由于這些學生基礎稍好,接受能力還可以,所以會采取重點強化和基本點的方式。 改進措施是構建專題知識網絡、內化基礎考點、整合考點; 第二層次,除了招收各理科班學生以高考為主體外,學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較低。 缺乏學習和接受能力,缺乏一定的自覺性,需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熟練程度,第二輪復習過程中穿插了第一輪材料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物理模型,并通過相對簡單的專業知識訓練,需要總結方法,加強記憶。 逐步提高績效; 第三個層次是重點關注未錄取學生的單次招生。 由于這些學生基礎較差,知識結構不完整,他們以一輪復習材料為起點,重新過一遍基礎知識,強化記憶。 熟悉高考出題特點,講授基本考試方法,掌握高考最簡單的知識點和基本解題方法。
3、每周二是集體備課的時間,討論下周要講授的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研究自己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方法。
4、認真分析考試結果,及時調整復習計劃、訓練內容、輔導方法。
5、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情感溝通,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克服困難。
2. 審核安排
1.一級復習計劃(以專題訓練為主)
(一)對象群體:高三15班
(2)說明:分為六個主題,每周一個主題,每個主題6課時,每個主題配有專項訓練,大約1-15題,所有主題的復習將在第十周結束( 5月10日前后第二輪審核結束)。
(三)主題分類:
第一主題:運動與力,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
第二課題:動量和函數關系在力學和電磁場中的綜合應用;
第三題:電路與電磁感應的綜合應用;
主題4:復合場中帶電粒子的運動;
第五題:實驗,包括機械實驗和電學實驗。
主題六:熱科學——現代物理學初步介紹。
2、二級復習計劃(專項訓練和一輪復習材料相結合)
(1)對象群體:各班未參加個別招生、直接參加高考的學生
(2)注:分為6個專題,每周1個專題,每個專題8課時。 話題開始前,用4個課時復習一輪材料相關內容,用4個課時進行話題知識和話題訓練。 為期十周的所有專題評審結束(第二輪評審于5月10日左右結束)。
(三)主題分類:
第一主題:牛頓運動定律與函數關系的綜合應用(3月27日-4月12日);
第二主題:復合場中帶電粒子的運動(4月13日-4月20日)
第三專題:電路與電磁感應綜合應用(4月21日-4月30日)
主題4:熱科學-現代物理學初步介紹。 (5月1日-5月5日)
摘要:(5月5日-5月10日)
3、三級評審計劃(主要以一輪評審材料為主)
(一)招生對象:各班無免試學生
(2)注:第一階段為4月2日至11日高三物理二輪復習課件,第二階段為4月17日至5月10日,第三階段為5月11日至6月1日。
(三)審核計劃
第一階段(第六周至第七周):
將復習材料的重要知識點重新過一遍,回憶學生近期備考高考中遺忘的內容,并要求學生對考點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和筆記;
第二階段:
1.(第八周、第九周)以一輪復習材料為主。 每周三章,復習重要考點、復習材料筆記、強化考點記憶、進行簡單題型訓練。
2.(第十周)主題:牛頓運動定律和函數關系的綜合應用;
第三階段:和其他學生一樣,進行高考模擬訓練。
3. 第二輪審核要求
第二輪物理復習應做到以下三點:
(一)查漏補缺:針對首輪復習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基礎知識復習和基本技能訓練,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基本能力,進一步加強基礎知識復習和基本技能訓練,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基本能力。加強標準化解題訓練。
(2)要求學生做知識點總結筆記:總結所有考點知識,摘錄和總結每晚自學高考模擬訓練的重要考點,總結重要方法。
(3)建立糾錯本:總結每次訓練和模擬考試中的錯誤。
4、第二輪審核注意事項
1. 構建知識網絡
通過回憶構建知識網絡,找出知識之間的關聯性,學會對知識進行重組、整合、分類和總結,掌握物理思維方法,結構化知識,薄讀書本。 結構化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前提。 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重新整理大腦中的知識,理解才能深刻。 一般來說,一個主題有一個核心主題,其他概念為這個主題鋪路。 需要以點帶面,即用主要知識帶動基礎知識。 再次回憶一下知識,有歧義的地方再回到課本。
2.注意物理錯題
錯題和解不出來的題往往是考生知識、物理思維方法、解題思路的盲點。 因此,考生應該認真對待高三復習以來的錯誤問題,問問自己為什么會犯錯誤高三物理二輪復習課件,錯誤在哪里,以及今后如何避免這些錯誤。 分析錯題可以幫助考生提高復習效率,鞏固復習成果,反思失敗和教訓,在高考前及時發現和修復知識技能方面的漏洞。 充分關注通過考試的考生中出現的知識差距以及分析過程和方法的重要性。 大家在大考前一定要制作錯題本并復習錯題本。 這樣的效果和收獲是很多同學意想不到的。
3、突破高頻測試點
比如電磁感應、牛第二定律、電學實驗、交流電等每年都會考。 這些考點都需要深入探索和掌握。 不要盲目做大量題,通過典型事例掌握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 注重“物理過程和方法”; 注重物理思維方法在物理學中的應用; 多問多變,一題多解,多題統一,全面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量化、規范、有序的培訓,提高應試能力。 實踐練習注重精度而不是數量,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 練習訓練時,應通過綜合題把分散的知識點連接起來,力求連點、借題、舉一反三、舉一反三,把上面的知識和下面的方法聯系起來。 第二輪復習要體現知識的整合和方法的總結。
總之,自信是提高審核效率的前提。 在第二輪復習中,一定要始終保持自信的態度。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一開始就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占高考題型80%以上的中簡單題上。 熟能生巧。 ,逐步完善,通過第二輪科學高效的評審,取得良好效果。 按照高考要求背教材,講究策略,注重效率,扎實做好最后階段的復習,高考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