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實驗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與我們更加關系密切,一般情況下初中物理實驗研究報告,報告的內容濃度大、篇幅較長。一看到寫報告馬上頭痛腦漲?下邊是小編幫你們整理的中學數學實驗報告,希望還能幫助到你們。
高中化學實驗報告1
探究水沸騰時氣溫變化的特征
實驗目的:
觀察沸騰現象,找出水沸騰時氣溫的`變化規律。
實驗器材:
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溫度計、燒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紙板、水、秒表。
實驗步驟:
1、按上圖組裝器材。在燒瓶中加入30ml的水。
2、點燃酒精燈給水加熱。當水沸騰,即溫度接近90℃時,每隔0.5min在表格中記錄體溫計的示數T,記錄10次數據。
3、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4、冷卻后再整理器材。
5、以氣溫T為橫座標,時間t為縱座標,在右圖中的方格紙上描點,再把這種點聯接上去,因而勾畫成水沸騰時氣溫與時間關系的圖象;
6、整理、分析實驗數據及其圖象,歸納出水沸騰時氣溫變化的特性。
高中化學實驗報告2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實驗目的: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實驗原理:
光的折射
實驗器材:
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光具座
實驗步驟:
1、按上圖組裝實驗裝置,將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調整到同一高度;
2、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間某刻度處,把蠟燭置于較遠處初中物理實驗研究報告,使物距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虛像。觀察虛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
3、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使f<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虛像。觀察虛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
4、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蠟燭的像,此時成實像,應從光屏這側向透鏡里觀察蠟燭的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
中學數學實驗報告3
【器材】
驗電器(或自制驗電器),有機玻璃或橡膠棒,絲綢或毛皮,被檢驗的物體:鐵絲、銅絲等金屬絲,陶瓷、松香、玻璃、橡膠等。
【操作】
(1)將絲綢磨擦過的有機玻璃棒(或用毛皮磨擦過的橡膠棒)與驗電器接觸,使驗電器帶電,金箔伸開一定的角度,之后用手接觸一下驗電器上的`小球,金箔馬上合攏。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手和人體傳給大地了,這證明人體是導體。
(2)用上述方式使驗電器重新帶電。手拿鐵絲和銅線等金屬絲用它們去跟帶電的驗電器小球接觸,可以看見金箔也會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通過金屬絲和人體傳到月球起來了,金屬絲是導體。當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們去跟帶電的驗電器小球接觸,金箔仍伸開并不合攏,表明驗電器上的電荷沒有通過陶瓷、玻璃、松香等傳到月球上,說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絕緣體。
【注意事項】
被檢驗的絕緣體的表面要清潔干燥,以免表面短路。
實驗目的:
觀察水的沸騰。
實驗步驟:
①在燒瓶里倒入適量水,將燒瓶置于石棉網上,之后把氣溫計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燈點著,給燒瓶加熱。
③邊觀察邊記錄。
④做好實驗后,把器材整理好。
觀察記錄:
①水溫在60℃以下時,隨著溫度不斷下降,杯底上氣泡越來越多,有少量氣泡上升。
②水溫在60℃~90℃之間時,杯底氣泡漸漸降低,氣泡上升漸漸推進。
③在90℃~100℃之間時,小氣泡上升越來越快。
④水在沸騰時,大量氣泡迅速上升,氣溫在98℃不變。
⑤移走酒精燈,沸騰停止。
實驗推論:
①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氣化現象。
②水在沸騰時,氣溫不變。
中學數學實驗報告4
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
實驗目的:
觀察平面鏡成像的情況,找出成像的特征。
實驗原理:
遵守光的`反射定理: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實驗器材:
同樣大小的蠟燭一對、平板玻璃一塊、白紙一張、刻度尺一把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紙,紙上矗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順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的位置;
2、把一支燃起的蠟燭置于玻璃板的后面,可以看見它在玻璃板前面的像;
3、再拿一支外型相同但不燃起的蠟燭,矗立著在玻璃板前面聯通,直至看起來它跟上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個位置就是上面那支蠟燭像的位置,在紙上記下這兩個位置;
4、移動燃起的蠟燭,重做實驗;
5、用直線把每次實驗中蠟燭和它的像在紙上的位置連上去,并用刻度尺分別檢測它們到玻璃板的距離,將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初中數學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中學數學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1-27
中學數學實驗報告04-30
中學數學實驗報告15篇11-05
中學數學實驗報告(15篇)11-06
中學數學實驗報告(精選15篇)01-27
中學數學實驗報告14篇02-28
中學數學實驗報告(14篇)02-28
中學數學實驗報告13篇03-01
中學數學實驗報告(13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