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檢測內阻檢測內阻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知識要點知識要點1.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檢測內阻2.電流電壓圖象課標要求課標要求會用伏安法測內阻,理解伏安法測內阻的原理理解把握電流電壓圖象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情境導出情境導出父親的收音機壞了,小聰和小明決定把它修好,經過檢測發覺一只標明模糊的阻值引線斷了,須要更換,怎么能夠曉得它的阻值值呢?這時小明犯了愁?聰明的你才能替小明想一想辦法嗎?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因而導出新課。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探究點一探究點一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檢測內阻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檢測內阻1實驗目的:學習用伏安法測內阻2實驗原理:據歐姆定理公式I=U/
2、R得R=U/I來檢測。3實驗電路(讓中學生自己設計,如教材圖5-2-2)4實驗器材:干電瓶2節,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各1只,定值內阻1個。5實驗步驟:第1頁共4頁啟發:伏安法測內阻需測出什么化學量?這種化學量用哪些儀器檢測?聯接電路時應注意哪些問題?歸納:(1)測Rx兩端電流U和通過電壓I,(2)I用電壓表測,U用電流表測(3)聯接時開關是斷掉的,滑動變阻器滑片要移到電阻最大處,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接線柱要聯接正確,電流表用03V,電壓表用00.6A阻值。(4)閉合開關,觀察電流表,電壓表讀
3、數,填入表中(5)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加在Rx兩端的電流,再記下兩組對應的電壓值和電流值。(6)借助公式:R=U/I求出RX的內阻,再取三次平均值注意注意:改變加在內阻兩端電流時電阻的測量如何引入新課,要考慮水表的阻值是否恰當。活動1:讓中學生依據經驗剖析,在聯接實物圖時應當注意什么問題?并適當的整理。中學生總結:中學生總結:(1)聯接實物圖時,開關應當斷掉,滑動變阻器應當滑到最大值。(2)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阻值選擇要正確,兩表的聯接形式、接線柱接法要正確。滑動變阻器的接法要正確。活動2:小組之間交流剖析須要檢測的數據和記錄的數據,劃片聯通的次數。設計出實驗表格,并記錄數據。實驗次數
4、123電流/V電壓/A內阻/內阻的平均值/歸納總結:歸納總結:(1)當定值內阻兩端的電流改變時,通過它的電壓也急劇改變,但電流與電壓的比值不變,即內阻不變;(2)同時證明了導體的內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電阻的測量如何引入新課,它的大小由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決定,與電流和電壓無關。6.問題討論:給你這個實驗的器材中,假如沒有電流表,但有一個已知電阻的阻值,你有辦法測出這個未電阻阻值是多大嗎?假如沒有電壓表又怎辦?探究點二探究點二電流電壓圖象電流電壓圖象1.介紹電流電壓圖象的座標確定,結合教材圖5-2-3理解圖象的含意,(斜線傾斜角度越大說明內阻越大)可以類比路程時間圖象加深中學生的理
5、解。第2頁共4頁2.實驗探究:研究小燈泡的內阻。記錄數據,畫出圖5-2-5的電流電壓圖象歸納總結:歸納總結:鎢絲的內阻是變化的,鎢絲的內阻與氣溫有關,當鎢絲的氣溫下降時,鎢絲的電阻受濕度的影響而減小。板書設計板書設計2.2.檢測內阻檢測內阻第3頁共4頁教學反省教學反省本課我采用實驗探究的方法,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中學生自主探求、分析、歸納,突出“做學校”,在體驗中去發覺、去認識、去參悟、去剖析,因而得到推論。這既增強中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也為中學生深刻地理解知識的內涵創造了條件,為中學生能力的發展搭建了舞臺。整節課大致是根據我預計的方向發展,非常是她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比我想像的要好得多,但也有某些的中學生較馬大哈,開關閉合之前沒把滑動變阻器滑到最大處,造成燈泡燒掉了幾個,只有一組中學生把電壓表短接,幸虧我發覺及時,才沒燒毀電壓表。從中學生反饋的信息來剖析:喜愛這堂課的朋友多了,緣由是班主任講的少,自己動手機會多;課堂比較輕松;具有挑戰性;但也有朋友反映部份朋友沒有積極性,玩了一節課,哪些也沒學到;同組的同事太霸道沒有他人動手的機會;也有的朋友依賴性強,自己不愿動手。但在此基礎上我會依次為例,在之后的講課中防止這方面的不足,使自己的課堂更進一步。第4頁共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