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第四章光現象4.3平面鏡成像課后練習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一根寬度為L的直薄鋼條上有兩個觀察小孔兩小孔之間的距離為d,d剛好是一個人雙眼間的距離,當鋼條水平放置時,此人想通過兩觀察孔看到此鋼條在平面鏡M里完整的像,這么選用的平面鏡間距起碼是()ABCD2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著一塊平面鏡,若鏡面與桌面間的傾角45°時,桌面上有一個小球勻速直線水平往右向平面鏡滾去,則小球在平面鏡中的像的運動方向是()A水平向左B水平往右C豎直向上D豎直向下3如圖是研究光反射規律的實驗裝置,為了研究“光在反射時可逆”實驗時應講行的操作是()A改變光線OB與法線
2、ON的傾角B改變光線AO與法線ON的傾角C沿法線ON前后轉動F板D讓另一束光從BO入射4鞋廠的地板上,有一塊靠墻的平面鏡,店員為了客戶便捷,一般不會把設為9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鏡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B人遠離平面鏡像變小,緊靠平面鏡像變大C假定從客戶頭部發出的光線,與平面鏡產生40°角;而反射光線步入客戶的耳朵時,和水平線產生70°角,則=70°D因為平面鏡較小,所以人在鏡中不能產生完整的像5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只兵乓球,桌邊有一平面鏡,當兵乓球在桌面向平面鏡滾動時,它在鏡中的像沿豎直方向運動,由此可判定平面鏡與水平桌面的傾角是A30°B45
3、°C60°D90°6艾梅朋友將一支燃起的蠟燭緊靠父親的梳洗鏡,她發覺穿衣鏡中出現了兩個該蠟燭的實像(兩像大部份重疊但稍有錯位)下邊說法正確的是A燭光經玻璃前表面反射產生一個實像,經后表面反射又產生了一個實像B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實驗中不能選擇梳洗鏡,惟一的誘因就是會形成兩個像C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實驗中應選擇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D以上說法均不對7如圖所示,平面鏡豎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鋼筆從平面鏡前40cm處,以5cm/s的水平速率垂直向平面鏡勻速緊靠,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鋼筆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逐步變大B經過2s,鋼筆與它的像之間的距離變為20cmC
4、鉛筆的像相對于平面鏡的速率為10cm/sD若平面鏡順秒針轉至圖中實線位置,鋼筆的像將與鋼筆垂直8如圖所示,鏡前豎直插兩根大頭針a和b,觀察a和b的像重疊在一起的情形,其雙眼應置于()A通過a、b的直線上B通過a、b像的直線上C通過a垂直于鏡面的直線上D通過b垂直于鏡面的直線上二、填空題9檢測視力時,視力表放到被測者腦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辨識旁邊墻上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此時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為_m,這樣做的用處是_10如圖所示,平面鏡MN豎直放置,鏡前有一個發光物體S,現將平面鏡繞M點從MN轉入MN位置過程中,物體S在平面鏡中的像S的軌跡為_(選填“直線”或“曲線”);S離M點的距離_(
5、選填“越來越近”、“越來越遠”或“保持不變”)11數學小組的朋友模仿上海市中學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項目指南中的“無盡探照燈廊”,借助兩個平面鏡甲和乙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兩個平面鏡的鏡面平行相對而立,平面鏡甲的中央挖有小孔,在兩平面鏡中央放一個物體S,透過小孔向鏡內看去,除了看見物體S,還可以在平面鏡乙中看見物體的一串像S1、S2圖中只標出了像S1這一串像是由平面鏡_(選填“甲”、“乙”或“甲乙共同”)對光的_(選填“反射”或“折射”)作用產生的,請在圖中恰當位置標出所見到的與S1相鄰的第二個像S2_12若一個臂展1.6m的人站在豎直掛置的大鏡子前0.5m
6、處,則此人在鏡中的像高是_m,像到人的距離是_m,若此人以1m/s的速率遠離平面鏡走2s,則像高_m,像到鏡的距離是_m13平淡水面的上空,一只鳥正沖向海面獵食,它在河水中的像是_像(選填“虛”或“實”),鳥在向上俯沖的過程中,像的大小_(選填“逐漸變大”、“逐漸變小”或“不變”)14人以0.5m/s的速率向豎直放置的平面鏡走進,人在平面鏡中像的大小_(變大/不變/變小),經過2s像向平面鏡走進_m三、作圖題15如圖所示,畫出發光點S發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經過P點的光路圖(_)16光源A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正好進過B點,請按照平面鏡成像原理在圖中做出這條光線的反射路徑(要求畫出相應的
7、作圖輔助線)四、實驗題17小東借助如圖甲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性”(1)小東選用玻璃板而不選用平面鏡,由于這樣_;實驗時,小東在玻璃板交放一支燃起的蠟燭A,還要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未燃起的蠟燭B,對這兩支蠟燭的要求是_(2)實驗中,在找尋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倘若無論如何沿桌面聯通蠟燭B,都不能使它與蠟燭A的像重合,可能的誘因是_(3)小東在得出平面鏡成像規律后,用圖乙所示方式測視力時,鏡中視力表的像到人的距離為_m他用到的規律是_18如圖所示,是小林朋友探究光反射規律的實驗他進行了下邊的操作:硬紙板是由E、F兩塊粘接上去的,可以繞ON轉動,ON垂直于鏡面,讓入射光線沿紙板射向鏡面上的O點(1)
8、先使E、F兩塊紙板在同一平面內,這時_(填“能”或“不能”)聽到反射光線(2)把紙板F往前或向后折,這時_(填“能”或“不能”)聽到反射光線(3)由(1)(2)可得出推論:_(4)如圖甲平面鏡成像作圖練習題,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0點,經平面鏡的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30o,這時反射角_,使入射角45o平面鏡成像作圖練習題,這時反射角_,使入射角65o,這時反射角_,說明_.19寧寧對有關光學實驗進行了回顧和思索:(1)如圖甲所示把一個小平面鏡豎直立在白紙上,在白紙上畫出一條垂直于鏡面的法線ON,用激光筆順著白紙表面讓光斜射到平面鏡上,觀察反射光讓光沿
9、著白紙的表面照射,這樣做的目的是_讓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鏡的O點,a圖能觀察到反射光OB,而b圖卻看不到反射光OB,這說明_(2)如圖乙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的實驗裝置:寧寧將用玻璃板來取代平面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確定_,取兩只相同蠟燭的目的是為了能比較像與物的_實驗過程中,假如在平面上無論如何聯通蠟燭B,都未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緣由可能是_排除了上述情況的干擾后,他繼續進行實驗,在玻璃板前燃起蠟燭A,拿未燃起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邊聯通,人眼仍然在玻璃板的兩側觀察,直到蠟燭B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些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式是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取代法”)移去蠟燭B,在
10、其原先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_(選填“能”或“不能”)呈現蠟燭的像蠟燭A置于玻璃板前40cm處,現以5cm/s的水平速率向玻璃板勻速緊靠,則經過2s后蠟燭A與像的距離為_cm,像的大小將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若將玻璃板放置成與水平面成45°角,將會觀察到蠟燭A運動的方向與像運動的方向相互_五、綜合題20如圖,MN是一條小河的河堤,小明要從A處走到河堤取水后送到B處,為了找到一條最短路線(即從A到河堤和從河堤到B的總路程最短)的取水點,可以將MN看成一個平面鏡,從A點做出一條光線經MN上某點O反射后恰能通過B點,則這一入射點O為最短路線的取水點。(1)通過光學作
11、圖找到這一最短路線取水點O;(2)請你證明入射點O為最短路線的取水點。21如圖所示,平面鏡豎直放置。一支直立的鋼筆從平面鏡前40cm處,以5cm/s水平速率向平面鏡勻速緊靠,鋼筆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鋼筆的像聯通速率為_cm/s;經過2s,鋼筆與它的像之間的距離變為_cm:若平面鏡順秒針轉至圖中實線位置,鋼筆和像三者所在直線之間的傾角為_。【參考答案】1D2C3D4C5B6A7D8B95.6節省空間10曲線保持不變11甲乙共同反射121.611.62.513虛不變14不變1以便確定蠟燭所成像的位置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4.6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18能不能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30o45o65o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9顯示出光的路徑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兩者不在同一平面內像的位置大小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等效取代法不能60不變垂直20(1);(2)略21不變5609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