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yè):
1.如圖,是研究凸透鏡成像時的位置放置簡圖,其中F點是凸透鏡的焦點,小明將物體分別置于圖中a、b、c、d、e點進行五次實驗,因而得到了有關規(guī)律,現請你幫他填寫完整:
(1)在五次實驗中物體放到點歲月屏上得的像最大;
(2)當物體在點,屏上不會出現像;
(3)當物體在點,像和物體在同側;
(4)當物體在點,屏上出現清晰的像時,屏距凸透鏡最遠。
(5)物體從b點沿主光軸聯通到d點,物體的像將變(填“大”或“小“);
(6)物體從e點沿主光軸緊靠凸透鏡,物體的像將變(填“大”或“小“);
(7)當物體放到a點時,遮去凸透鏡的前面一半,則物體像的大小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如圖所示,調節(jié)燭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條與光具座平行的直線上;(2)實驗時,蠟燭隨著燃燒而變短,光屏上的像將向(填“上”或“下”)聯通;(3)燃起的蠟燭分別置于a、b、c、d四個不同的位置,如圖所示,其中蠟燭置于處所得到的虛像最小;置于處得到正立的實像,處的成像規(guī)律是放大鏡的原理。
3.在借助蠟燭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燃起的蠟燭置于距凸透鏡20cm處,在凸透鏡另左側的光屏上觀察到了蠟燭清晰的像,這個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虛像B倒立縮小的虛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D正立放大的實像
4.張寧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測出凸透鏡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蠟燭、透鏡、光屏位置如圖乙時,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的焦距是30cm
B.圖乙中燭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拍照機成像特性與圖乙中所成像的特征相同
D.將蠟燭遠離凸透鏡,保持凸透鏡、光屏位置不變,燭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5.小明用凸透鏡先后兩次觀察書本上的字,見到如圖所示的兩種情境.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圖中成的是虛像;乙圖中成的是實像
B.甲圖中書本在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乙圖中書本在凸透鏡l倍焦距以內
C.甲圖中凸透鏡緊靠書本,所成的像變小;乙圖中凸透鏡遠離書本,所成的像也變小
D.甲圖中成像規(guī)律可應用于投影儀;乙圖中成像規(guī)律可應用于放大鏡
6.在練習調節(jié)教學投影儀的實踐活動中,小明發(fā)覺熒幕上的像太小,想讓像變大些,可以采取的辦法是()
A.將幻燈機移近熒幕,同時使幻kt板遠離鏡頭;
B.將幻燈機遠離熒幕,同時使幻kt板遠離鏡頭;
C.將幻燈機移近熒幕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樂樂課堂,同時使幻kt板移近鏡頭;
D.將幻燈機遠離熒幕,同時使幻kt板移近鏡頭。
7.小明將一支燃起的蠟燭置于凸透鏡(f=10cm)前18cm處,此時他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倒立、的清晰像.之后他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了一個斜視墨鏡片,因為鏡框對光線有作用,所以光屏上燭焰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如圖所示).若果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燭焰像,他可將光屏凸透鏡(選填“遠離”或“靠近”)。
8.(2017年廣東高考多選)在探究凸透鏡成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剛好成一清晰的像,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8cm
B.圖中凸透鏡成像的特性應用在了拍照機上
C.保持透鏡和光屏位置不同,聯通蠟燭,燭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動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樂樂課堂,聯通凸透鏡,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燭焰像
9.(2018年江蘇高考)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6所示,燭焰在光屏上剛好成一清晰的像。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拍照機應用了這一成像規(guī)律
B.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光屏上的像會向上移
C.蠟燭不動,將透鏡移至35cm處,聯通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更換一個焦距小的凸透鏡,只聯通透鏡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
1.(1)d(2)e(3)e(4)d(5)大(6)小(7)不變
2.(1)凸透鏡(2)上(3)a,d,d
3.A4.B5.C6.D7.放大發(fā)散遠離8.BD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