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數學實驗》課程教學大綱一、課程名稱:趣味數學實驗二、課程學時、學分學時:32學分:2三、授課對象本課程是科學素養教育課程,為全校公共必修課。講課對象為全校非理工類專科生。四、教學安排本課程設置32學時,2個學分。五、課程主要內容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在帶來分工細密的同時,還帶來了各個學科之間的滲透、交叉和融合。科學技術的飛越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在生活實際中都反映出對文理結合人才的特殊需求。《趣味數學實驗》課程是數學系實驗中心演示實驗室為全校工科中學生開辦的公共必修課。從化學現象的觀察入手,中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以及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與剖析與研究,學習數學的基本概念,加深對物質世界基本規律的認識,感受科學技術的應用和魅力。實驗教學中主要指出趣味性、知識性、生動性和人文背景,目的在于加深中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趣味物理實驗牛三,提高工科中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培養她們嚴謹的科學素養以及數學的思維方法。《趣味數學實驗》內容:(一)化學現象觀察與探求:一、緒論(2學時),觀看數學教學片(2學時)“超導現象”、“混沌與分形”、“狹義相對論”、“熵”、“低溫世界”、“永動機”。二、力、熱現象(4學時)1、錐體上滾2、牛頓擺3、角動量守恒(直升客機)4、陀螺儀(導航定向)5、付科擺(觀察月球的自轉)6、伽爾頓板7、熱力學第二定理8、輻射翼輪9、飲水鳥課堂討論:1、旋轉的豬肉2、“香蕉球”的奧秘3、直升機為何要有一個垂直的擾流板?4、地球的自轉三、振動與波動(4學時),(課堂講解1學時,實驗3學時)1、共振擺2、變音鐘3、激光垂直震動合成4、音叉觀察震動的合成5、魚洗6、漢代透光寶鏡7、視錯覺四、聲速的檢測(4學時)五、電磁現象(講解1學時趣味物理實驗牛三,實驗3學時)1、尖端放電(避雷針原理)2、靜電擺球3、靜電滾桶4、靜電植絨(靜電應用)5、靜電除塵(靜電應用)6、模擬高壓帶電作業7、魔燈8、絕緣體與導體9、手觸蓄電瓶10、平行電壓間的互相作用11、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12、跳環(電磁炮)六、計算機仿真實驗(4學時)七、光學實驗(4學時)波動光學實驗八、激光全息相片的拍攝(4學時)九、開卷考試(小論文方式)十、教材(主要參考書)1、《趣味數學實驗》實驗課件,自編2、物理演示實驗教程路峻嶺主編北大學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