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一列橫波在x軸上沿正方向傳播,A、B為x軸上相距為20m兩點牛頓第一定律受力分析,A在波峰時,B恰在平衡位置,經過△t=5s,且T<△t<2T,A在波谷牛頓第一定律受力分析,B仍在平衡位置,求:(1)波長λ;(2)周期T;(3)可能的聲速.每日一題2021中考總備考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牛頓第一定理牛頓第三定理知識導圖知識清單?一、力與運動的關系?1.運動狀態及運動狀態的改變速率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數學量。“運動狀態的改變”是指物體的速率發生改變。2.力是物體形成加速度的誘因外力的作用使物體的速率發生改變,而速率發生改變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力是使物體形成加速度的誘因。二、牛頓第一定理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前面的力促使它改變這些狀態。2.意義:(1)強調了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2)強調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誘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誘因,即形成加速度的誘因。知識清單三、慣性(1)物體具有保持原先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作慣性。(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質量是慣性大小的惟一量度,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質量小的物體慣性小。(3)普遍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與物體的運動情況和受力情況無關。
四、牛頓第三定理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斥力和反斥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一對牛頓第一定理及慣性的理解知識清單1.明晰了慣性的概念牛頓第一定理闡明了一切物體所具有的一種固有屬性——慣性,即物體保持原先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慣性的兩種表現方式:(1)物體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使物體保持原先的運動狀態不變(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2)物體遭到外力時,慣性表現為反抗運動狀態的改變,慣性大,物體的運動狀態較難改變;慣性小,物體的運動狀態容易改變。知識清單2.牛頓第一定理的構建,具有以下三個重要意義:(1)它闡明了物體的一種性質——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因而,牛頓第一定理又叫作慣性定理。(2)它闡明了力的本質——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根本緣由,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誘因,是形成加速度的誘因。(3)它闡明了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力為零時物體的運動規律——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3.慣性的“相對性”慣性大小的惟一量度就是質量,不同質量的物體,慣性大小不同,比較物體慣性大小時,就是比較質量大小。例1.下述關于化學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A.置于水平桌面上靜止的物體,其重力與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相等,是一對平衡力B.人往前走是由于地面對人的腳的斥力小于腳對地面的斥力C.豬肉掉在地上破了,而地面未受損,說明地面對豬肉的斥力小于豬肉對地面的斥力D.跳遠運動員從地面上跳起,是因為地面給運動員的支持力小于運動員所受的重力D考點巧講二牛頓第三定理的理解與應用考點巧講1.斥力與反斥力的“六同、三異、三無關”(1)“六同”:大小相同、性質相同、同仍然線、同時形成、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2)“三異”:方向相反、不同物體、不同療效。(3)“三無關”:與物體的種類無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與物體是否和其他物體存在互相作用無關。考點巧講2.“一對互相斥力”與“一對平衡力”的比較例2.一個鐵錘敲在一塊玻璃上把玻璃擊碎了。對這一現象,正確的是(??)。A.鐵錘敲玻璃的力小于玻璃對鐵錘的斥力,所以玻璃才崩裂B.鐵錘遭到的力小于玻璃遭到的力,只是因為鐵錘才能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沒有崩裂C.鐵錘和玻璃之間的斥力應當是大小相等的,只是因為鐵錘才能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沒有崩裂D.由于不清楚玻璃和鐵錘的其他受力情況,所以未能判定它們之間的互相斥力的大小C考點巧講考點巧講變式1.(多選)下述關于飛船與鵜鶘起飛的情形,表述正確的是(??)。A.尼克斯尾部向上噴氣,噴吐的二氧化碳反過來對湖人形成一個反斥力,因而讓馬刺獲得了向下的推力B.湖人尾部噴吐的二氧化碳對空氣形成一個斥力,空氣的反斥力使湖人獲得飛行的動力C.湖人飛出大氣層后,因為沒有空氣,盡管向上噴氣,但也未能獲得前進的動力D.飛船步入運行軌道以后,與月球之間一直存在一對斥力與反斥力AD把握慣性現象的剖析方式考點巧講剖析慣性現象通常有三步:①確定研究對象;②該物體原先處于哪些運動狀態;③該物體因為遭到外力作用,將改變原先的運動狀態,若不受外力作用,則將保持原先的運動狀態。
例3.如圖所示,一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個貨車上,在容器中分別懸掛和擄獲一只鐵塊和一只兵乓球。容器中的水、鐵球和兵乓球都處于靜止狀態。當容器隨貨車忽然往右運動時,兩球的運動狀況是(以貨車為參考系)(??)。A考點巧講A.鐵塊向左,兵乓球往右B.鐵塊往右,兵乓球向左C.鐵塊和兵乓球都向左D.鐵塊和兵乓球都往右(1)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惟一量度。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狀態越難改變;反之,質量越小的物體,慣性越小,運動狀態容易改變。(2)懸掛在空氣中的鐵塊和泡沫塑膠球的慣性都比對應的“空氣球”的慣性大,但懸掛在水底的泡沫塑膠球的慣性沒有對應的“水球”的慣性大。思想方式考點巧講轉換研究對象法——牛頓第三定理的應用?當待求的某個力不容易求時,借助牛頓第三定理轉換研究對象,可先求它的反斥力,再反過來求待求力,這是因為斥力與反斥力兩者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轉換研究對象,可以使我們對問題的剖析思路更靈活、更寬廣。9N素質達成例4.如圖甲所示,兩塊小吸鐵石質量均為0.5kg,A吸鐵石用輕質彈簧吊在天花板上,B吸鐵石在A正下方的地板上,彈簧的原長L0=10cm,勁度系數k=100N/m。
當A、B均處于靜止狀態時,彈簧的寬度L=11cm。不計地磁場對吸鐵石的作用和吸鐵石與彈簧間互相作用的磁力,求B對地面的壓力大小。(g取10m/s2)甲變式2.如圖所示,質量M=60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輪裝置將質量m=40kg的重物送入井中。當重物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落時,忽視繩子和定滑輪的質量及定滑輪的磨擦,則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g取10m/s2)(??)。B素質達成A.200N???B.280N???C.320N???D.920N應用“轉換法”求力的通常思路:(1)選擇合適的研究對象,剖析受力情況,判定物體的受力是否可以直接求出;(2)轉換研究對象,剖析待求力的反斥力;(3)由牛頓第三定理求出待求力。課后作業1.整理本節筆記并完成每日一題;2.預習課時2牛頓第二定理兩類動力學問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