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比熱容(Heat),用符號c表示,又稱比熱容量比熱容公式及單位,簡稱比熱(heat),是單位質量物質的潛熱量,即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氣溫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單位::J/(kg·℃)、J/(g·℃)、kJ/(kg·℃)、cal/(kg·℃)、kcal/(kg·℃)等。
【詳解】
比熱容(Heat,符號c),簡稱比熱,又名比熱容量,是熱力學中常用的一個數學量,表示物體放熱或散熱能力。比熱容越大,物體的放熱或散熱能力越強。它指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下降或升高單位氣溫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其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開爾文[J/(kg·K)],亦即1公斤的物質的體溫上升1開爾文所需的能量。依據此定律,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當比熱容越大,該物質便須要更多熱能加熱。以水和油為例,水和油的比熱容分別約為4200J/(kg·K)和2000J/(kg·K),即把水加熱的熱能比油多出約一倍。若以相同的熱能分別把水和油加熱的話,油的溫升將比水的溫升大。
卡諾定律強調,可逆循環的效率只與低溫熱源和高溫熱源的氣溫有關,而與工作物質(工質)或工作路徑等其它誘因無關
熱力學氣溫又被稱為絕對濕度,是熱力學和統計數學中的重要參數之一。通常所說的絕對零度指的便是0K,對應-273.15攝氏度。
【計算】
在氣溫變化范圍不太大時,可近似地看為常量。于是有Q=C(T2-T1)=mc(T2-T1)。如令氣溫改變量ΔT=T2-T1,則有Q=cmΔT。這是學校中用比熱容來估算熱量的基本公式。
用比熱容估算熱能的公式為:能量=質量×比熱×溫度變化
可縮寫為:=SHC×Mass×TempCh,
與比熱相關的熱量估算公式:Q=cmΔT即Q吸(放)=cm(T初-T末)其中c為比熱比熱容公式及單位,m為質量,Q為能量熱量。放熱時為Q=cmΔT升(用實際下降氣溫減物體初溫),吸熱時為Q=cmΔT降(用實際初溫減降后氣溫)。或則Q=cmΔT=cm(T末-T初),Q>0時為放熱,Q
比熱容的估算公式通常為
Q吸=cm(t-to)Q放=cm(to-t)
c表示比熱容.
m表示物體的質量
to表示物體的初溫
t表示物體的末溫
(△t:物體變化體溫,即t-t0)
這是拿來估算物體氣溫下降時的公式。若物體增加時,則是用物體的初氣溫除以末體溫。即。
比熱容的估算公式也寫作
參考資料
百度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