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大師: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知識點總結
概念:
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的改變稱作機械運動,簡稱運動,它包括平動、轉動和震動等方式。
參考系:被假設為不動的物體系。
對同一物體的運動,若所選的參考系不同,對其運動的描述都會不同,一般以月球為參考系研究物體的運動。
質點:拿來替代物體的有質量的點。它是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為使問題簡化物理大師運動的快慢,而引入的理想模型。僅憑物體的大小不能視為質點的根據,如:公轉的月球可視為質點,而賽事中旋轉的兵乓球則不能視為質點。
物體可視為質點主要是以下三種情形:
(1)物體平動時;
(2)物體的位移遠遠小于物體本身的限度時;
(3)只研究物體的平動,而不考慮其轉動療效時。
時刻和時間:
(1)時刻指的是某剎那時,是時間軸上的一點,對應于位置、瞬時速率、動量、動能等狀態量,一般說的“2秒末”,“速度達2m/s時”都是指時刻。
(2)時間是兩時刻的間隔,是時間軸上的一段。對應位移、路程、沖量、功等過程量.一般說的“幾秒內”“第幾秒內”均是指時間。
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質點在空間的位置的變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線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線段的寬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當物體作直線運動時,可用帶有正負號的數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時表示其方向與規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則相反。
(2)路程是質點在空間運動軌跡的寬度,是標量。在確定的兩位置間,物體的路程不是惟一的,它與質點的具體運動過程有關。
(3)位移與路程是在一定時間內發生的,是過程量,兩者都與參考系的選定有關。通常情況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當質點做單方向直線運動時,兩者才相等。
速率:
(1)速率:是描述物體運動方向和快慢的數學量。
(2)瞬時速率:運動物體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率,其大小叫速度。
(3)平均速率:物體在某段時間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比值,是簡略描述運動快慢的。
①平均速率是矢量,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率的大小與物體不同的運動階段有關。
③v=s/t是平均速率的定義式,適用于所有的運動.
(4)平均速度:物體在某段時間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是簡略描述運動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標量。
②v=s/t是平均速度的定義式,適用于所有的運動。
③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常常是不等的,只有物體做無往復的直線運動時兩者才相等。
加速度:
1.加速度是描述速率變化快慢的數學量。
2.速率的變化量與所需時間的比值叫加速度。
3.公式:
,單位:
是速率的變化率。
4.加速度是矢量物理大師運動的快慢,其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
5.注意v,ΔV,ΔV/Δt的區別和聯系。ΔV大,而ΔV/Δt不一定大,反之亦然。
運動的圖線:
1.表示函數關系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圖象。圖象也是描述化學規律的重要方式,除了在熱學中,在電磁學中、熱學中也是常常用到的。圖象的優點是能否形象、直觀地反映出函數關系。
2.位移和速率都是時間的函數,因而描述物體運動的規律常用位移一時間圖象(s—t圖)和速率一時間圖象(v一t圖)。
3.對于圖象要注意理解它的化學意義,即對圖象的縱、橫軸表示的是哪些數學量,圖線的斜率、截距代表哪些意義都要認清楚。形狀完全相同的圖線,在不同的圖象(座標軸的數學量不同)中意義會完全不同。
4.下表是對形狀一樣的S一t圖和v一t圖意義上的比較。
→→→物理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