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1)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勻速平緩帶動彈簧測力計,這樣測力計示數才等于拉力大小;
(2)在彈簧測力計靜止時讀出了數據,因為不會克服輪與軸、繩與輪之間的磨擦,所以測力計示數偏小,他的看法是不正確的;
(3)丁圖中,繩子的有效段數為n=4,繩端聯通距離s=nh=4×0.1m=0.4m,
;
(4)繩端聯通距離與物體下降的高度的關系為s=nh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什么,
所以,結合表中數據可知實驗1、2、3中繩子的有效段數分別為2、3、3;
再結合鉤碼的重力可知,實驗1、2、3分別是用甲、乙、丙裝置做的實驗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什么,
按照控制變量法,研究同一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繩子段數的關系時,要控制提高物體的重力相同、滑輪個數也相同,只改變繩子的有效段數,所以應比較1、2兩次實驗數據;
通過比較1、2兩次實驗數據得出推論:使用同一滑車架提高同一重物時,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繩子段數無關;
(5)研究同一滑車架提高重物時,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系時,要控制滑輪個數相同、繩子的段數相同,只改變物體的重力,故通過比較2、3兩次實驗數據得出推論:同一滑車架提高重物時,物重越大,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高.
(6)通過比較3、4兩次實驗數據,即對應的圖丙、圖丁兩裝置,滑車架不同,提高的重物相同,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小,故可得出推論:不同滑車架提高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輕,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高.(不同滑車架提高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低)
故答案為:(1)勻速;(2)不正確;磨擦;(3)0.4;
;(4)1、2;(5)2、3;(6)不同滑車架提高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輕,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高(或不同滑車架提高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低.
(1)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勻速平緩帶動彈簧測力計;
(2)在測力計靜止時,不會克服輪與軸、繩與輪之間的磨擦考慮;
(3)依據繩端聯通距離與物體下降的高度的關系s=nh求解;依據機械效率公式求解;
(4)研究同一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繩子段數的關系時,要控制提高物體的質量相同,改變繩子的有效段數;
(5)研究同一滑車架提高重物時,機械效率與物重的關系時,要控制繩子的段數相同;
(6)對比3、4兩次實驗的相同和不同量,推論表中數據得出推論.
本題測滑車架機械效率,考查注意事項、控制變量法的運用、機械效率的估算、數據的剖析等,綜合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