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一位父母埋怨,兒子去年讀高中,從初中開始數學一對一補習,至今補習費已花了十幾萬,本以為成績大有提升,沒想到見到此次期中考試成績,頓時肺都要氣炸了,懊悔不已!
原先,那位父母育有一個女兒,從小對于小孩的教育頗為注重,女兒也比較爭氣,其它成績都還可以,惟獨化學非常差,總是拖后腿。
為了提高女兒的化學成績,于是從小學開始就花錢找老師一對一輔導,但是找的名師輔導,直至如今兒子讀高中,仍然還在輔導,早已耗費了十幾萬。
對于小孩的數學成績,要求也不高,不要求兒子考七八非常,考個五六非常也能接受。上周進行了期中考試,成績下來后,發覺離五十六分還差得比較遠,聽到這個成績,頓時被人氣炸了。
那位父母認為自己花了這么多錢輔導,但是還找的名師,中學的老師也講得非常好,兒子為學化學也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但就是成績上不去,如何也想不通,究竟問題出在了那里。
如今內心更是懊悔了,早知花這么多錢輔導療效不大,還不如把這錢存著,兒子長大了,將來用錢的地方也多,現今錢花了,成績也沒提高,真心很不值。
此事情爆光以后,在網上引發不少網友的熱議初中物理補課一對一,有網友當即表示,父母的選擇決定了兒子的未來,太不理性了。倘若小孩不適宜學數學就不要學,盡快選工科,盯住化學干嘛,小學數學靠天賦的,沒天賦,死磕也起不來。
也有網友說,物理是從中學一路學上來的,化學初中和小學是完全脫鉤的。中學數學差的都是高中銜接初三的那種假期沒有竭力以赴,沒有提早儲備。中學學習節奏很快,有了缺位的知識點沒有及時補上,能力差的兒子就跟不上了。
還有數學老師作出解釋,化學是研究物質運動及其規矩的科學。物質要運動,必須有外力施加運動。首先要理解數學情景(包括想像),其次要理清化學過程,在做好這兩點的基礎上,再去找尋方式(包括定律,定理,公式等)。好多朋友恰恰相反,數學情景化學過程大略看了一下,還沒有深入進去,就忙著找方式,結果越學越亂,內容一多,定律定理公式一多,腦子中基本上理不清線索,一團亂麻!
不得不說初中物理補課一對一,網友們說得非常有道理。在周少看來,既然小孩數學成績提不上起來,還不如揚長避短,選科時避免化學,選擇其它的課目,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其它課目,而不是被這個數學所拖后腿了。
從結果來說,花了十幾萬,連及格都考不到,這錢花得屬實有些冤,真心不值。實際上,父母也深陷了一個誤區,總把希望寄寓于補習老師頭上,而忽視了兒子本身。
所以,吃一塹啞巴虧,父母們不要盲目隨大流讓兒子補習,而是要學會認清現實,懂得變通,學會揚長避短,不要一根筋的死磕,最后只會得不償失。
對于這樣的情況,你們怎樣看?你認為還有必要讓兒子補習嗎?(素材來源:網路;圖: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