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學目標:1、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應用舉例。2、能運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解釋有關現象。3、培養學牛剖析實驗結果,從屮得出規律的能力。4、培養學牛認真嚴謹的科學心態及探究創造的心理站質。教學重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過程。教學難點:引學案綸設計實驗方案。教具學具:學具盒、蠟燭、火柴、多媒體。教學過程:表8教學壞節教學內容班主任活動中學生活動引入課題1.用凸透鏡觀察(1)課木上的字,(2)上面的人屏幕。班主任引學案牛實驗并觀察集體討2.中學生冋答看見的現象。3.在班主任引導下,討論凸透鏡的作用。板書論4.推論:凸透鏡能成放人的和縮小的像。(說明:這個推論的得岀為中學生自
2、己提出探究問題埋下伏筆。)總結得出推論一、提出問題論分組討1.依據觀察到的現彖,你想曉得什么問題?2.中學生經過討論提出各個不同問題(發散中學生的思維)。3.提煉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屮的知識點,確定本節探究題目:像的大小、正倒跟物距間的關系(聚合學牛的思維)。二、猜想和完善假定班主任提問班主任指導并板書各個問題首相討論并討論小、1.學心分組討論: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與像的大倒正的具體關系。探究過程的;2.班主任板書中學生推測的各類可能:(1)物體離凸透鏡越遠,成的像越小,是正立班主任組織中學生分組回答的;(2)物體離凸透鏡越遠,成的像越小,是倒立學牛推測的;(3)物體離凸透鏡越近,成的像越大,
3、是倒立論中學生討的。(4)物體離凸透鏡越近,成的像越人,是正立三、設計實驗班主任指導1.中學生借助學具盒屮的器材白己設計一個實驗裝置。2.部份學主介紹自己的設計并說明緣由。因為學生先天條件和示天興趣有差異,設計實驗細節化上有依照其他中學生的裝差別。讓中學生相互交流,培養中學生團結協作、友好交往的態度。投影部份學生設計的表格,并用講義出示表格置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表格,對自己的裝置進行改進筆記物距(cm)像的大小像的倒正3.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設計的表格如下:班主任介紹實驗并記錄數據,填表格班主任點明:物距(u):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像距(v):像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班主任巡視并指導四、實驗探究班主任組織1.中學生依據
4、要求,自己組裝儀器并進行實驗。學生n己把蠟燭置于離凸透鏡不同的距離上,聯通光屏,觀察像的人小、倒正(最清楚時,每名中學生可記錄三紐數據,各小組再匯總,培養學牛分工合作的情感)。2.剖析數據,比較物距和焦距的關系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表格,得出成放大、倒立像的條件和縮小、倒立像的條件。講義出示得出的推論(1)各組剖析數據得出推論。(2)分組討論其結論是否正確,交流評估。3.剖析部份中學生的數據屮出現的錯誤,和中學生一塊闡述出現錯誤的可能情況,并改正。班主任引導實剖析討論得岀推論像的解釋(講義)4.得出推論:(1)物距小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像;(2)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大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
5、、放大的像。提問實像的解釋(講義)討論并回答5.中學生討論得到的放大的像和縮小的像的共同特征:倒立,光屏可接到,是實際光線會聚成的,是虛像。6.提問:把蠟燭置于離凸透鏡多遠處在光屏上得不到像了?假如把光屏取下,從光屏這兩側觀看,你會看見哪些現象?班主任引學案牛操作并觀察回答推論:看見一個放大、正立的像。討論剖析總結這個像與前兩個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有哪些區教案別?正立、放人、光屏得不到,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的。總結并7.通過這節課的探究學習,你能總結出凸透鏡成回答像的規律嗎?(通過上面對各個了課題的解決,培養中學生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分組討論并歸納得五、結論出推論l.u>2f時,
6、倒立、縮小的虛像;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