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在數學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程的一個突出特征是強化實驗,突出了實驗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九年義務教育中學數學教學大綱強調:“初中數學教學要以觀察、實驗為基礎。進行演示和中學生實驗,才能使中學生對化學事實獲得具體的明晰的認識,這些認識是理解數學概念和規律的必要的基礎……因此,教學中要注重主中學生觀察有關的現象,要大力強化演示和中學生實驗。”大綱的這段表述揭示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學中怎樣落實卻比較困難,其中有認識上的問題,也有客觀存在的困難。
一、認識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
化學實驗教學能培養中學生濃烈的學習興趣和細致敏銳的觀察力、分析對比、判斷推理、歸納總結的邏輯思維能力等,能使中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綜合培養和發展,在施行以培養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養教育中有著獨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新大綱為基礎的中學數學教材都非常注重實驗物理實驗的重要性,通過實驗引入概念,得出規律;通過實驗檢驗推測,發展知識;通過實驗培養興趣和能力,彰顯了中學數學教學以實驗為基礎的特性。不僅安排大綱規定的中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以外,在實驗內容、方法和編撰上還采取了許多舉措,多方面加大實驗教學。作為班主任,我們應當充分注重數學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學中充分貫徹大綱的要求。
二、通過實驗課的教學,培養中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學校化學實驗又是中學生將來從事科學實驗的起點。為此,在化學實驗課的教學中,必須注重培養中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每次作實驗時,班主任要指導中學生看懂實驗原理,學會正確使用化學儀器,把握計數、讀數和處理實驗結果的方法,還能通過剖析、推理得出正確推論。
萊博士化學實驗箱
中學生把握了基本實驗技能,能夠獨立動手操作,打好實驗的基礎,學到課本上沒有的或則是一帶而過的知識。通過實驗,除了有效地幫助中學生領會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剖析和解決實驗中的問題,還能培養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展示數學趣味
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水平大致處在直接興趣階段,她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處理等都具有濃烈的興趣。如初學校“測量”后問:你怎么測出一張紙的長度?學“大氣壓”后,問:為何鉛筆能吸入墨水?學習“物態變化”后,問:自然現象中的“霧”“露”是怎樣產生的?學習“重力”和“質量”的區別后,問:“我們平時用秤稱化學稱的是質量還是物重?”這些化學現象,既能迸發中學生的求知欲,又能滿足中學生的好奇心,穩定了中學生對化學的濃烈興趣。
四、充分發揮教材中小實驗的作用,訓練中學生動手制做的能力
學生學習數學,要以觀察實驗為基礎,指出中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觀察,達到認識現象、取得資料、發掘問題、提供進一步思索線索的目的。本著這個要求,我們應努力創造條件,讓中學生多動手實驗。
當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不少班主任覺得教材中的“小實驗”是課外知識,與考試無關,因而常視之為可有可無,或棄之不理。雖然這種小實驗常常具有取材容易、貼近生活、直觀明了、便于操作的特性,除了能加深中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且能極大地提升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其實,化學實驗教學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份;化學實驗教學是靈活運用實驗的功能,創設學習數學的環境,即通過實驗物理實驗的重要性,為中學生詮釋化學現象和過程,使中學生在有效地獲取知識的同時,開發智力,發展能力,從而逐漸產生科學的世界觀和技巧論,化學實驗教學是施行素養教育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