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小明以蠟燭為光源完成“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發現蠟燭火焰變幻莫測,與物體對比難以判斷影像。 小明和老師、同學一起對實驗裝置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 創新點如圖31所示: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為零刻度,數值向左右遞減; 字母“A”形LED燈在面板上做成統一的條紋標示,用來代替蠟燭; 燈光屏幕上標有相同的均勻條紋。
(1)請分析創新實驗裝置的優點:①可直接讀取物距; ②光幕成像更清晰; ③從光屏上可以準確地得到圖像與物體的關系。
(2)完成“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后,還可以更換(或減少)實驗設備,擴大探索。 請模仿例子,寫出兩種不同的方案。
答:(1)①像距②穩定性③尺寸(2)①用白玻璃代替凸透鏡
②討論平面鏡成像是虛像還是實像。
答案分析:(1)創新后凸透鏡的成像規律表格圖片,我們可以直接在設備上讀取物距和像距; 蠟燭的火焰在有風的天氣會搖晃凸透鏡的成像規律表格圖片,蠟燭燃燒的時間會變短,也會影響我們在光屏上的觀察。 喜歡大自然。 使用LED燈作為光源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光幕上的圖像會更加穩定,我們也更容易獲得圖像與物體大小的準確關系。
(2)圖中設備有物體。 有光屏承載圖像。 我們可以聯系前面的平面鏡成像實驗。 用玻璃板代替凸透鏡后,我們可以探索平面鏡成象的真實性。 它還可以與耳朵的結構相連。 耳鞏膜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成像的黃斑對應圖中的光屏。 我們可以探討近視或斜視的成因及其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