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數學第二卷第三章物質狀態的變化第二節熔化與熔化同步練習1.下列物理狀態變化中,屬于熔化的是()。 濕褲子在太陽下曬干 B. 蜂蜜加鹽變成糖水 C. 樹根上的露水 D. 夏天來了,河里的冰變成水 2. 以下什么屬于固體中的晶體是 () A. 瀝青 B. 冰 C. 松香 D. 石蠟。 某天美國氣溫較低,首都布魯塞爾的一條馬路上的瀝青被烤焦,斑馬線顯得扭曲模糊,如右圖所示。 對于這種情況,正確的說法是()。 瀝青的烘烤是一種熔化現象。 B. 瀝青是晶體。 “保溫杯”,內層是隔熱材料,外層是導熱材料,層間有一種“神奇物質”。杯內水沸騰幾分鐘后,溫度降至55℃ 1/12人教版八年級數學卷二第三章物質狀態的變化第二節熔化和熔化是同時進行的,可以長期保持不變,“神奇物質”必須在55℃時呈固態( ). B. 一定是液體狀態 C. 一定是固液混合狀態 D. 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南方冬天菜窖里放幾桶水防止窖內溫度過高,蔬菜不結冰。這主要是因為()。水是熱的不良導體,不利于傳質 B.水的空氣溫度高于空氣溫度C. 水結冰時吸收熱量 D. 水可以給水果提供水分 6. 設置兩套相同的加熱裝置(如圖A),兩套裝置中放入少量等體積的固體M和固體N分別放入試管中。 它們的體溫-加熱時間曲線如圖B所示(M為虛線,N為實線),M物質在35分鐘內從固體融化為液體。 ,N物質仍為固體。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這些加熱方法通常稱為“水浴法”。 優點是被加熱物質受物態變化影響第二節熔化和熔化同時實踐受熱比較均勻,缺點是加熱溫度通常不超過100℃ B.從圖B、M和N一定是晶體 C。從圖 B 中,M 和 N 一定是非晶態晶體 D。根據圖 B,M 一定是晶體,N 一定是非晶態。 沙雕是一種迷人的藝術。 有時,沙雕作品也在春季或高溫的北方地區巡回演出。 為了防止沙雕融化,展示沙雕作品的臥室溫度要足夠低,溫度每降低1℃,供暖系統的耗電量就會大大減少。 為了防止沙雕融化并節省用電,臥室溫度控制最正確值為() A. 5°C B. 1°C C. -5°C D. -10°C 8右圖是某種物質發生物理狀態變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BC截面可表示( )。 熔化過程 B. 晶體熔化過程 C. 非晶體熔化過程 D. 非晶體熔化過程。 由于右圖顯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圖像,因此從圖像中獲取信息的正確選項是()A。海波的沸點是48°C。 海波在BC段吸熱C.海波在CD段3/12人教版八年級數學卷2第三章狀態變化第二節熔化與熔化同步練習D.海波處于氣態。海浪已經完全融化了。 中央二站“真假實驗室”探查,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淇淋靠近脖子,嘴巴會被“凍”在冰淇淋上。 此時,脖子上的水發生了一些物理變化,對應的圖像是(D)。 在寒冷的冬天,如果用手觸摸室內的金屬,當手潮濕時,它會粘在你的手上,就好像你的手和金屬表面之間有一層膠水一樣,但在同樣的環境下,不會用手接觸木頭 發生手粘,下列說法正確選項是()。 金屬的溫度比木頭低,產生金屬吸引皮膚的感覺 B.木頭的溫度比金屬高,皮膚沒有粘手的感覺 C.手上的水融化,形成一層極薄的冰,將手粘在金屬上 D. 這只是人們的錯覺 12. 下表列出了幾種晶體的熔點。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選項是()固體氫 - 259°C 固體酒精 - 117°C 固體汞 - 39°C 金 1064°C 鋼 1300°C 鎢 3410°C。
氫在-268°C 下為固體。 白熾燈的鎢絲是鎢做的,不易熔化C.純銀落入鋼水底部不會熔化4/12人教版八年級數學第2卷第3章狀態變化物質第二節熔化與熔化同時練習D.水溫-40℃不能使用。 在下面的例子中,是()A防止熔化或熔化產生的不利影響。 夏天,吃冰淇淋 B.冬天,排掉水箱里的水降溫 C.熔化的玻璃 D.給高危病人做玻璃板,用冰袋降溫。 2、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毛澤東同志曾用“北國之光,萬里冰封,萬里積雪,放眼城里城外,只剩殘雪……”來形容我國南方的冬天。 當南方冬季氣溫上升到0℃以下時,水就會融化成冰,融化過程中水量的增加會使溫度升高。 不釋放。 小室玉米油融化規律觀察:核桃油冷卻過程中,當水溫升至12℃時,玉米油中長出一些細絲,油稠; 當水溫從12℃下降到4℃的過程中,5/12人教版八年級數學在玉米油卷2第三章狀態變化第二節熔化與熔化同步練習中細絲逐漸增多,最后核桃油變成固體。 根據實驗數據和現象分析可知八年級上冊物理熔化和凝固,核桃油屬于填充型(“晶體”或“無定形”)。 3、探索“萘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時,最好填充萘的顆粒(“大”或“小”)。 加熱過程中,用攪拌器不斷攪拌,使各處萘趨于一致。 溫度小。 如右圖所示,當燒瓶中的大部分冰塊融化時,試管中的冰填充物(“會”或“不會”)也會融化。 not 5.圖為兩種物質A和B的熔化圖像。從圖像中可以看出,填充的物質(“A”或“B”)是晶體,晶體的熔點為℃。
A80 3.實驗題(40分)。 英雄朋友利用圖A的實驗裝置來探索“某種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6/12人教版八年級數學第二卷第三章狀態變化第二節熔化與熔化同步練習加熱過程中某一時刻的溫度計讀數如圖B所示,讀數為℃; 根據實驗數據,英雄繪制了熔化圖像C,從圖像中可以看出固體被填充(“晶體”或“非晶態”),并且在熔化過程中物體的溫度被填充( “增加”、“減少”或“不變”CD 段對象)主體,處于狀態。 (1)36 (2)晶體常數液體。 在“探索晶體熔化及熔化規律”的實驗中八年級上冊物理熔化和凝固,繪制了如右圖所示的圖。 (1)圖中,海浪的融化過程是一段(圖中字母表示),海浪在這個過程中填充(“吸收”或“釋放”)熱量。 (2)圖中海波是D點的狀態和G點的狀態。(填寫7/12人民教育版八年級數學卷2第3章物質狀態的變化第2節熔化與熔化同時練習》固體”或“液體”) (1) BC 吸 (2) 液體固體。 圖A是探索“冰融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中某一時刻濕度計的顯示,圖B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 (1) 圖A所示濕度計的讀數為℃。 冰在融化過程中充滿(“吸熱”、“放熱”或“既不放熱也不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從圖B可以看出,冰的熔點為2分鐘℃,時鐘處于該狀態。 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的目的是為了填寫(“A”或“B”)。 A。 尋找一般規律 B. 減少實驗偏差(1)-2(2)放熱(3)0固體(4)A。 借助圖A所示的裝置,肖梁探索了某種物質熔化時空氣溫度的變化規律。 請回答下列問題:8/12人民教育版八年級數學第二卷第三章狀態變化第二節熔化與熔化同步練習自下而上》)順序。檢測過程中,某一時刻溫度計的讀數為如圖B所示,此時物質的溫度為℃。
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物質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C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加熱至8分鐘結束時,物質的狀態處于試管是狀態,填充的是物質(“晶體”或“無定形”)。 9/12人教八年級數學第二卷第三章物質狀態的變化第二節熔化與熔化同步練習(1)自下而上(2)69(3)固液共存晶體。 綜合實踐組在制作醫用冰柜時,不知道用冰來冷卻藥品好還是用鹽水制冰好。 他們開始測試鹽水的熔點。 小明和小紅分別通過實驗得到了鹽水的融化圖像,如右圖所示,小明測得的鹽水的熔點為℃。 他們發現測得的鹽水熔點不一樣,于是對比了雙方的實驗過程,發現燒瓶里的水是200mL,小明加了1茶匙鹽,小紅加了1茶匙鹽。 3茶匙鹽,由此做出猜測:鹽水的熔點與鹽水的含量有關。 然后多次實驗得到了不同含量鹽水的熔點,數據記錄如下表: 鹽水含量(%) 熔點(℃) 0-2-4-6-8-11-15-18- 17-1.8-0.40 分析表格中的數據表明,當鹽水含量降低時,其熔點降低。 小明從表中數據得出,鹽水含量為21%時熔點最低,其值為-18℃。 你認為他的判斷正確嗎? 填寫(“正確”或“第10/12號人民教育版八年級數學卷二第三章狀態變化第二節熔化與熔化同步練習正確”),你的判斷理由是。 你認為西藥冷凍箱降溫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填“冰”或“適合鹽水形成的冰”——4(2)先減后降(3)不正確 沒有進一步探討含鹽量接近21%的鹽水熔點(4)含適量鹽水的冰塊4、問答:(4分)香蕉山的氣溫已經連續三天上升,嚇壞了的農民們等待最新天氣預報,天氣預報說白天持續高溫,寒冷的冬季天氣可能會毀了一年的收成,農民真想早點采摘,但香蕉還沒熟,沒辦法,農夫只好叫工人拉上一根長長的水管,往香蕉樹上噴水。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結成了冰。令人驚訝的是,正是這冰使香蕉保持住了。冰怎么可能保持住呢?溫暖?你能根據你所了解到的情況解釋一下原因嗎? 一般情況下,環境溫度在0℃左右時,蔬菜不會結冰。 11/12 PEP 八年級數學第二冊 第三章 狀態變化 第二節 熔化與熔化同時練習 水的熔點為0°C,但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因此,在山上噴灑大量的水后,當氣溫升高時,水會融化,同時釋放熱量,這樣山里的溫度就不會降得太低,這樣香蕉就不會被損壞。凍結。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