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學習化學,這七大定理少不了。數學定理是以經過多年重復實驗和觀察為基礎,并在科學領域內普遍接受的典型推論。一些數學定理是因為自然界,時間和空間等的對稱性的反映。定理都是固定的,不受外界條件干涉的!So,明天小埋就跟你們來嘮嘮數學七大定理~
數學定理:歐姆定理
這個定理十分重要,一定要強化理解,熟記其使用的條件及注意事項。
常見闡述:在同一電路中,通過某一導體的電壓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流成反比,跟這段導體的阻值成正比,這就是歐姆定理。
變型公式:U=IR;R=U/I
注意公式中數學量的單位:
I:(電壓)的單位是安培(A)
U:(電流)的單位是伏特(V)
R:(內阻)的單位是歐姆(Ω)
部份電路公式:I=U/R,或I=U/R=P/U(I=U:R)
(由歐姆定理的推論式【U=IR;R=U/I】不能得到①:電流即為電壓與內阻之積;②:內阻即為電流與電壓的比值。所以,這種變型公式僅作估算參考,并無具體實際意義。)
歐姆定理創立時,以導體兩端電流為橫座標,導體中的電壓I為縱座標,所作出的曲線,稱為伏安特點曲線。這是一條通過座標原點的直線,它的斜率為內阻的倒數。具有這些性質的家電器件叫線性器件,其阻值叫線性內阻或歐姆阻值。
歐姆定理不創立時,伏安特點曲線不是過原點的直線,而是不同形狀的曲線。把具有這些性質的家電器件,叫作非線性器件。
全電路公式:I=E/(R+r)
E為電源電動勢,單位為伏特(V);R是負載阻值,r是電源電阻,
單位均為歐姆符號是Ω.I的單位是安培(A).
化學定理:電功定理
某段電路上的電功,跟這段電路兩端的電流、電路中的電壓以及通電的時間成反比。化學學中用電路兩端的電流U,電路中的電壓I,通過的時間t,兩者的乘積來估算電功。
電功:電壓所做的功稱作電功,電壓可以做功和常見的電壓做功方式。
(1)公式:W=UIT
W=PTP為電功率,T為通電時間;在純內阻電路中還有W=Q=I*IRT電功公式和焦耳定律,Q為電熱。
(2)單位電功的單位為焦耳(J):1KW*H=3.6*10(6次冪)J;1KW*H=1度。
(3)估算:
在串聯電路中:P(電功率)U(電流)I(電壓)W(電功)R(內阻)T(時間)
電壓處處相等I1=I2=I;總電流等于各用家電兩端電流之和U=U1+U2;總內阻等于各內阻之和R=R1+R2;U1:U2=R1:R2;總電功等于各電功之和W=W1+W2;W1:W2=R1:R2=U1:U2;P1:P2=R1:R2=U1:U2;總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
在并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處電壓之和I=I1+I2;各處電流相等U1=U1=U;總內阻等于各內阻之積乘以各內阻之和R=R1R2÷(R1+R2);總電功等于各電功之和W=W1+W2;I1:I2=R2:R1;W1:W2=I1:I2=R2:R1;P1:P2=R2:R1=I1:I2;總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P1+P2。
化學定理:焦耳定理
導體中有電流通過時,導體就要發熱,此現象稱為電壓的熱效應。日本化學學家焦耳經過多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實驗,精確地確定了電壓形成的熱量與電壓、電阻和時間的關系:電壓流過某段導體時形成的熱量跟通過這段導體的電壓的平方成反比,跟這段導體的內阻成反比,跟通電的時間成反比。
焦耳定理規定:電壓通過導體所形成的熱量和導體的內阻成反比,和通過導體的電壓的平方成反比,和通電時間成反比。該定理是美國科學家焦耳于1841年發覺的。焦耳定理是一個實驗定理,它可以對任何導體來適用,范圍很廣,所有的電路都能使用。遇見電壓熱效應的問題時,比如要估算電壓通過某一電路時放出熱量;比較某段電路或導體放出熱量的多少,即從電壓熱效應角度考慮對電路的要求時,都可以使用焦耳定理。
純內阻電路VS非純內阻電路
化學定理:單位的換算
單位換算的前提條件有兩個:一是記住每位化學量的單位及表示符號;二是要謹記各單位之間的換算進率。其中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化學量的單位較多,注意每位化學量的任何兩個相鄰的單位間的換算進率都為1000。還要注意一點,因為歐姆定理及其變型公式的影響,電功、電功率,焦耳定理的公式較多,形成的單位同樣好多,使用時各化學量均使用國際單位。
電流、電流、電阻的單位換算
中學數學常用單位
化學定理:阿基米德定理
浸在流體中的物體(全部或部份)遭到向下的壓強,其大小等于物體所排開流體的重力。
公式:F浮=G排液
物理表達式:F浮=G排=ρ液(氣)·g·V排
單位:F浮--牛頓,ρ液(氣)--kg/m³,g--N/kg,V排--m³
壓強的有關誘因:壓強只與ρ液電功公式和焦耳定律,V排有關,與ρ物(G物),深度無關,與V物無直接關系。
當物體完全浸入在液體或二氧化碳時,V排=V物;但物體只有一部份溶入液體時,則V排
適用范圍:液體,二氧化碳
按照壓強形成緣由--上表下表面的壓力差=ρ液gh1=ρ液(氣)gh2=ρ液g(h1+l)
F浮=F向下-F向上=pl2-l2=ρ液g[h1-(h1+l)]l2=ρ液·g·V排
在水底處于平衡狀態,所以有:F+F浮=G物
所以:F浮=G物-F,F的大小等于A的視重
所以:F浮=G物-G視
常見誤區:一千克水和兩千克木頭
1kg水能夠浮起2kg木頭?
壓強定理中的V并不是指液體本身的容積,而是指物體溶入液體以后物體所對應的液體容積,與液體本身是多少容積無關。故1kg水完全可以浮起2kg木頭。
這可以從實驗中得到否認:找一個圓玻璃杯,倒入一個半徑稍小的圓錐體木頭,不須要灌入超過木頭質量的水就可以把木頭浮上去。
化學定理:電荷守恒定理
在一個孤立系統中正、負電荷的代數和保持為恒值。這個推論是按照B.富蘭克林的磨擦起電實驗和M.法拉第的靜電感應起電實驗得出的。
法拉第的實驗是使用一個絕緣的金屬桶聯接到金箔驗電器,此時驗電器上沒有指示。假如將絕緣棉線懸掛的帶有電荷的金屬小球漸漸塞入桶內而不與桶壁接觸,則驗電器的指示將逐步減小并最后穩定在某一指示上。假如將金屬球提出桶外,驗電器的指示就又恢復為零。這說明在上述過程中,金屬桶的外表面上所帶電荷仍舊與內表面所帶電荷符號相反而數目相等,即其代數和保持不變。
化學定理:高斯定律
矢量剖析的重要定律之一。它給出,矢量場通過任意閉合曲面的通量(面積分)等于該矢量場的散度在閉合曲面所包圍容積內的積分(容積分)。假如通量恒為零,則矢量場是無源場又名無散場;假如通量可以不為零,則矢量場是有源場又名有散場。高斯定律是比較、區別各類矢量場特點的重要手段之一。
公式
高斯定律反映了靜電場是有源場這一特點。但凡有正電荷的地方,必有電力線發出;但凡有負電荷的地方,必有電力線會聚。正電荷是電力線的源頭,負電荷是電力線的尾閭。
球面上的面積元
通過包圍q的任意閉合曲面的電通量
通過不包圍q的任意閉合曲面的電通量
其他相關回答
在學習中學數學的過程中有沒有哪些好的經驗可以分享?
為何化學對多數中學生來說都是小學文綜最難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