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悉心設計一份試講稿,試講稿有助于提升班主任理論素質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這么應該怎么寫試講稿呢?以下是小編幫你們整理的中學數學《摩擦力》說課稿,歡迎你們分享。
高中數學《摩擦力》說課稿1
一、教材剖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教材中磨擦力的檢測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識的具體應用,“增大和減少磨擦的方式”是磨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知識的具體應用,通過學習本節教材的知識,提升了中學生借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而這一節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培養中學生的能力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的確定
認知目標:曉得磨擦力的種類,會用彈簧測力計檢測磨擦力的大小,曉得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跟什么誘因有關,曉得磨擦在實際中的意義以及減小和降低磨擦的方式。
技能目標:培養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中學生借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自然科學的價值,體驗知識來始于實踐而又作用于實踐的辨證關系。
3、重點、難點的確定
重點:滑動磨擦力的影響誘因;減小和降低磨擦的方式。
難點:磨擦形成的緣由和滑動磨擦力的方向。教材對滾動磨擦沒有單獨述說,而是作為減少磨擦的方式來講,這在高中還是適當的。
二、教法和學法
施教之功,貴在引導,重在轉化,妙在開竅。引導轉化作用就是班主任的主導作用,不能簡單的把“啟發式教學”看作是一種教學方式,而是要運用啟發式教學的思想去指導教學。本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本節課我準備采用以班主任引導,中學生探究和實驗為主的啟發式教學方式。
三、教學程序的設計
根據本節教材編排的次序,根據中學生的認識規律,我設計了下邊的教學程序和相應的具體操作:
(一)創設情景,實驗引入:
明天上課之前,我帶了幾個小玻璃球打算和朋友們一起進行科學研究。但在來分校的路上,小玻璃球變臟了。老師給她們洗干凈了。如今,請兩個朋友把玻璃球請下來。(請兩個朋友上臺20秒夾球)
提出問題:玻璃球為何不好夾?——學生討論回答
你覺得磨擦力是一種哪些樣的力?
中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磨擦力。
(二)新課學習
1、認識哪些叫磨擦。
先請朋友們把手平置于桌面上,手掌朝下,一上去做幾個動手實驗。
1、手平置于桌面上,使勁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運動,體會有沒有一個妨礙手運動的力;
2、手平置于桌面上,使勁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動,體會有沒有一個制約手運動的力;
3、手平置于桌面上,保持手不動計算摩擦力的方法,也不使勁推或拉,體會有沒有一個制約手運動的'力;因而引入磨擦力的定義及種類。并進一步強調,在靜磨擦、滑動磨擦、滾動磨擦中,滑動磨擦是中學學習的重點,手動導出到本節第二個環節“影響滑動磨擦大小的誘因”的學習。
(三)關于第二個環節的學習,我準備請中學生上講臺來完成書本上138頁的“影響滑動磨擦大小的誘因”實驗。
一個中學生上臺實驗過程中,其它中學生仔細觀察,如發覺臺上中學生操作有誤,即可舉手取而代之。這樣做有幾點益處:
其三、臺上中學生得到了動手的機會;
其一、臺下的中學生在整個過程中也因為有了驅動力,就不僅僅只是看“熱鬧”,而轉為聚精會神看“門道”了,這樣就算她們沒有上臺,但對這個實驗也絕對印象深刻;
其一、實驗是朋友動手做的,而不是老師包辦的,故而實驗推論更有勸說力;
其一、實驗裝置只須一套,對實驗器材狹小的部份中學,這個方案應當是可取的。
在實驗過程中,班主任起著從旁引導的作用。一開始提出問題:假若要測一個力,你們首先會想到哪些檢測工具?(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是測哪些力的?(拉力);假如想讓彈簧測力計上的示數等于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計算摩擦力的方法,該讓鐵塊在長木板上做如何的運動?(勻速直線運動);這兒運用了哪些知識?(二力平衡知識)。這時再讓中學生仔細閱讀書上的這一實驗,之后再點一位朋友上臺操作實驗。完成書本138至139的實驗后,再讓朋友開動腦筋想想:假如想通過實驗曉得滾動磨擦和滑動磨擦誰大誰小,可以如何來設計一個實驗,誰想到誰就上臺來操作,充分調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四)第三個環節是“增大和減少磨擦的技巧”。我準備由身邊例子因而總結得出理論。
減小磨擦的方式:(1)減小壓力;(2)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減少磨擦的方式:(1)降低壓力;(2)減少接觸面的粗糙程度;(3)用滾動取代滑動;(4)使接觸面脫離。
接著順帶提問:我們觀察到通常的交通工具如單車、汽車、火車都裝有輪子,這是采用哪些方式來降低磨擦?而現今有一種新型交通工具——磁懸浮火車,它是沒有輪子的,但它的車速可達到500公里以上,是現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運交通工具,它又是借助哪些途徑來減少磨擦的呢?
(五)以分組搶答方式完成一些課堂反饋題:
1、體操運動員在賽事之前,右手為何先要擦上鎂粉?而當他想要做回環動作時,右手又不能抓得太急,為何?
2、某鄉親想消除花生中的沙粒,他把花生置于傾斜的桌面上,花生就沿著斜面滾下桌面,而沙粒都留在桌面上,這主要是因為
A、砂粒比綠豆密度大B、砂粒比綠豆容積小C、砂粒遭到的滑動磨擦比綠豆遭到的滾動磨擦大D、砂粒遭到的滑動磨擦比綠豆遭到的滾動磨擦小
3、一輛重100牛頓的貨車,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勻速直線運動,需用推力10牛頓,這貨車遭到地面對它的磨擦力為
4、下列例子各是哪種類型的磨擦:用黑板擦擦黑板時的磨擦;人走路時,鞋面與地面的磨擦;行駛中的車輛輪子與地面的磨擦。
板書設計:略。
高中數學《摩擦力》說課稿2
一、課標要求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求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和規律;
2、經歷觀察化學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到的化學現象的主要特點,有初步的觀察能力;能在觀察化學現象的過程中發覺一些問題,有初步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思想
以新課標要求為理念,教學過程以中學生為主體,主要通過問題引導和實驗探究指導中學生認識靜磨擦力和滑動磨擦力的規律,培養中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數學思維方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認識靜磨擦力的規律;曉得最大靜磨擦力與滑動磨擦力間的關系;
(2)認識滑動磨擦力的規律;曉得滑動磨擦力與什么誘因有關;
(3)能運用動磨擦質數估算磨擦力。
2、過程與技巧
(1)經歷探究實驗的過程,學習從實驗結果總結規律的方式;
(2)學習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了解生活中的磨擦力現象;
(3)通過對生活中各類磨擦的觀察與思索,學習結果敘述的方式。
3、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在理解磨擦力的利與弊過程中,展現自然界的和諧和奇妙,使中學生的價值觀得到提高。
四、教學流程圖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分組討論:生活中關于靜磨擦力和滑動磨擦力的事例有什么?
2、新課
(1)靜磨擦力
思索與提問:你對靜磨擦力的認識有多少?你所曉得的靜磨擦力的規律有什么?
以下依據中學生道出的關于靜磨擦力的規律進行有目的的引導和對錯誤觀念進行糾正,重點放到靜磨擦力形成的條件和大小變化的規律,并引入最大靜磨擦力。
堂上小練:請剖析以下三種情況鐵塊遭到的靜磨擦力,并確切把該靜磨擦力在圖上標出(a)(b)(c)鐵塊遭到水平方向的外力鐵塊遭到水平往右的外力鐵塊遭到水平往右的外力為0,保持靜止F=1N,保持靜止F=3N,保持靜止
引導中學生借助中學二力平衡的相關知識剖析靜磨擦力的大小,結合圖討論鐵塊所受靜磨擦力的作用點和方向,歸納出靜磨擦力與接觸面相切。
實驗與探究一:研究靜磨擦力的規律
實驗器材:鐵塊、彈簧秤、砝碼、粗糙木板
帶著問題完成實驗,并把有關數據填入課本P42表3—2—1中
①用彈簧秤水平拉鐵塊,逐步減小拉力,靜磨擦力有何變化?與彈簧秤拉力讀數有何關系?根據是?
②觀察彈簧秤拉力減小到哪些程度鐵塊剛被帶動?(引入最大靜磨擦力)
③木塊被帶動后勻速運動,按照中學學過的知識,這時遭到的磨擦力叫滑動磨擦力,怎樣讀出滑動磨擦力的大小?
④對比最大靜磨擦力與滑動磨擦力的大小有何關系?
⑤在鐵塊上降低砝碼,對最大靜磨擦力有沒有影響?
實驗后小組討論,歸納規律,班主任引導中學生得出靜磨擦力形成的條件:
a、互相接觸且擠壓
b、接觸面粗糙且雙方有相對運動
以及靜磨擦力大小和最大靜磨擦力大小的規律
(2)滑動磨擦力
引入:a、剛才的實驗可觀察到滑動磨擦力是一個怎么的力?(引導中學生歸納滑動磨擦力是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有相對運動,物體之間存在著的磨擦力)
b、剛才的實驗給我們暗示了一個檢測滑動磨擦力大小的方式,是哪些?
【初中數學《摩擦力》說課稿】相關文章:
1.磨擦力試講稿
2.《杠桿》-小學數學-試講稿
3.化學選修1《摩擦力》教學設計(通用5篇)
4.中學數學聽課筆記
5.奇妙的化學現象試講稿
6.人教版高中數學重力試講稿
7.蘇科版初中數學試講稿靜電現象試講稿
8.中學數學楞次定理試講稿
9.人教版小學數學必修3-4試講稿單擺試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