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電壓公式總結
1.電壓硬度:I=q/t{I:電壓硬度(A),q:在時間t內通過導體橫載面的電量(C),t:時間(s)}
2.歐姆定理:I=U/R{I:導體電壓硬度(A),U:導體兩端電流(V),R:導體電阻(Ω)}
3.內阻、電阻定理:R=ρL/S{ρ:內阻率(Ωm)物理電流和電路總結,L:導體的寬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理: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內+U外{I:電路中的總電壓(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內阻(Ω),r:電源電阻(Ω)}
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流(V),I:電壓(A),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理:Q=I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壓(A),R:導體的內阻值(Ω),t:通電時間(s)}
7.純內阻電路中:因為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I:電路總電壓(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流(V),η:電源效率}
9.電路的串/并聯串聯電路(P、U與R成反比)并聯電路(P、I與R成正比)
內阻關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電壓關系I總=I1=I2=I3I并=I1+I2+I3+
電流關系U總=U1+U2+U3+U總=U1=U2=U3
功率分配P總=P1+P2+P3+P總=P1+P2+P3+
10.歐姆表測內阻
(1)電路組成
(2)檢測原理
兩基極短接后,調節Ro使水表表針滿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測內阻Rx后通過水表的電壓為
Ix=E/(r+Rg+Ro+Rx)=E/(R中+Rx)
因為Ix與Rx對應,因而可指示被測內阻大小
(3)使用方式:機械調零、選擇阻值、歐姆調零、測量讀數{注意擋位(倍率)}、撥off擋。
(4)注意:檢測內阻時,要與原電路斷掉,選擇阻值使表針在中央附近,每次換擋要重新短接歐姆調零。
11.伏安法測內阻
電壓表內接法:
電流表示數:U=UR+UA
電壓表外接法:
電壓表示數:I=IR+IV
Rx的檢測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檢測值=U/I=UR/(IR+IV)=RVRx/(RV+R)
選用電路條件RxRA[或Rx(RARV)1/2]
選用電路條件Rx<
12.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限流接法與分壓接法
限流接法
電流調節范圍小,電路簡單,幀率小
以便調節電流的選擇條件RpRx
電流調節范圍大,電路復雜,幀率較大
以便調節電流的選擇條件Rp
注:
(1)單位換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類材料的內阻率都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金屬內阻率隨氣溫下降而減小;
(3)串聯總內阻小于任何一個分內阻,并聯總內阻大于任何一個分內阻;
(4)當電源有電阻時物理電流和電路總結,外電路內阻減小時,總電壓降低,路端電流減小;
(5)當外電路內阻等于電源內阻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此時的輸出功率為E2/(2r);
(6)其它相關內容:內阻率與氣溫的關系半導體及其應用超導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