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一、探索凸透鏡成像實驗復習 課程名稱 1.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 這三款設備使用的鏡頭主要是鏡子。 2. 相機可以制作圖像。 3. 投影儀可以形成圖像。 4.放大鏡可以形成圖像。
使蠟燭火焰的火焰中心、凸透鏡的光中心、光幕,目的:。 二.凸透鏡成像法及應用通標準(1). 能夠熟練填寫表格內容
(2)畫出如下光路圖但完成范例
1.當u>2f時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講解,f
例1:2013年黃河口國際馬拉松首次使用航拍,向世人展示了賽事的盛況。 眾所周知,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航拍時物距小于焦距的2倍。 關于航拍正確的是()
放大的直立虛像
B 放大倒置虛像
C 縮小的直立虛像
D 縮小倒置虛像 2.當f2f時,物體通過凸透鏡變成倒置放大虛像。
例2:在“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當蠟燭距離透鏡36cm時,在凸透鏡另一側左側18cm處的光屏處得到清晰的縮小圖像。 當蠟燭距鏡頭18cm時,其像一定是()像距36cm,形成縮小的虛像; B像距36cm,形成放大虛像; C像距18cm,形成縮小虛像; D像距18cm,形成放大虛像; 3.當你
例3:朋友A拿著焦距為10cm的放大鏡看1.5m外的朋友B,朋友B卻通過放大鏡看到了朋友A眼睛清晰直立的放大實像。 那么放大鏡和朋友A的距離()
A. 大于10cm
B.小于10cm大于20cm
C.小于20cm
D. 等于10cm方式匯總。
物距和
焦距 像距 v 像的性質 像和物體在鏡頭的同一側或不同側
物距的應用實例或效果
正、倒大、小實、虛
u>2fU=2f2f>u>f
U=傅
<
F
三、提高能力
1、物體在凸透鏡前方的主光軸上,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產生物體明亮清晰的虛像。 當凸透鏡的上半部分被不透明物體擋住時,物體會在光幕上產生像( )
A.只有上半部分,色溫不變
B.只有下部,色溫不變
C. 同前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講解,色溫不變
D. 和以前一樣,只是色溫變暗了
2、當物體在凸透鏡前方30cm處時,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形成倒置縮小的虛像,則凸透鏡的焦距f滿足( )
A. 15cm<f<30cm
B. f > 15cm
C.f<15cm
D.f > 30cm
3、在借助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索中:
(1)如圖A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束,通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產生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 從圖中可以看出,凸透鏡對光線有影響,凸透鏡的焦距為cm。
(2) 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點燃蠟燭后,無論光屏怎么連接,光屏上都無法獲取圖像。 請強調可能的原因。 (3)調整后,當蠟燭火焰放置在距離凸透鏡16cm處時(如圖B),在光屏上會得到一個虛像(填寫圖像屬性); 光學儀器)在這種成像法的幫助下工作。 如果在圖B的基礎上蠟燭遠離透鏡,光屏上仍要獲得清晰的圖像,光屏應與凸透鏡的方向相通(選擇“近”或“遠”離開”)。
(3)用發光晶閘管做成字母F,導通發光。 調整后,當蠟燭火焰放置在距離凸透鏡25cm處時,光屏接在凸透鏡左側前后,光屏上會得到一個圖像(補in 圖像的性質)字母F在光屏上形成的圖像是; (寫出形狀)(填入光學儀器)就是借助這個成像定律來工作的。 四、課后作業
1、在“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蠟燭火焰在光幕上形成了清晰的影像,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在實驗A中,蠟燭燃燒的時間越來越短,光屏上蠟燭火焰的圖像向下連接。 B 要使光屏上蠟燭火焰的像變小,只需將蠟燭靠近凸透鏡即可。 C 借助此成像規則,可以進行投影 儀器 D 為了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圖像,光屏應使用較光滑的玻璃板。 2.用同一臺相機分別拍一張大人和兒子的照片。 要求每張照片中人像的高度剛好等于膠片的高度,如果先拍小孩再拍大人,應該放( )
A、單反更接近成人,同時縮小了黑框的寬度(即像距)。 B、單反距離成人更遠,黑框寬度加大。
C單反更接近成人,黑框寬度調大。 D 單反離成人越遠,黑框寬度越小。
3、將物體從距凸鏡12cm處移至距凸鏡20cm處,調整光屏位置,光屏上總能得到倒置放大的圖像。 由此可知,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A.10cm
B.20cm
C.11cm
D、以上都不正確
四、您的收獲與總結:
.
(1) 分析對比對比實驗1、2、3(或4、5、6)數據中物距u與像距v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以下推論:
____。
(2)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數據中物距u與像距v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以得出的初步推論是:不同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為同樣,像距隨著焦距的減小而減小。
3、通過畫圖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繪畫:
(U>2f)
(U=2f)
(F
(U=f)
(你
擴張:
8、在借助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索中:
(1)如圖A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束,通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產生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 從圖中可以看出,凸透鏡對光線有影響,凸透鏡的焦距為cm。
(2) 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點燃蠟燭后,無論聯通光屏如何連接,都無法在光屏上獲取圖像。 請強調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 。
(1) 倍焦距外物體成象,f>2f,應用實例;
(2)物體在一焦距和二焦距之間,f<u<2f,成像,應用實例;
(3) 物體在一個焦距內; u<f,形成的圖像,應用實例。
注:(1)一點焦距分為兩點焦距;
(2)當物體變成虛像時,物距變小,像距改變,像變了;
當物距變大時,像距改變,像也隨之改變。
1. 自主學習
一、總結
當u>2f時,就變成了 的像,此時像距。 應用實例:.
2、
當
3.
當你
u=2f和u=f時成像情況如何? 能不能畫圖解釋一下?
當u=2f時,就變成了的像。 應用實例:.
當u=f時,成像情況
1. 繪制地圖,測量員需要從空中的直升飛機到地面進行拍照。 在民用航空攝影中,在照相機的感光膠片上形成的影像是這樣的()
直立縮小的實像
B 倒置放大虛像
C 大小相等的倒置虛像
D 倒置縮小虛像
2、當物體位于凸透鏡前方10cm處時,在另一左邊的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的縮小圖像,則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A4cm
B7cm
C9cm
D11cm
3、投影儀是教學中常用的儀器。 物體發出的光經過投影儀的凸透鏡和平鏡后,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圖像。 某班主任使用投影儀時,發現屏幕上的畫面太小,正確的調整方法是()
A 縮小凸透鏡與物體的距離,縮小投影儀與屏幕的距離
B 縮小凸透鏡與物體的距離,縮小投影儀與屏幕的距離
C 縮小凸透鏡與物體的距離,縮小投影儀與屏幕的距離
D 縮小凸透鏡與物體的距離,縮小投影儀與屏幕的距離
2.能力提升
1、物體在凸透鏡前方的主光軸上,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產生物體明亮清晰的虛像。 當凸透鏡的上半部分被不透明物體擋住時,物體會在光屏上產生像() A.只有上半部分,色溫不變 B.只有下半部分,色溫不變沒有改變
C. 同前,色溫不變
D. 和以前一樣,只是色溫變暗了
2.關于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成實像時,不能被光屏接收到,所以人眼看不到
B、實像是光的反射產生的,虛像是光的折射產生的
C、實像總是放大,虛像時而放大時而縮小
D、肉眼能看到實像,光屏接收不到
3、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當物體從距離透鏡30cm逐漸移動到距離透鏡20cm時,像和像距的變化為()
A、像逐漸變小,像距逐漸變小
B.像逐漸變小,像距逐漸變小
C.圖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漸減小
D.像逐漸變小,像距逐漸變小
4、將物體從距凸鏡12cm處移至距凸鏡20cm處,調整光屏位置,始終在光屏上得到倒置放大圖像。 由此可知,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 )
A.10cm
B.20cm
C.11cm
D、以上都不正確
5、在實驗過程中,無論小明和小東如何連接光具座上的光屏、凸透鏡和蠟燭,都無法得到圖像。 可能的原因是:a,
b.光屏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 如果去掉光幕,蠟燭的火焰能否通過凸透鏡形成虛像? .
6、在觀察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在光屏上已經形成了清晰的縮小圖像。 當蠟燭火焰靠近鏡頭時,在光屏上仍應獲得清晰的圖像。 或“遠離”)鏡頭的方向,如果要觀察蠟燭火焰的放大實像,蠟燭火焰到鏡頭的距離應該是鏡頭的焦距
7、如圖:A、B分別為“探索平面鏡成像特性”和“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 (1) 在“探索平面鏡的成像特性”實驗中,取一根與A一模一樣的未點燃的蠟燭B,站在玻璃板前,直至與蠟燭的影像完全重合為止以上一個。 這個操作的目的是同時證明圖像和物體的大小。
(2) 在“探索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實驗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從遠處逐漸將蠟燭移近凸透鏡的焦點,以獲得清晰的蠟燭火焰在光屏上的圖像,光屏應接在凸透鏡的方向(填“近”或“遠”),圖像的大小將(填“增大” ”、“更小”或“不變”)。 (3)當蠟燭移動到圖B所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清晰的蠟燭火焰圖像。 請比較圖A、圖B中平面鏡和凸透鏡成象的區別: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