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給大家找了這么多,包括經(jīng)典題和中級試題,應(yīng)該夠了吧?
1.填題
1、在凸鏡、凹透鏡、凸透鏡和平鏡中,能聚光的是鏡子。
2.有一個焦距為f的凸透鏡。 如果將蠟燭火焰放在距凸透鏡2f處,就會在凸透鏡一側(cè)形成虛像。 光學(xué)器件就是按此法制成的。
3、針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形成,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形成,透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形成。
4.借助凸透鏡,除了接受光線外,還可以成像。 這種由光線會聚形成并顯示在屏幕上的圖像稱為虛像。
2.判斷題 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判斷下列推論是否正確。
1、必須知道實驗中使用的凸透鏡的焦距。 ()
2、光具座上的設(shè)備排列順序為燭焰、凸透鏡、光屏。 ()
3、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稱為物距,用u表示。 ()
4、像距到凸透鏡的距離稱為像距,記為v。 ()
5、凸透鏡的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稱為焦距,用f表示。 ()
6、在光屏上無法形成實像。 ()
7、虛像倒置,實像正立。 ()
8、實驗前調(diào)整蠟燭、光屏和凸透鏡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
3.多項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凸透鏡一定成虛像 B.凸透鏡一定成實像 C.凸透鏡一定能成像 D.凸透鏡能成實像
2、已知凸透鏡的焦距是10分米,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是15分米,所以成像是[]
A.倒置虛像
B.倒置放大虛像
C.直立收縮圖像
D.正立放大圖
凸透鏡成像及應(yīng)用A組答案:
一 1.凸
2.另一個; 縮小倒立; 相機
3.直線傳播; 反射; 折射
4.折射; 實際的
二、1.√2. √3。 ×4. ×5. √6. √7. √8. √
三、1.D2。 乙
2006年期中考試真題匯編(鏡頭及其應(yīng)用)
1、選擇題:
(2006四川)小明在探索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先后將蠟燭放在a、b、c、d四個點,并分別調(diào)整光屏的位置,如圖2所示。經(jīng)過探索,他總結(jié)出如下說法。 正確的是(A)
A. 相機是借助于放置在點 a 的蠟燭的成像特性制成的
B. 放大鏡是借助放置在b點的蠟燭的成像特性制成的
C.幻燈機是利用放置在d點的蠟燭的成像特性制作的
D.蠟燭放在b點形成的像比放在c點形成的像大
(杭州閔行,2006)同事做了一個凸透鏡成像實驗。 當(dāng)光屏距離凸透鏡12分米時,他發(fā)現(xiàn)光屏上有一個清晰的縮小圖像。 由此可知,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B)
A.5分米 B.10分米 C.15分米 D.20分米
(2006四川) 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有3個。 小明用它們做了一些簡單的光學(xué)儀器。 第一個被做成了一個簡單的相機,拍了一張墻上的照片; 第二個做成了投影儀,演示了幻影kt板; 第三個直接用作放大鏡觀察小動物。 在使用過程中正確連接以下對應(yīng)關(guān)系(C)
(2006 上海市朝陽區(qū)) 凸透鏡的焦距為12cm。 將物體放在主軸上,距離鏡頭中心7cm。 物體所成的像是(C)
A.倒置、縮小的虛像
B.倒置放大虛像
C.直立放大實像
D.直立等距實像
(新鄉(xiāng)市,2006) 李明朋友的父親發(fā)現(xiàn),自從李明上了小學(xué),他的學(xué)習(xí)比以前更加努力了,但他也發(fā)現(xiàn),李明看書時,眼睛離書本的距離比平時近了。 從以上判斷和糾正措施中選出正確的一項向李明的朋友解釋(B)
A.李明的朋友有斜視,需要戴凸透鏡太陽鏡
B.李明的朋友有斜視,需要戴凹透鏡太陽鏡
C.李明的朋友近視,需要戴凸透鏡太陽鏡
D.李明的朋友近視了,需要戴凹透鏡太陽鏡
(2006上海)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光具座上設(shè)備排列順序為燭光屏、光屏、凸透鏡
B.光屏上也可以形成虛像
C、形成虛像時,當(dāng)物距減小時,像距減小,像變大
D、實驗前調(diào)整蠟燭、光屏、凸透鏡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在一條直線上
(2006廣州) (C)
(2006 Panyu, ) 當(dāng)蠟燭放置在距凸透鏡主光軸40cm處時,在透鏡另一側(cè)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圖像。 如果蠟燭連接到距離鏡頭40cm的原始位置,清晰的圖像將是(D)
A。 實像 B. 擴大 C. 直立 D.收縮
(2006四川)小明在探索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先后將蠟燭放在a、b、c、d四個點,并分別調(diào)整光屏的位置,如圖2所示。經(jīng)過探索,他總結(jié)出如下說法。 正確的是(A)
A. 相機是借助于放置在點 a 的蠟燭的成像特性制成的
B. 放大鏡是借助放置在b點的蠟燭的成像特性制成的
C.幻燈機是利用放置在d點的蠟燭的成像特性制作的
D.蠟燭放在b點形成的像比放在c點形成的像大
(2006長沙) 物體通過凸透鏡在光幕上產(chǎn)生倒置放大的虛像。 以下光學(xué)儀器應(yīng)用這些成像原理(C)
A。 相機 B. 放大鏡 C. 幻燈機 d.車鏡
(南寧, 2006) 人的眼睛就像一臺照相機,鞏膜和結(jié)膜的共同作用相當(dāng)于一個凸透鏡。 人觀察物體時,物體在黃斑上形成的像(A)
A。 倒置縮小虛像 B.倒置放大虛像
C。 直立放大實像 D.直立放大虛像
(2006株洲) 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fā)出一種不可見光,叫做紅外線,用它可以實現(xiàn)對電視機的控制。 有時遙控器不對準電視機的控制窗,而是對準墻壁某個方向按下按鈕,也可以控制電視機。 這是通過 (A)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沿直線傳播 d. 光速很高
(2006西安)人的眼睛就像一臺照相機,物體發(fā)出的光經(jīng)鞏膜折射后成像在黃斑部,在黃斑部形成的影像(B)
A. 倒置放大虛像 B. 倒置縮小虛像
C. 正置放大實像 D. 正置縮小實像
(2006南京) 常見的視力缺陷有散光和散光。 下圖是視力障礙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圖。 他的視力障礙類型和矯正視力所需的鏡片類型是 (A)
A。 近視,凸透鏡 B.近視,凹透鏡
C。 斜視,凸透鏡 D.斜視,凹透鏡
(2006 ) 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當(dāng)燃燒的蠟燭離開凸透鏡50cm到15cm時,像的大小和像距的變化為(B)
A。 圖像越大,像距越小 B.圖像變大,像距變大
C。 像變小,像距變小 D.像變小,像距變大
(2006南京)下列光學(xué)儀器中,不屬于凸透鏡應(yīng)用的是(C)
A。 放大鏡 B. 斜視太陽鏡 C. 照相機 d. 顯微鏡
(2006揚州) 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A)
(2006北鎮(zhè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投影儀的鏡頭相當(dāng)于凸透鏡
B. 斜視者應(yīng)戴凸透鏡制成的太陽鏡
C、用放大鏡看地圖時,放大鏡到地圖的距離應(yīng)小于焦距
D. 人眼相當(dāng)于一臺照相機,物體在黃斑部可以形成正立和縮小的虛像
(2006西安) A 陽光明媚的臥室里,小楊拿著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在白墻與陽臺之間進行溝通。 您可以在墻上看到陽臺的圖像。 這就像(B)
A. 倒置,大小相等 B 倒置,縮小
C. 直立,放大 D 直立,縮小
(2006 上海)關(guān)于四種光學(xué)儀器的成像條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放大鏡形成直立放大的虛像
B.拍照,機器正立,減少虛像
C.幻燈機變成倒置放大的虛像
D.斜視太陽鏡形成直立放大的實像
(2006 上海) 焦距10cm的相機鏡頭,小剛用它拍他的數(shù)學(xué)小作品,連接過程中相機對著作品從50cm到12cm (A)
A、圖像變大,像距變大
B、圖像變大,像距變小
C.圖像先變小后變大,像距變大
D.圖像先變小后變大,像距變小
2.填空:
(2006新疆) 右圖是“探索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實驗中凸透鏡的位置固定。 當(dāng)光屏在焦距的1.5倍時,屏幕上有圖像。 你以為在直線光碟上,當(dāng)光屏的位置至少有cm的時候,任何聯(lián)通蠟燭的屏幕上都不會出現(xiàn)圖像。
答案:5
(2006 City) 一束平行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的傳播方向如圖16A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個鏡頭的焦距是cm; 當(dāng)蠟燭火焰置于凸透鏡兩側(cè)12cm處時,如圖16B所示,從凸透鏡兩側(cè)透過透鏡可以看到放大的實像(填:“直立”或“倒置” ”)。
答:15cm; 直立
(2006 ) 人眼結(jié)構(gòu)中的鞏膜相當(dāng)于一面鏡子,物體發(fā)出的光線通過鞏膜在黃斑上形成縮小像(選擇“直立”或“倒立”)。 人眼觀察物體最清晰、不疲勞的距離稱為明視距離。 根據(jù)老花眼的結(jié)構(gòu),可以判斷老花眼的清晰視距(選擇“大于”、“等于”或“小于”)就是正常人眼的清晰視距。
答案:凸透鏡,倒置,小于
(2006四川) 絕對禁止在森林中隨意丟棄透明啤酒瓶。 這是因為雨水進入啤酒瓶后起到了鏡子的作用,對陽光有影響,還可能引發(fā)森林火災(zāi)。
答案:凸收斂
(南寧市, 2006) 照相機的鏡頭相當(dāng)于鏡頭(填“凸”或“凹”); 當(dāng)你用放大鏡觀察郵票時(如圖8所示),你所看到的看起來像是一個放大的圖像(可選填寫“真實”或“虛擬”)。
答:凸; 假想
(南寧,2006)有一次,小明在家寫作業(yè),一滴水滴在書房的玻璃桌面前。 透過水滴,他發(fā)現(xiàn)桌面下方動畫畫面上的文字變大了。 這是因為此時的水滴相當(dāng)于一個,圖片上的文字經(jīng)過水滴折射后會產(chǎn)生放大的圖像(填“實”或“虛”)。
答:凸透鏡,虛
(2006 ) 顯微鏡物鏡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相當(dāng)于一個透鏡。 人眼通過顯微鏡觀察微小物體時,看到的是放大后的圖像(填空或?qū)嵭模?span style="display:none">EUM物理好資源網(wǎng)(原物理ok網(wǎng))
答:凸的; 虛擬的。
(2006 ) 在體育運動中,研究人員經(jīng)常使用頻閃攝影來分析和指導(dǎo)運動員的動作。 頻閃攝影是攝影光源有節(jié)奏地閃爍,光源發(fā)出的光照射在運動員臉上產(chǎn)生輻射。
通過鏡頭前的鏡子
生產(chǎn)_
圖片。觀察圖中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頻閃
拍照需要背景
(填寫“明亮”和“黑暗”)。
答:反思; 凸透鏡; 倒置、縮小的虛像; 黑暗的
(2006荊州) 方缸喂的魚看起來比真魚大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中考題匯編,因為長方形缸相當(dāng)于一面鏡子。
答案:凸
(2006西安) 如圖所示,一束平行光通過一個透鏡。 從圖中可以看出鏡頭是鏡頭。 當(dāng)它用作照相機的鏡頭時,當(dāng)物體放置在焦距的2倍以上時,它可以成為倒置縮小的圖像。
答:凸; 堅硬的
(2006株洲) 右眼是心靈之窗。 如圖1所示,是小亮看遠處物體時的光路圖,他就是眼睛。 矯正的方法是戴鏡框制成的太陽鏡。
答:遠視; 凹
(2006 Xi'an) 人的眼球就像一臺照相機,鞏膜和結(jié)膜充當(dāng)鏡頭,物體發(fā)出的光會在黃斑部產(chǎn)生影像(選擇“直立”或“倒立”)。 如果常年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就會引起干眼癥。 有一種斜視放射治療,是用激光治療結(jié)膜,使鞏膜和結(jié)膜形成的晶狀體具有更強的偏轉(zhuǎn)光線的能力(選擇“強”或“弱”)。
答案:凸(或收斂); 倒; 虛弱的
(2006承德) 小強用固定焦距的相機拍景。 如果他讓相機遠離正在拍攝的場景,膠片上場景的清晰圖像將是____(選擇“增加”、“減少”或“不變”)。
答:更小
(2006 四川)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相機鏡頭的焦距為15cm。 為在底片上形成清晰的人像,人與鏡頭的距離應(yīng)為30cm(填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底片上形成的圖像就像(填“真”或“空”)。
答:小于; 真實的
(2006 ) 人耳的結(jié)構(gòu)與照相機的結(jié)構(gòu)非常相似。 鞏膜相當(dāng)于一個凸透鏡,可以使黃斑上的物體成像。 在下面的A和B示意圖中,如果眼睛是斜視,則應(yīng)選擇矯正時佩戴的太陽鏡的鏡框(可選:“C”或“D”)。
答案:A、D
3.繪圖題:
(2006 ) 畫出圖13中AB光經(jīng)過凸透鏡后的軌跡。
(2006 上海市朝陽區(qū)) 如圖9所示,根據(jù)光線的折射情況,在實線框內(nèi)填上合適的鏡片。
(2006年,成都邛崍)完成了圖1鏡頭的光路圖。
(2006 ) 在圖12中,光線從左側(cè)折射到凸透鏡,再折射到凹透鏡,就完成了光路。
(2006 四川) 根據(jù)以下要求畫一幅畫。 圖A是某人眼中遠處物體的影像示意圖。 請在圖B中實線框內(nèi)填上合適的鏡片,使遠處物體在黃斑上成像。
(南京, 2006) 請畫出圖10中斜視成像物體的大致位置,并在圖像上標出物體上A點對應(yīng)的像點A'。
(2006北鎮(zhèn)) 請畫出圖4中入射光線的折射光線。
回答
(2006山東) 根據(jù)下兩圖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分別作相應(yīng)的折射光線或入射光線。
4、實驗題:
(2006揚州) 在凸透鏡成像實驗中,所用透鏡的焦距為10cm。 一位同事如右圖放置蠟燭和鏡頭后,左右相連的光屏無法完整顯示蠟燭火焰。 原因是這樣的。 朋友適當(dāng)調(diào)整后(物距不變),接上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完整的蠟燭火焰圖像。 圖像的性質(zhì)是。
答:燭焰、透鏡、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倒置、放大、實像
(2006 ) 小明站在同一個位置,用數(shù)碼單反(可以改變焦距)分別對著上海著名景點——西山拍了兩張照片A和B,如圖. 他形成了這樣的疑問:物體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像的大小與透鏡的焦距有什么關(guān)系? 小明對此一探究竟。
(1) 小明找到了一些凸透鏡,但他不知道它們的焦距。 請給他提供一種檢測鏡頭焦距的方法。 (可以用圖片說明)
(2) 測量完凸透鏡的焦距后,小明先后選擇了焦距為15cm、10cm、5cm的三個凸透鏡,保持物距在35cm,依次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所形成的圖像變得越來越小。 請根據(jù)小明在相機鏡頭焦距較大時拍攝的照片的實驗結(jié)果來判斷。
(3) 在探索過程中,小明始終保持物距不變。 請告訴他這樣做的原因。
答:(1)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在透鏡的另一邊放一張紙,調(diào)整透鏡到紙的距離,直到最小最亮的光點出現(xiàn)在紙上,測量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也就是凸透鏡的焦距(其他方法正確也給分)
(2)拍攝照片B時相機鏡頭的焦距比較大
(3)凸透鏡形成的虛像大小與物距和焦距有關(guān),所以在研究虛像大小與焦距的關(guān)系時,應(yīng)保持物距不變
(2006 西安) 請仔細閱讀以下內(nèi)容,按要求回答問題。
人耳
人耳很像照相機。 人耳與攝像頭的區(qū)別在于,人耳通過調(diào)節(jié)鞏膜曲率,改變鞏膜焦距,獲得清晰縮小的虛像,如圖17;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改變像距使圖像顯得清晰。 鼻子的調(diào)節(jié)所能識別的最遠點稱為遠點,正常眼睛的遠點是極遠的。 鼻子所能識別的最近點稱為近點,正常眼睛的近點距離眼睛10cm左右。 耳朵是人體的重要器官。 長時間用眼,如看書、看電視、使用電腦等,都會引起右眼疲勞。 耳朵疲勞的常見癥狀是頭暈、腦脹、眼睛干澀。 長時間看物體而不感到疲勞的距離稱為明視距離,正常眼睛的明視距離為25cm。
(1)請?zhí)顚懳闹袌D片的性質(zhì)。
(2)人耳通過改變鞏膜獲得清晰的圖像,而普通攝像頭在確定時通過改變物距使圖像顯得清晰。
(3) 基于以上,您認為正常人耳的觀察范圍是:(填寫以下選項)。
A。 0~10cm B. 10cm~25cm C. 10cm到極限距離 D. 0~25cm
(4) 如何防止耳朵疲勞,請?zhí)岢龊侠斫ㄗh:。
答:(1)倒立; (2)焦距(或曲率)、像距; (3) 丙; (4)物體與耳朵保持25cm的距離(或者不要長時間看書,中間適當(dāng)休息,或者多做眼保健操)(其他建議合理)
(2006西安) 如圖12所示,周倩和幾個朋友在做“探索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縮小倒置的虛像。 這時,朋友周倩把她的斜視墨鏡框放在蠟燭和凸透鏡(靠近鏡片)之間,結(jié)果光幕上原本清晰的影像變得模糊了。
(1) 為了使光屏上的圖像再次清晰,在不連接蠟燭和鏡頭的位置的情況下,如何連接光屏?
_____
(2) 在圖13所示的四張小圖中,正確代表周倩斜視眼成像及矯正方法的是()
A、②①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1)光幕是在遠離凸透鏡的方向上傳播的; (2)乙
(2006 ) 小明用光具座、凸透鏡(焦距10cm)、蠟燭、火柴、光幕進行了“探索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 光具座上有A、B、C三個滑塊,用于放置凸透鏡、光幕或蠟燭(如下左圖),其中B上應(yīng)放置:
(2) 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圖像如下圖所示。 您認為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
(3)觀察記錄凸透鏡成像時,應(yīng)檢測和。
(4)將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前后燈屏相連。 小明(填“能”或“不能”)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圖像。
(5)然后小明用不透明的硬紙板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然后來回接上光幕。
(填寫“可以”或“不能”) 在光幕上看到完整的圖像。
答案:(1)凸透鏡(2)蠟燭中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3)物距; 像距 (4) 可以 (5) 可以
(2006杭州)在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如圖所示檢查凸透鏡的焦距,則凸透鏡的焦距為。
(2) 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點燃蠟燭后,將蠟燭火焰、凸透鏡、光幕的中心調(diào)整到大致在上方。
(3)當(dāng)蠟燭火焰距離凸透鏡30cm時,接上光屏,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的倒置、_____實景
圖片。 正是借助于這種成像法(補光儀)。
答案:(1)9.4(9.2—9.5)(2)同高(3)縮小; 相機
(2006新疆) 給你一個鏡頭,不知道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請寫出三種簡單的判斷方法。
答案:(1)
(2)
(3)
答:(1)透鏡接太陽(平行光源),左邊有亮點,說明是凸透鏡
(2)用手摸,如果中間厚,兩邊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中考題匯編,就是凸透鏡
(3)點燃蠟燭,看左邊另一邊的屏幕,可以成像,可以成像的是凸透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