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4.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探究過程。(2)把握凸透鏡所成像的虛實、倒正、大小與物體位置的關系,進一步理解實像和虛像概念。(3)曉得凸透鏡成像的應用。2.過程與方式:(1)能在探究實踐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2)通過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過程。(3)學習從化學現象中總結歸納科學規律的技巧。3.情感心態與價值觀:(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求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學道理,敢于探究日常用具或新元件中的數學學原理。(2)通過情境互動因引入,迸發中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3)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口訣,有主動與別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二、課時安排1課時三、教學重點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使中學生初步了解科學探究的方式。四、教學難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五、教學過程(一)導出新課讓中學生觀察投影儀上成像的凸透鏡。朋友們都曉得:寢室里的這臺投影以時常為我們上課服務,但“投影儀是一種很大的放大鏡嗎?”【思考】如果想讓投影儀投影下來的字更大些,投影儀上的凸透鏡向下調還是向上調?來,明天我們就來探求這種問題的奧妙——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二)講授新課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透鏡及其對光線的作用,曉得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這么若果將一個物體放到凸透鏡前,會有哪些現象呢?將課前打算的帶刻度的光具座、蠟燭、光屏、透鏡(焦距在10~20cm之間)、刻度尺等領取給朋友們,請她們演示實驗,先燃起蠟燭,觀察能不能見到成像現象。凸透鏡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虛實跟物距有哪些關系?【結論】凸透鏡可以成像。物距=2焦距是成放大虛像和縮小虛像的分界點;物距=焦距是成虛像和實像的分界點。成像規律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2.凸透鏡成像中涉及的概念物距:物距在數學學手指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用英語字母u表示。像距:數學中像到平面鏡(或透鏡的光心)之間的距離,用英語字母v表示。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凸透鏡成像規律:指物體放到焦點之外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口訣,在凸透鏡另左側成倒立的虛像,虛像有縮小、等大、放大三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虛像越大;物體放到焦點之內,在凸透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