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探索定滑輪的功能 實驗報告 設計者:李友航 第一審稿人: 編號:d11-3-2 班級: 課題組名稱: 姓名: 實驗目的: 能組裝定滑輪,并用彈簧測力計判斷定滑輪是否固定滑輪省力,并確定繩索的自由截面與物體上升距離的關系。 實驗設備:滑輪一臺、測力計兩臺、鉤碼、繩子、支架。 實驗步驟: 1、取單個滑輪固定在方座支架上,形成定滑輪,用一根細繩穿過滑輪,在細繩一端掛一個鉤子作為阻力,在上面掛一個測力計將鋼絲繩的另一端(如圖所示),用手將測力計垂直向上勻速拉動,使滑輪勻速旋轉。 觀察測力計讀數 2.改變測力計拉力方向(水平、斜上、下)。 當滑輪平衡時二力平衡實驗定滑輪的作用,記錄每個測功機的讀數。 3、改變吊鉤的重量,重復上述實驗。 并記下各測力計的讀數 鉤碼重力 (G) 使用定滑輪垂直拉力 (F1/N) 使用定滑輪斜向上拉力 (F2/N) 使用水平拉力定滑輪方向(F3/N) 繩子自由端之間的距離為S/cm,與物體相連的距離為h/cm。 分析論證: 1、由本實驗可知,F1、F2、F3與G的關系為2。S與h的關系為:.3。 使用定滑輪 _____(用力/不用力),并且 _____(可以/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自評: 同行評價: 系主任評價: _____ 組長評價: 學術助理評價: 班主任評價: _____探究動滑輪的功能 實驗報告設計者: 李友航 第一審稿人: 編號: d11-3-3 班級: 組名: 姓名: 實驗目的: 能組裝定滑輪,并用彈簧測功機測定定滑輪是否省力,并測定繩子的自由截面與物體上升距離的關系。 實驗設備:滑輪一臺、測力計兩臺、鉤碼、細繩、支架。 支架上,另一端系在測功機的掛鉤上。
將鉤碼掛在滑輪的鉤子上,使滑輪兩側的兩根細繩處于垂直方向,用手拉動繩子的一端穿過測功機。 當滑輪及其下方的吊鉤以恒定速度升起時,記下測力計上的讀數。 序號 鉤碼 重力(G/N) 使用滑輪垂直向下的拉力(F/N) 繩索自由截面通訊距離(S/cm) 物體通訊距離(h/cm) 分析演示: 1、從此 中實驗發現F1、F2、F3、G的關系為2,S與h的關系為: 3.使用動滑輪_____(省力/不省力),_____(可以/不可以) )改變力的方向。 評價與交流: 1.在實驗中,我發現測功機的讀數太大。 為什么? 2、動滑輪是杠桿,那么杠桿的支點在哪里呢? 3、嘗試利用杠桿的平衡情況來分析動滑輪的省力情況。 探索滑輪架實驗報告設計者:李友航 第一審稿人: 編號:d11-3-4 班級: 課題組名稱: 姓名: 實驗目的: 能組裝動滑輪,能用測功機判斷定滑輪是否勞力節省實驗設備:滑輪架測力計、兩個掛鉤、繩子和支架。 實驗步驟:將兩個單滑輪通過繩子組裝起來,形成最簡單的滑輪架,如圖A所示。
用手將繩索的一端拉過測功機,當鉤碼和動滑輪勻速上升時,記下測功機的讀數、動滑輪的張力F/N和重力。吊鉤代碼 G/N /cm) 物體之間的距離 (h/cm) 2. 綜上二力平衡實驗定滑輪的作用,我們可以推斷,如果有 n 股繩子懸掛在動滑輪上,則其自由截面的功率 F 之間的關系繩子和G物體以及G運動是: 。 所以繩索自由截面的距離S與h的關系為: 自我評價: 同事評價: 系主任評價: _____ 組長評價: 學術助理評價: 班主任評價: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