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T=(t?-t?):一定時間內某一區域吸收的熱量與放出并儲存的熱量之間的平衡關系。
C:其中 C 是與該過程相關的比熱。
m:m是物質的質量(大寫字母)。
Q=CmΔt 是估算物質吸收或釋放的熱量
擴展信息:
轉換:
1.焦耳--千卡
1 卡路里 (KCAL) = 4.184 千焦耳 (KJ)
1 千焦耳 (KJ) = 0.239 卡路里 (KCAL)
1 張卡 = 4.184 焦耳
1 焦耳 = 0.239 卡路里
2.焦耳-瓦特
1 焦耳 (J) = 1 瓦 × 秒 (W s)
1度(1kw·h)=3.6×106焦耳(J)
3.焦耳-牛頓
1 焦耳 (J) = 1 牛頓 × 米 (N·m)
比熱容為C,質量為m,Δt為溫差。
電學定理:
1.熱力學第零定理:如果兩個熱力學系統各自與第三個熱力學系統處于熱平衡,那么它們彼此之間也處于熱平衡。
2、熱力學第一定理:在系統的任何過程中,包括能量的傳遞和轉換,其總能量的值保持不變。 這就是能量守恒。
3、熱力學第二定理:熱量只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 傳熱方向與空氣溫度梯度方向相反。 這就是克勞修斯陳述,也稱為熵減原理,它指出世界將顯得越來越無序,越來越混亂。
4、熱力學第三定律:不可能達到絕對零。
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1.如果物體的內能僅通過做功而改變,則內能的變化可以通過做功的量來測量。 此時焦耳定律是用來計算什么的,系統內能的減少(或減少)△U等于外部環境對物體(或物體對外部環境)所做的功的值,即△U= W.
2.如果物體的內能僅通過熱傳遞而改變,則內能的變化可以通過傳遞的熱量來測量。 此時,系統內能的減少(或減少)△U等于從外界吸收(或向外界釋放)熱量Q的值焦耳定律是用來計算什么的,即△U=Q。
3、在做功和傳熱的過程中,系統內能的變化是由做功和傳遞的熱量共同決定的。 在這些情況下,系統內能的增量ΔU等于從外部吸收的熱量Q與外部對系統所做的功A之和。 即△U=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