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高考數學必考25實驗考試學習與實踐實驗07探究二力平衡條件實驗(含分析).doc實驗7、探究二力平衡條件實驗
【目的】:
考察一個物體在只受兩個力的作用下達到平衡所必須滿足的兩個力的條件。
【實驗設備】:
彈簧測力計、硬紙板一塊、繩子、剪刀等。
當物體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稱為平衡狀態; 當小卡轉動一個角度時,小卡上的兩個拉力不在一條直線上,這是為了驗證這兩個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是否平衡;
在探索兩個力的平衡時,驗證兩個力需要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可以將小卡片分成兩半做成兩個物體;
(4) 小明把鐵塊放在水平桌子上。 鐵塊在水平臺面上靜止或移動時二力平衡知識點實驗,可能會受到摩擦力的影響,影響實驗效果。
水果;
為減少鐵塊與桌面的摩擦力,可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或降低接觸面的粗糙度。
只要能滿足平衡力的四個條件,就可以研究。
因為彈簧測力計在正常使用時是垂直向下拉,當垂直向上拉起時,由于彈簧測力計本身的重力作用二力平衡知識點實驗,會提示檢測
數據比真實數據大。
當同一物體受到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的力時,物體處于二力平衡狀態。
習題****1:(2019·銅仁)小明在探索“兩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種實驗方案。
3個
通過實驗對比,小明發現采用方案B的實驗療效更好,原因在于。
在這個實驗裝置中,木板兩端的定滑輪的作用是。
保持兩塊板中重物的質量相等,將小車在水平臺面上扭轉一個角度,松開后觀察小車的轉動情況,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 這一實驗現象表明,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這兩個力可以相互平衡。
小明在“兩力平衡”的條件下完成實驗后,就用這個裝置進行了探索。 切斷卡車一側的細線后,卡車從靜止狀態向右移動。 這種現象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回答】:
(1)滾動摩擦力大于滑動摩擦力,減少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2) 可以改變斥力的方向; (3) 作用于同一直線; (4)運動狀態。 【分析】:
通過實驗對比,小明發現采用方案B實驗效果更好,原因是滾動摩擦力大于滑動摩擦力,減少了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在本實驗裝置中,木板兩端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排斥力的方向;
(3)保持兩塊板的重量相等(即使兩邊的拉力相等),將鐵塊扭轉一個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再在同一條直線上,
觀察鐵塊轉動,當鐵塊恢復原靜止狀態時,拉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這個實驗
現象說明: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這兩股力量可以
互相平衡。
小明在探索完“雙力平衡”條件下的實驗后,又利用這個裝置進行了再次探索。 剪斷卡車左側的細線后,卡車由靜止轉向
停止向右移動,小車上的力不再平衡,這種現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 2: (2019 ) 如圖所示,是探索“兩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