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上完課,和原先的材料化學性能老師聊天,他大力推薦網上留傳的量子熱學雜記,說這是閃亮著智慧的書,晚上便回寢室搜索了。看過它的序言,便決定要借到這書來。還順道查找了下譯者黃宏荃的信息,看介紹,是個學貫中西、文理兼通的牛人。晚上去圖書館找這本書,費了些力氣,在一堆舊書中找到了它,79年科學社出版的。——學校圖書館這些人有玩游戲的時間,卻沒有整理書籍的時間,嘲笑一下。
抑制住找到書的欣慰,當心地掀開書,見到“毛主席、周首相”的序言就開始疑惑,帶著這么濃厚的意識形態色調,譯者可能自由——不說縱情——表達他的思想和觀點嗎?翻了最上面的幾頁,只有沮喪。
將書放回書柜,掃描了其它的一些書。想到不容易跑了趟本部圖書館,便借了本《尋找薛定愕的貓》,南寧出版社的;之后找GRE閱讀的書籍,沒有找到就被告知圖書館要關門了。不爽。圖書館下來,去自習室翻《薛定愕的貓》,又是沮喪,不說它對于基本數學概念的解釋的含混,光是文字層面的翻譯,就不敢夸獎。
網上廣受好評的,是2004年初由一位網友寫作隨即廣泛留傳的《上帝擲色子嗎?——量子化學簡史》。而在留傳過程中,它又被叫做《量子熱學簡史》。由于還沒有閱讀此書量子物理史話讀書筆記,不敢妄下評論。不過,看它的序,就要讓人心生憧憬了。
附上它的序:
假如要推選化學學發展史上最偉大的這些年代,這么有兩個時期是一定會上榜的:17世紀末和20世紀初。后者以牛頓《自然哲學之物理原理》的出版為標志,宣告了現代精典化學學的即將成立;而前者則為我們帶來了相對論和量子論,并最徹底地推翻和重建了整個化學學體系。所不同的是,明天當我們再談論起牛頓的時代,心里更多的早已只是對那段光輝時光的懷舊和緬懷;而相對論和量子論卻一直深深地影響和困惑著我們至今,猶如兩顆稚嫩的橄欖,嚼得越久,反倒愈發滋味無窮。
我在這兒先要給你們講的是量子論的故事。這個故事更像一個傳奇,由一個不起眼的線索開始,曲徑通幽,慢慢地落櫻斑斕,亂花迷眼。正在沒個頭緒處,忽然間峰回路轉,天地寬廣,如河出伏流,一泄汪洋。但是還未來得及一覽景色,一晃又大起大落,誤入白云深處不知歸路……量子力學的發展史是數學學上最興奮人心的篇章之一,我們會聽到化學大樓在大風大雨下旋即倒塌,卻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禮和重生。我們會看見最革命的思潮肆虐大地,帶來了讓人吃驚的電閃雷鳴量子物理史話讀書筆記,同時卻又突顯出驚艷人心的美麗。我們會看見科學怎樣在荊棘和沼澤中艱辛地走來,愈發堅定了對勝利的信念。
量子理論是一個復雜而又難解的謎團。她像一個神秘的少女,我們天天與她相見,卻一直未能看穿她的內心世界。明天,我們的現代文明,從筆記本,電視,手機到核能,航天,生物技術,幾乎沒有那個領域不依賴于量子論。但量子論到底帶給了我們哪些?這個問題至今卻仍然無法回答。在自然哲學觀上,量子論帶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振動,甚至改變了整個化學世界的基本思想。它的觀念是這么地革命,乃至最不保守的科學家都在潛意識里對它懷有深深的懼意。現代文明的繁盛是理智的勝利,而量子論無疑是理智的最高成就之一。并且它被賦于的力量太過強悍,因而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的理智在勝利中同時埋下了才能毀滅它自身的種子。因而量子論的奠基人之一玻爾(NielsBohr)都要說:“如果誰不為量子論而倍感疑惑,那他就是沒有理解量子論。”
掐指算來,量子論成立至今早已超過100年,但它的一些基本思想卻始終不為普通的大眾所熟知。這么,就讓我們再度回到那種偉大的年代,再度回顧一下那場史詩般壯觀的革命,再度去游走于那驚濤狂濤之間,感受一下暈眩的覺得吧。我們的游艇就要出發,當你倍感焦慮或則驚訝時,請勿必抓緊舷邊。但你們也要時刻記住,當年,數學史上最偉大的天才們也走過同樣的航線,而她們的覺得,和我們是一模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