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出席了市級的作業設計競賽,并且是單元作業,看了蠻多論文,自己也設計了兩個單元的作業,明天給你們推薦一篇相關論文。
首先提醒一下,我們這篇是論文,并不是把設計的單元作業貼下來。我們來一起瞧瞧這篇論文為何能發在核心刊物《物理教學》上面。
先看本文框架:
1、問題提出
2、理論基礎
2.1中考評價體系
2.2SOLO分類理論
2.3單元作業設計層級模型
3、實例剖析
3.1作業層級一——基礎類
3.2作業層級二——綜合類
3.3作業層級三——應用類
3.4作業層級四——創新類
4、總結
4.1作業設計要突出立德樹人的理念
4.2作業設計要基于作業層級模型
本文是有相關理論的,作者結合了中考評價體系,這點挺好。例如說,如今你問自己,你布置這作業是為了啥?為了考查哪些東西?
知識點?這只是一個方面。雖然中考評價體系早已詳盡的給了你答案↓↓。
那如何評價你學的如何樣呢?
用SOLO理論。同時作者也大膽的刪掉了“前結構”層級。
緊接著作者把這三者融合在一起,成了下表↓↓
這是最關鍵的,防止了兩個理論的割裂感,完成了統一性。
旁邊的實例剖析也是根據這個表來的。基礎類、綜合類、應用類、創新類。
后來呢,作者又弄了個單元作業屬性剖析表。我在想,把這個表刪掉了,對本文有沒有哪些影響呢?
恐怕作者想指出的是:作業目標那一塊。相當于是一個補充說明。
旁邊的具體題目似乎是比較簡約了,作者對每道題進行了解析說明。
整體來看高中物理論文1000字,質量很高。
關于作業設計的論文呢,我也讀了好多,幫你們梳理了一下,大致有這幾種:
1、寫寫作業設計的策略:就是講講如何設計作業,有什么原則。
2、直接根據基礎型、實踐型、探究型、參與型、拓展型等不同的分類,進行比較具體的案例式講解。
3、基于一定理論基礎的作業設計,在設計中又包含了上述兩類情形。
這篇論文大致屬于第3種,但無論哪種,都不須要你把你全篇作業遷往論文里。
論文重要的是哪些,是給人以指引。在特訓營2期中學數學論文寫作特訓營.第2期即將發布里第一節課就講了核心論文審稿人看的幾大要素。
他人看了你的論文,除了曉得了這篇案例高中物理論文1000字,還可以按照你的框架自己進行設計,這也便是理論的意義。這也就是為何有的論文能發普通刊物,然而卻發不了核心刊物。這是其中緣由之一。
小學中學都有,不過這方面論文確實不多,比較少見。像拋體運動、光學、相互斥力、串并聯、勻變速直線運動、動力學、浮力、壓強、透鏡等。
邵韜:模型思維在小學數學電磁場問題中的應用
徐衛華:中學化學實驗教學延伸路徑探求——以“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理”為例
王紅燕:高階思維場域下的化學跨學科實踐教學——以“瓶管簡易取水保濕裝置設計”為例
高中數學論文寫作特訓營.第2期即將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