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青
地區:湖南省-南陽市-應城市
中學:應城市城南街道辦事處中級學校
共1課時
第4節檢測平均速率中學數學人教2011課標版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①學會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檢測時間、距離,并求出平均速率。
②加深對平均速率的理解。
二、過程與技巧
①掌握使用化學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
③逐步培養中學生學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迸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中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心態和正確、實事求是記錄檢測數據的嚴謹作風。
2學情剖析
中學生早已學習了厚度和時間的檢測,這是檢測平均速率的基礎。中學生假如較熟練地把握了厚度和時間的檢測,對于檢測平均速率,中學生只須要把松開物體運動的距離和對應的時間,運用速率公式就可估算出對應的平均速率。
3重點難點
1、重點
會用停表和刻度尺測運動物體的平均速率;
2、
難點記時的確切性。
4教學過程4.11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實驗器材
斜面、小車、刻度尺、秒表、金屬片
活動2【導入】實驗原理
v=s/t
活動3【活動】實驗活動——學習新知
班主任:在上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把銅線作為斜面,讓滑輪滑出來)滑輪在前半程滑的快,還是后半程滑的快?
中學生: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樣快。
班主任:要想曉得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較平均速率。我們又是如何曉得速率呢?具體應測什么化學量呀?用路程乘以時間,路程用刻度尺來測,時間要用表來測。明天我們就要用實驗的方式測出物體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率,因而來驗證斜坡上自由滾下的物體在前半程快還是后半程快。板書課題:平均速率的檢測。
實驗器材可從實驗臺上選定。要求同事們以組為單位,先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畫出實驗表格。請朋友們出示各組的實驗方案,并掏出一組朋友的實驗方案在展廳上展示。時間為5分鐘。
班主任:挺好,這么后半程的時間怎樣檢測呢?
中學生:回答問題。(有各類方式)
班主任總結:可以用總時間乘以前半程的時間。那秒表又怎樣使用呢?哪位朋友曉得呢?
中學生:回答問題。(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
班主任總結:挺好,按一下開始計時,再按一下停止計時,再按一下回零。外邊的長針走一圈是30秒,長針走兩圈上面的短針走一格是一分鐘。我們會使用秒表了,下邊就開始進行實驗并搜集數據,把數據填在表格里。時間為10分鐘。開始:
實驗結束把一組朋友的實驗報告展示下來。
班主任:哪位朋友發覺她們的數據有哪些問題沒有?
中學生:一位中學生舉手答寬度檢測的結果沒有恐怕值
班主任:挺好,寬度檢測的結果要有確切值和恐怕值,她們這一組朋友沒有寫出恐怕值。寬度檢測寫出恐怕值的朋友請舉手。大家的路程測得如何不一樣呢?
中學生:回答問題。(也有各類說法)
班主任:大家是如何檢測的呢(找中學生演示她們是怎樣檢測木板的寬度的)?我們通過這個實驗就驗證了,物體從斜面上滾出來時,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率快。
班主任:大家能比較出哪一組的貨車滑的快嗎?
中學生:不能。
班主任:有哪些辦法嗎?
中學生:有朋友說比速率。
班主任:如何比呢?請朋友們建立大家的實驗方案,算出面包車在斜面運動時全程的平均速率,時間為2分鐘。
班主任:再拿兩組實驗報告比較一下,哪一組貨車滑的快。
活動4【活動】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確地檢測路程、時間精品課測量平均速度,并通過實驗測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率。
下邊請朋友們思索怎么測出3路公共車輛新河村到銀礦的平均速率呢?
活動5【測試】課堂檢查
1、在檢測平均速率的實驗中,應當用檢測貨車通過的路程S,用檢測貨車運動的時間
t,通過用公式求出平均速率。
2、小明登山中,上山的速率是4m/S,下山的速率是6m/S,則小明的登山平均速率是5m/S,請問這些做是對的嗎?請說出你理由。
3、在中學運動會上,小明出席的項目是百米賽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終以12.5s的優異成績獲得季軍。關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賽跑過程,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在前50m-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鐘通過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率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率是8km/h
活動6【作業】布置作業
用一根米尺和一塊表帶,如何既便捷又較正確地測出從你家旁邊到中學旁邊的路程?簡略說出檢測步驟。
第4節檢測平均速率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第4節檢測平均速率
11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實驗器材
斜面、小車、刻度尺、秒表、金屬片
活動2【導入】實驗原理
v=s/t
活動3【活動】實驗活動——學習新知
班主任:在上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把銅線作為斜面,讓滑輪滑出來)滑輪在前半程滑的快,還是后半程滑的快?
中學生: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樣快。
班主任:要想曉得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較平均速率。我們又是如何曉得速率呢?具體應測什么化學量呀?用路程乘以時間,路程用刻度尺來測,時間要用表來測。明天我們就要用實驗的方式測出物體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率,因而來驗證斜坡上自由滾下的物體在前半程快還是后半程快。板書課題:平均速率的檢測。
實驗器材可從實驗臺上選定。要求同事們以組為單位,先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畫出實驗表格。請朋友們出示各組的實驗方案,并掏出一組朋友的實驗方案在展廳上展示。時間為5分鐘。
班主任:挺好,這么后半程的時間怎樣檢測呢?
中學生:回答問題。(有各類方式)
班主任總結:可以用總時間乘以前半程的時間。那秒表又怎樣使用呢?哪位朋友曉得呢?
中學生:回答問題。(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
班主任總結:挺好,按一下開始計時,再按一下停止計時,再按一下回零。外邊的長針走一圈是30秒,長針走兩圈上面的短針走一格是一分鐘。我們會使用秒表了,下邊就開始進行實驗并搜集數據,把數據填在表格里。時間為10分鐘。開始:
實驗結束把一組朋友的實驗報告展示下來。
班主任:哪位朋友發覺她們的數據有哪些問題沒有?
中學生:一位中學生舉手答寬度檢測的結果沒有恐怕值
班主任:挺好,寬度檢測的結果要有確切值和恐怕值,她們這一組朋友沒有寫出恐怕值。寬度檢測寫出恐怕值的朋友請舉手。大家的路程測得如何不一樣呢?
中學生:回答問題。(也有各類說法)
班主任:大家是如何檢測的呢(找中學生演示她們是怎樣檢測木板的寬度的)?我們通過這個實驗就驗證了,物體從斜面上滾出來時,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率快。
班主任:大家能比較出哪一組的貨車滑的快嗎?
中學生:不能。
班主任:有哪些辦法嗎?
中學生:有朋友說比速率。
班主任:如何比呢?請朋友們建立大家的實驗方案,算出面包車在斜面運動時全程的平均速率,時間為2分鐘。
班主任:再拿兩組實驗報告比較一下,哪一組貨車滑的快。
活動4【活動】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確地檢測路程、時間,并通過實驗測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率。
下邊請朋友們思索怎么測出3路公共車輛新河村到銀礦的平均速率呢?
活動5【測試】課堂檢查
1、在檢測平均速率的實驗中,應當用檢測貨車通過的路程S,用檢測貨車運動的時間
t,通過用公式求出平均速率。
2、小明登山中,上山的速率是4m/S,下山的速率是6m/S,則小明的登山平均速率是5m/S,請問這些做是對的嗎?請說出你理由。
3、在中學運動會上精品課測量平均速度,小明出席的項目是百米賽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終以12.5s的優異成績獲得季軍。關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賽跑過程,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在前50m-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鐘通過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率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率是8km/h
活動6【作業】布置作業
用一根米尺和一塊表帶,如何既便捷又較正確地測出從你家旁邊到中學旁邊的路程?簡略說出檢測步驟。
Tags:4節,檢測,平均速率,教學設計,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