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一年級物理上卷知識點綜合筆記#】高中學習容量大,不僅要掌握當前的知識,還要把高中知識與初中知識結合起來才能學好。 在閱讀、聽講、學習、總結四個環節上,比初中的學習有更高的要求。 ?無憂考網為各位考生整理了《高一年級物理上卷知識點綜合筆記》,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中物理上冊知識點匯總(上)
1. 物體的加速度等于物體速度的變化量(vt-v0)與完成此變化所需時間的比值。
a=(vt—v0)/t
2.a不是由△v和t決定的,而是由F和m決定的。
3. 變化=最終值-初始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數量
4. 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的速度有多快
5、如果物體做直線運動,且其速度是勻速變化的,那么物體的運動就是勻速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變化)。
6、速度是狀態量,加速度是質量量,速度變化(速度變化的程度)是過程量。
2.高中物理上冊知識點匯總(下)
1. 水平速度Vx=Vo
2. 垂直速度Vy=gt
3.水平位移Sx=Vot
4. 垂直位移(Sy)= gt^2/2
5.運動時間t=(2Sy/g)1/2(通常表示為(2h/g)1/2)
6. 總速度Vt = (Vx^2 + Vy^2)1/2 = [Vo^2 + (gt)^2]1/2,總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β:tgβ = Vy/Vx = gt/Vo
7.總位移S=(Sx^2+Sy^2)1/2,位移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tgα=Sy/Sx=gt/2Vo
筆記:
(1)拋射運動是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曲線運動,通常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與鉛垂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
(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y)決定,與水平投擲速度無關。
(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水平拋射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的關鍵。
(5)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定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和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就做曲線運動。
3.高中物理上冊知識點匯總(三)
熱力學第二定律
(1)兩種常見表達
①克勞修斯表述(按照熱傳遞的方向性表述):熱量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
②開爾文表述(根據機械能和內能相互轉化過程的方向性來表達):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并把它全部轉化為功,而不產生其他效應。
a.“自發”是指熱傳遞等宏觀熱力學現象的方向性,不需要借助外界能量。
b.“無其他影響”是指熱力學宏觀過程只在系統內部完成,對周圍環境不產生熱力學影響,如吸熱、放熱、做功等。
(2)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本質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每一個表述都揭示了大量分子參與宏觀過程的方向性,從而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界中涉及熱現象的宏觀過程是有方向性的。
(3)熱力學過程方向性的例子
特別提醒:熱量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但在外界影響下,熱量可以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比如冰箱;在條件下引起其他變化的過程中,內能可以完全轉化為機械能,例如氣體的等溫膨脹過程。
4.高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匯總(第四部分)
勻速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
1. st圖是描述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時位移與時間關系的曲線。(不反映物體運動的軌跡)
2. 物理學中,斜率k≠tanα(坐標軸單位和物理意義不同)
圖像中兩條線的交點表示此時兩個物體相遇。
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
1、vt圖是描述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時其變化量隨時間變化關系的圖。(并不反映物體運動的軌跡)
2.圖形的面積和時間軸代表物體的位移,t軸上方的位移為正,下方的位移為負,整個過程中的位移是各段位移之和,即各個面積的代數和。
5.高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匯總第五部分
1. 大的物體不一定被認為是點質量高一物理打點計時器知識點,小的物體也不一定被認為是點質量。
2. 平移中的物體不一定被視為點質量,旋轉中的物體也不一定被視為點質量。
3.參考系不一定是靜止的,只是被假定為靜止的物體。
4.選擇不同的參考幀,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物體運動,但也可能相同。
5. 時間軸上,n秒表示n秒的結束,第n秒表示一段時間,也就是第n秒,第n秒的結束和第n+1秒的開始分別是同一時刻。
6、忽略位移的矢量性,只強調大小,忽略方向。
7、物體做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距離。
8、位移也是相對的,必須選擇一個參考系,選擇不同的參考系,物體的位移可能不一樣。
9、打點器應在紙帶上打出適當粗細的小點,如打出的橫線較短,應調整振針與復寫紙之間的高度,使其較大。
10、使用計時器標記點時,應先打開電源高一物理打點計時器知識點,待標記計時器穩定后再松開紙帶。
11. 釋放物體之前,將其停在點計時器附近。
12、使用電火花打點定時器時,注意將兩根白色紙帶正確穿好,將碳粉紙盤夾在兩根紙帶中間;使用電磁打點定時器時,讓紙帶穿過限位孔,被壓在復寫紙下面。
13.“速度”這個詞是一個比較模糊的籠統術語,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它一般指瞬時速度、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四個概念之一。你必須學會??區分“速度”的含義要根據上下文來理解。我們通常所說的“速度”多為瞬時速度,在列計算中常用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14. 強調對速度矢量性的認識。有些學生受初中學習的速度概念的影響,難以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實物理資源網,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物體的運動速度,初中學到的“速度”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平均速度。
15.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16、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7、如果一個物體的速度很大,它的加速度不一定也很大。
18、當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它的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19、如果一個物體的速度變化很大,它的加速度不一定就很大。
20、加速度的正負值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21、如果一個物體的加速度為負值,該物體不一定會減速。
22、當物體的加速度減小時,它的速度可能增大;當加速度增大時,它的速度可能減小。
23、當物體的速度不變時,它的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24、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與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線上。
25、位移像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
26、解題前先明確兩個坐標軸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圖和速度圖混淆。
27. 圖像彎曲并不代表物體做曲線運動。
=推薦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