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介紹::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玻璃板(作平面鏡)、2只大小相同的蠟燭、刻度尺、白紙其它:筆、(1)將燃起的蠟燭A,置于玻璃板的兩側,在A兩側能觀察到玻璃板另左側A的像A′;探究像和物的大小關系:(2)拿著另一只未燃起的蠟燭B在玻璃板另左側來回聯通,直至看起來B與A′重合,即B看起來似乎被燃起了。此時,B的位置就是像A′的位置。——等大探究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關系:(3)用刻度尺量出A、B分別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等距記錄數據:次數物到平面鏡的距離/cm像到平面鏡的距離/cm123探究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還是實像:(4)在A′一側放一張白紙作屏幕,耳朵直接觀察白紙,則看不到A的像A′,說明:平面鏡成實像。(將手放到A′處,覺得不燙,說明:平面鏡成實像。)4、實驗推論:平面鏡成像的特征(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2)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4)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2)(3)(4)對稱實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能看到平面鏡成像的虛像和實像,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現的像。注意事項:1、選擇玻璃板取代平面鏡的目的是:物體兩側能看見物體的像,同時能夠看見取代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以便確定像的位置。
2、試驗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3、實驗時將光屏置于未燃起蠟燭的位置,從玻璃板上方看光屏,光屏上看不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實像。4、實驗中選擇厚玻璃還是薄玻璃?選擇較薄的玻璃;由于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成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療效。考試剖析:考情剖析考查內容2009年2010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二模題號分值題號分值題號分值題號分值題號分值題號分值平面鏡成像的規律以及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說明題目通常會以畫圖、簡單實驗題的方式出現,通常比較簡單,分值在3分左右。小結平面鏡成像主要就是考察平面鏡成像的特性以及實驗,要熟練把握平面鏡成像的特性以及實驗步驟,明晰具體實驗步驟的目的。練****平面鏡成像的特性”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尺子的前面,再取兩段等長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置于尺子上,燃起玻璃板前的蠟燭A,用鼻子進行觀察,如下圖所示。在此實驗中:(1)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系;(2)尺子的作用是易于比較像與物關系;(3)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像。(選填“虛”或“實”)。答案:大小;到平面鏡距離;不能;虛。“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性”的實驗中,小明設計的實驗報告(部份)如下,請填寫空格處的內容。實驗目的: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性。實驗器材:玻璃板、白紙、蠟燭(2個),以及。實驗步驟:在水平桌上鋪一張白紙,紙上放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燃起的蠟燭A,在玻璃板刻度尺后放一支的蠟燭B。聯通玻璃板后的蠟燭B,直至從玻璃板前各個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蠟燭,在紙上記下這個位置。答案:刻度尺;豎直;未燃起;“平面鏡成像特性”的實驗中,王剛朋友借助玻璃板、相同的兩根蠟燭A和B、刻度尺、白紙、鉛筆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1)在找尋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耳朵應在蠟燭(選填“A”或“B”)這兩側觀察。聯通玻璃板前面的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借此來確定蠟燭A成像的位置。這兒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是。(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取代法”)(2)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虛實,移開蠟燭B,用白紙做屏置于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發覺白紙上并沒有看見蠟燭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像。
(選填“實”或“虛”)答案:A;等效取代法;,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的實驗中,取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B,燃起蠟燭A,在玻璃板的另左側漸漸聯通蠟燭B直至使它與蠟燭A的像重合,表明像與物的相同。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虛實,先移去旁邊的蠟燭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觀察不到像平面鏡成像的虛像和實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此實驗不能用平面鏡進行,是由于平面鏡。答案:大小;實像;不能找到像的位置5.“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B分別矗立于玻璃板外側,以蠟燭A為成像物體。(1)用透明玻璃板取代平面鏡的目的是為了能確定像的,取兩只相同蠟燭的目的是為了能比較像與物的;(2)燃起蠟燭A,從A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