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權
地區:湖南省-柳州市-武江區
中學:衡陽市第十一小學
共1課時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曉得凸透鏡所成像的虛實、倒正、大小與物體位置的關系。
過程與技巧
1.能在探究實踐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和技巧。
3.學習從化學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技巧。
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求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學道理,敢于探究日常用具中的數學學原理。
2.樂于參與觀察、實驗等科學實踐。
2學情剖析
在整個光學部份,教者應有全局一盤棋的思想,八年級中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向具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中學生剖析數據歸納規律的能力不強,所以要把折射規律與凸透鏡成像聯系上去還比較困難。中學生對于凸透鏡的了解,憑其生活經驗僅曉得它叫放大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案設計,能把物體放大,而對其成像規律是知之極少的。因而要上好這節課,前期的打算是極其重要的。
1.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8年級的中學生對于凸透鏡不太了解,對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曉得的就更少。第二節“生活中的透鏡”,介紹了拍照機、投影儀、放大鏡三種光學儀器,通過這種光學儀器的成像實例使中學生構建凸透鏡成像概念,同時通過前一節課的教學使中學生明晰了哪些是凸透鏡所成的像、凸透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征、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等數學概念,這就為本節的教學做好了知識上的儲備。通過上面的小孔成像實驗和平面鏡成像實驗,中學生早已能分辨虛像和實像,同時也具備了借助刻度尺讀取數據的能力。中學生對于蠟燭的使用十分熟練,從技能上為這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打算。
2.心理特點
中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實驗和剖析歸納能力,對探求凸透鏡成像規律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實驗是迸發中學生興趣的最好方式,通過實驗,讓中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去探究、交流和思索,完成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認識。
3重點難點
1.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2.使中學生初步了解科學探究的技巧。
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提出問題
請同事們做這樣一組小實驗:
你見到哪些:①用凸透鏡近距離的看書上的字;
②用凸透鏡遠距離的看屏幕;
師:同樣是凸透鏡,所成的像卻有這么大的差異,相信你們一定有許多疑惑,請把你的疑惑寫出來,之后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幻燈)課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為了得到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我們必須干哪些?——(做實驗)
活動2【講授】設計實驗
1.介紹實驗器材:
(幻燈)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
在進行實驗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節課學習的照像機的使用。
請一位朋友到上面來,配合一下老師。
如今老師想用這架照像機拍下他的容貌,你們瞧瞧老師這樣做行不行。
①(把鏡頭對著你們)我這樣拍,能拍到他的臉嗎?如何辦?
②(把鏡頭倒過來,對準自己)能拍到像嗎?景物、鏡頭和膠卷必須誰在中間?
③(把單反高高舉過頭上)能不能拍到他的臉?應當如何辦?
④(把鏡頭特別的緊靠該朋友的頭部)能拍到像嗎?
好,如今老師學會照相了,(拍下一張相片)同時,老師也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好本次的實驗活動。
活動3【活動】操作實驗
2.安裝調整光具座:
3.實驗注意事項:
4.下邊請朋友們根據設計好的實驗步驟開始實驗。
(中學生開始實驗,搜集數據并完成下述表格,老師巡回指導)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實驗中所用的凸透鏡的焦距f==
次數物體與焦物距
u/cm距的關系像距v/cm像的性質正立倒立放大縮小虛像實像
1u>2f
2u=2f
32f>u>f
4U=f
5u<f
活動4【活動】分析與總結
我們一上去討論一下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案設計,從這張數據表格中可以得到哪些?
1.成倒立縮小的虛像的規律是哪些?
2.成倒立放大的虛像的規律是哪些?
3.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的規律是哪些?
4.成倒立等大的虛像的規律是哪些?
5.哪些時侯不成像?
(用多媒體演示成像實驗的動態療效)
交流合作:
1、在實驗中,你能發現實像和實像的分界點在哪些位置嗎?
2、在實驗中,你能發覺放大的像和縮小的像的分界點在哪些位置嗎?
3、什么情況下像和物體在凸透鏡后側?
哪些情況下像和物體在凸透鏡同側?
4、有沒有正立的虛像?有沒有倒立的實像?
活動5【練習】隨堂練習
1、在借助蠟燭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燃起的蠟燭置于距凸透鏡15cm處,在凸透鏡另左側的光屏上觀察到了蠟燭清晰的像,這個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虛像B倒立縮小的虛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D正立放大的實像
活動6【練習】拓展創新
2、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置于a、b、c、d、e各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則:把燭焰置于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大;把燭焰置于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小。把燭焰置于點,屏上不會出現像。
活動7【活動】課堂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朋友們有哪些收獲?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朋友們還有哪些疑慮嗎?課后可以互相討論,也歡迎朋友們與老師來共同闡述。
活動8【作業】作業
練習冊第59-61頁
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提出問題
請朋友們做這樣一組小實驗:
你看見哪些:①用凸透鏡近距離的看書上的字;
②用凸透鏡遠距離的看屏幕;
師:同樣是凸透鏡,所成的像卻有這么大的差異,相信你們一定有許多疑惑,請把你的疑惑寫出來,之后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幻燈)課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為了得到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我們必須干哪些?——(做實驗)
活動2【講授】設計實驗
1.介紹實驗器材:
(幻燈)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
在進行實驗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節課學習的拍照機的使用。
請一位朋友到上面來,配合一下老師。
如今老師想用這架照像機拍下他的容貌,你們瞧瞧老師這樣做行不行。
①(把鏡頭對著你們)我這樣拍,能拍到他的臉嗎?如何辦?
②(把鏡頭倒過來,對準自己)能拍到像嗎?景物、鏡頭和膠卷必須誰在中間?
③(把單反高高舉過頭上)能不能拍到他的臉?應當如何辦?
④(把鏡頭特別的緊靠該朋友的頭部)能拍到像嗎?
好,如今老師學會照相了,(拍下一張相片)同時,老師也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好本次的實驗活動。
活動3【活動】操作實驗
2.安裝調整光具座:
3.實驗注意事項:
4.下邊請朋友們根據設計好的實驗步驟開始實驗。
(中學生開始實驗,搜集數據并完成下述表格,老師巡回指導)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實驗中所用的凸透鏡的焦距f==
次數物體與焦物距
u/cm距的關系像距v/cm像的性質正立倒立放大縮小虛像實像
1u>2f
2u=2f
32f>u>f
4U=f
5u<f
活動4【活動】分析與總結
我們一上去討論一下,從這張數據表格中可以得到哪些?
1.成倒立縮小的虛像的規律是哪些?
2.成倒立放大的虛像的規律是哪些?
3.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的規律是哪些?
4.成倒立等大的虛像的規律是哪些?
5.哪些時侯不成像?
(用多媒體演示成像實驗的動態療效)
交流合作:
1、在實驗中,你能發現實像和實像的分界點在哪些位置嗎?
2、在實驗中,你能發覺放大的像和縮小的像的分界點在哪些位置嗎?
3、什么情況下像和物體在凸透鏡后側?
哪些情況下像和物體在凸透鏡同側?
4、有沒有正立的虛像?有沒有倒立的實像?
活動5【練習】隨堂練習
1、在借助蠟燭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燃起的蠟燭置于距凸透鏡15cm處,在凸透鏡另左側的光屏上觀察到了蠟燭清晰的像,這個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虛像B倒立縮小的虛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D正立放大的實像
活動6【練習】拓展創新
2、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置于a、b、c、d、e各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則:把燭焰置于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大;把燭焰置于點,屏上出現的像最小。把燭焰置于點,屏上不會出現像。
活動7【活動】課堂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朋友們有哪些收獲?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朋友們還有哪些疑慮嗎?課后可以互相討論,也歡迎朋友們與老師來共同闡述。
活動8【作業】作業
練習冊第59-61頁
Tags:3節,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