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較運動的快慢
趙長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曉得速率的定義、公式和單位。能用速率公式進行簡單的估算
2.曉得哪些是勻速直線運動,哪些是變速直線運動
過程與技巧
1.通過閱讀、觀察和討論,感知比較物體運動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曉得數學學中比較運動快慢的技巧。通過例題的學習把握應用速率公式進行有關估算的技巧。
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2.通過學習,經歷思索與討論,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迸發興趣,學因而用。教學重點:
(1)速率的概念(2)速率的估算(3)比較運動快慢的方式
教學難點:
能用速率描述物體的運動及速率的估算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播放錄象]:動會上的百米賽跑
[設疑]:怎么判別運動員的快慢?
[中學生推測班主任點評]:推測是否合理、科學?應當用哪些來探究驗證?
二、新課教學
(一)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式
[多媒體展示]:游泳池中,賽事正在緊張地進行著。在聯賽過程中,聽眾是如何判定誰游的快?裁判員是如何判定輸贏的?
[中學生討論]:聽眾看誰在上面,裁判員看用的時間
[講解]:(1)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式:它是比較物體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路程的長短.比如:在1min內,騎單車可通過200m,車輛可通過1000m,在相等的時間內,車輛通過的路程長,它的運動比單車快.
(2)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式:它是比較物體通過相等的路程所用時間的多少.比如:百米賽跑時,11.25s的成績比11.45s的成績快.
[中學生看圖剖析]:圖7-13(a)、(b)兩圖分別表示比較運動員游泳快慢的兩種方式,圖(a)表明,在相同的時間內,中間運動員通過的路程最長,所以中間的運動員運動的最快;而圖(b)表明三個運動員在通過相同的路程內,中問運動員所用的時問最短,所以中間的運動員運動得最快.
[總結歸納]:比較物體運動快慢有兩種方式:相同的時間比路程,路程多的速率快;取相同的路程比較時間運動的快慢,所用時間少的速率快.假若兩個物體各自通過的路和所用的時間都不相同,如何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呢?在數學學中,采用"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長短"的方式.只要將路程和時間相除,算出各自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就可以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了。
(二)速率及其估算公式
[講解]:數學學中,把物體在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稱作速率
[中學生練習]:寫出速率的物理表達式。若用字母v表示速率,t表示時間,s表示路程,寫出速率的字母表達式
[講解](1)三個化學量必須對應于同一個物體。s是在時間t內所通過的路程,t是通過路程s所用的時間。
(2)運算中單位要統一,且單位參與估算過程.
(3)速率的單位是由厚度單位和時間單位組合而成的。在國際單位制中速率單位是m/s,讀作"米每秒"運動的快慢,比如車輛1s通過10m記作"10m/s",在交通運輸中常用km/h.注意不同單位的換算:1km/h=5/18m/s
[中學生練習]15m/s=___km/h;1=m/s
[例題講解]:一輛車輛經高速道路從南京駛向青島,車輛上的速率表表針一直指在100km/h位置。南京到上海為160km,須要多少時間?
已知:車輛的速率v=100km/h,兩地之間的距離s=160km
求:車輛從南京到上海須要的時間
解:由v=s/t可得
t=s/v=160km/100km/h=1.6h=96min
答:車輛從A地到B地須要96min
[中學生練習]:P45例題
(三)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中學生看圖]]:看圖7-16、7-17,感知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講解]:物體在一條直線是上運動,這些運動稱作直線運動。物體不在一條直線是上運動,這些運動稱作曲線運動。
[中學生活動]:比較車輛速率的變化
[討論]:圖7-18(a)、(b)中,兩車的運動有哪些特征?
[講解]:數學學中把速率不變的直線運動稱作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相等的。如手動電梯的上下;物體做直線運動時,若其速率的大小是變化的,即在相等的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就叫變速直線運動。如圖7-20小球自由下落的頻閃合照。
[討論]:你見過的直線運動中有勻速直線運動嗎?有變速直線運動嗎?
三、課堂小結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式——相同時間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時間。
2、速度的意義、表達式、單位及應用。
3、勻速直線運動嗎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征
四、作業P48第2~6題
板書設計
如何比較運動的快慢
1、比較運動快慢的方式
①相同時間比路程
②相同路程比時間
2、速度
①表達式:v=s/t
②單位:m/skm/h1km/h=5/18m/s
3、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
4、曲線運動/
下載文檔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2頁)
付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