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工夫深;八年級數學成績優良,不是天資高,而是辛勞學。下邊是學習啦小編為你們整編的初三下學期數學知識點,你們快來瞧瞧吧。
高二下學期數學知識點:磨擦力
一、摩擦力(F摩)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形成一種制約相對運動的力,這個力叫滑動磨擦力。
2、摩擦力形成條件:a.兩個物體接觸且有壓力;b.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c.接觸面不光滑。
3.磨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二、影響滑動磨擦力大小的誘因:
1.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接觸面遭到的壓力越大,滑動磨擦力越大;
2.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滑動磨擦力越大。
滑動磨擦力大小與物重、速度、接觸面積無關
三、摩擦的借助和避免
1、增大有益磨擦的方式:
(1)減小壓力;(2)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
例子:
①自行車用越大力制動物理摩擦力知識點,就停得越快;②拔河時使勁握繩子;③冬天在結冰的橋面上撒沙;④冬天橋面抱死,在車輛輪上纏鐵鏈;⑤鞋底或內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紋;⑥上單杠,手上摸鎂粉。
2、減小磨擦的方式:
(1)降低壓力;(2)減少接觸面粗糙程度;(3)用滾動取代滑動;(4)使兩個互相接觸的表面隔開(比如打油詩)
例子:
①手握雙杠不能太短;②滑雪板底面做的很光滑;③機器轉動的部份加滾動軸承;④加潤滑油;⑤磁懸浮火車靠強磁場把火車托起。
高二下學期數學知識點(一)
壓強
一、浮力
1.壓強: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遭到液體對物體向下浮的力叫壓強。
2.符號:
3.用彈簧測力計測壓強:=G-F
4.壓強的方向:豎直向下
5.壓強的施力物體:液體
6.浸在二氧化碳中的物體也遭到二氧化碳對物體的壓強。
二、浮力的形成
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遭到液體對物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力。
2、浮力是液體對物體的壓力的合力。
三、浮力的大小與什么誘因有關
1、實驗方式------控制變量法。
2、實驗結果表明
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壓強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容積有關物理摩擦力知識點,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浸在液體中的容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就越大。
高二下學期數學知識點(二)
二力平衡
一、力的平衡:
物體在遭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假如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
二、二力平衡的條件: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簡記:同體、等大、反向、共線。)
平衡力——運動狀態不改變
如,一個物體只受拉力和重力作用時。靜止:F=G勻速向下:F=G
勻速向上:F=G
三、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已知物體狀態求重力大小;已知物體受力求重力大小;已知拉力大小求重力大小;已知物體受力可知物體運動狀態。
看了“初二下學期數學知識點”的人還看了:
1.初中下學期數學知識點總結
2.初中數學磨擦力知識點
3.初中數學磨擦力練習題及答案
4.中學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梳理
5.初中數學上冊重點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