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910w.Net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有人曾說過“沒有實驗的一堂數學課是不可想像的。”由此可見,實驗在數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十四、五歲的青少年其心理認知水平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具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她們獲取信息的過程往往離不出具體事物的支持,通過實驗可以強化直觀教學,剌激中學生的感觀使思維活躍上去,幫助中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為理論,進而幫助她們產生正確的概念,加深對規律的認識,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1、適應素養教育的要求
施行素養教育,以提升全民素養為根本宗旨,以培養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優化化學實驗教學方式的研究,對培養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心態,導致中學生求知興趣等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并達到“注重培養中學生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三大能力要求。這三大能力的培養就是對中學生進行素養教育的具體彰顯。
2、教材變革給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與舊教材比較,在實驗教學方面作了較大的變革。教材的實驗更重視與社會生活實際相聯的內容。重視科學探究,重視知識的滲透,重視科學的理念;三是重視中學生動手能力和協作精神的培養。我們在實驗教學方法的探究中,要講求班主任引導,中學生參與,動腦動手,克服往年實驗教學中看實驗多,做實驗少的問題;重視班主任想盡一切辦法,借助已有條件,因地制宜地作好各類實驗。
3、解決高中數學疑難實驗的須要
高中數學教材存在著一定數目的疑難實驗,困惑著班主任其緣由可能一是實驗本身的難度較高;二是實驗器材不足,實驗儀器的靈敏度不夠;三是環境氣候的影響以及及操作者的實驗技能等誘因所致,使實驗療效不佳或實驗不成功。影響了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中學生對實驗的可效度。為此,我們必須通過實驗教學方式的探究來解決這一困局。
4、開展自制中學數學教具滿足教材實驗的須要
原先的實驗教學設備武器有一部份能適應現行實驗教學的須要,有一部份經過改進后才會繼續使用。所以,我們只有解決教具制做問題,發動班主任和中學生,人人做教具,個個做實驗,提高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5、培養中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提升的須要
為使中學生在實驗中產生較強的觀察、思維、分析、操作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適應素養教育的須要,整合知識內容及應用,因此,我們制定了《初中化學創新實驗教學》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根據
更新實驗教學的思路。創新不是陡然的瞎編亂造,而是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分析、總結,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得到前人沒有得到的推論,或則是用前人的正確推論創建新的領域。假如把創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樓閣,那是對創新的一個捏造,容易誤入唯物主義的泥淖。數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的定義、定理、規律、定律都構建在大量的實驗和實踐活動中。實驗教學可以使用實驗室所配備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常常用中學生身邊的物品做實驗。這種器材中學生熟悉,有利于使中學生明白數學就在身邊,數學與生活聯系十分緊密。通過這種課本上沒有出現的器材,啟發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借此調動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其實,不是為做實驗而做實驗,做實驗是學習、研究事物內在聯系,把握研究問題的方式。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推動作用,降低中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中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整合現有的中學、家庭和社會中可以借助的化學教學資源,盡可能地在教學中發揮出最大效益。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提升本學科班主任的實驗教學設計、實驗操作、教具制做、實驗創新等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實驗研究,總結出較科學的實驗教學方式,師生共同對實驗的改進,自制教具,以達到動腦動手之目的。
2.通過實驗研究整合知識內容物理實驗設計方案,培養中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良好習慣。
3.通過實驗研究,使中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五、課題研究的對象及技巧
1、研究對象
全校選2個班分別進行實驗教學方式研究,其中,初三年級選1個班作實驗班,選1個班作對比班;對實驗對象進行有規則的測試,并作好記載。
2、研究方式
以實驗對比法為主,實驗法和實驗總結為輔。
六、課題研究的原則
班主任要幫助中學生找尋、收集和借助學習資源,倡導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借助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改進設計實驗。組織中學生進行探究活動除了是解決新課程實驗設備不足的權宜之計,并且還可以拉近數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中學生真切體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化學學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提高中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七、課題研究的內容
1、補充演示實驗的數目
教材已列舉大量演示實驗,但仍有的章、節還沒有演示實驗或數目還不夠。有和沒有演示實驗,教學的療效有很大區別,依照教學的實際情況,適時加入演示實驗很有必要。
2、改進演示實驗的療效
現行教材有好多精彩的演示實驗,班主任教學時,因為種種緣由,教材給出的一部份演實驗療效要么不顯著、可見度不夠,須要我們大膽地改進,重新設計。諸如:從實驗方式上可以將教材上的演示實驗改成中學生當堂小實驗或中學生課后小實驗等;從實驗設計上可以本著實驗操作簡單化、實驗材料生活化、實驗制做低成本化等原則來改進。
3、撰寫實驗教學的典型案例與反省
在教學實踐中探求、收集自己或別人的一些典型案例,通過剖析,改進和提升實驗教學的設計,同時完成改進實驗材料的匯編,為其他班主任的教學提供和積累素材,實現資源共享。
4、查閱相關的資料
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把握化學實驗改進的最新信息物理實驗設計方案,并及時通過仿造或轉制的手段充實中學實驗室中現有的實驗教學資源。
八、研究過程(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16.12~2017.3)
前期工作是收集資料,占有相關資料,對課題進行深入論證和科學預測,選擇科學的研究方式,制定總體的研究方案,研究從問題入手,獲取資料后,抽出相關因子,找出研究的突破口,之后制定具體的研究方案進行全面系統地研究。具體分工如下:
江劉晨
總負責材料的整合
顧浩
實驗改進的方案
龔云良
教具的制做
胡春香
產生電子檔案
2、實施階段(2017.3~2017.9)
按照實驗目標,每學期定計劃。年底小結,按實驗進度對實驗的有關資料,數據進行測量,獲取反饋信息,及時調控。
3、總結階段(2017.9~2017.11)
主要是測試實驗療效,數據剖析統計,總結、撰寫實驗報告和工作報告,課題結題。
九、成果表現方式
1、收集選題資料,舉辦課題論證,制訂研究方案
2、(1)查閱實驗教學的相關資料,完善研究檔案,進行資料的摘錄、匯總、分析;
(2)進行教具、學具的自制和轉制;
3、編寫完成實驗教學設計、課堂實錄、教學案例、反思等
來源910w.Net
高中班主任網,專業的人教版高中教學資源網!